没有特大利好,也不是大盘涨昏了头,只是因为在竞价时段扫货的神秘资金“相中”了中华煤气(00003,HK)。昨日中华煤气在10分钟的收盘竞价时段狂飙11%,最终收报15港元,全天涨幅达12.78%。港交所发言人昨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交易所方面正在研究异动个股的交易数据,若发现可疑交易会马上转交给港证监会调查。
“竞价惊魂”5月首演
与全天4个小时的正常交易时段相比,港股下午16点至16点10分的收市竞价时段显得尤为神秘。除了能够确定全天成交价外,这10分钟的交易还能产生令人难以置信的“视觉效果”。
港股市场自今年5月26日正式引入收市竞价交易时段。然而,就在新制度生效当周的最后一个交易日(5月30日),市场就惊现10余只股份在收盘竞价时段飙升一成的“奇观”,后被媒体喻作“竞价惊魂”。
当时中国铁建(01186,HK)、建设银行(00939,HK)、恒鼎实业(01393,HK)等股票都在16点至16点10分的竞价时段被 “从天而降”的大额买盘托高,全天涨幅都在8%以上,同时成交额急剧放大。根据当时港交所公布的统计资料,5月30日当天有8只股票的收盘价与下午16时的最后成交价相差超过10%,另有13只股票出现5%至10%的差异。而在当日盘后竞价的10分钟内,港股大盘共成交143亿港元,占到当天总成交的16.7%。5月30日的竞价异动给市场留下后遗症。在5月30日大涨的中电控股(00002,HK)在其后一个交易日大跌8.227%;而大跌的中芯国际(00981,HK)和湖南有色(02626,HK)则大涨6.25%和8.429%。
其后,港交所通过研究当日交易数据,将原因归咎于MSCI成份股的调整。不过,市场人士的猜测远远超过港交所的官方解释。也正是从这时候起,有关竞价交易时段是否会造成大户做市以及是否在竞价时段引入沽空机制都成为市场各方讨论的焦点话题。
成交稀少有利做市
照理说,大型指数变动(如今年5月底的MSCI成份股调整)最有可能引发股份在竞价交易时段大幅波动。例如,在11月6日,富时指数就调整了对招商银行(00396,HK)的比重,而招行当天虽未出现股价异动,但在竞价时段的成交额明显放大。据香港联交所统计,招商银行6日在竞价时段的交易额占到全天总交易额的27%,超过日常水平。
不过,当记者问及近期的竞价异动是否又与MSCI有关时,港交所发言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至昨日,MSCI并没有成份股变动。据了解,MSCI下一次的成份股检讨是在12月份,距今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所以基本上可以排除MSCI的影响。不过,该发言人也强调,在港交所得出研究结论之前不会对近日的异动原因发表评论,一旦发现有值得怀疑的交易数据将立即转交给香港证监会。目前,香港证监会也已开始跟进此事。
竞价异动不利衍生工具
一位香港基金界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近期港股大幅波动,但是在大涨大跌的同时,市场成交额却一直较为低迷,平均水平在500亿至600亿之间,最低时甚至只有450亿港元左右。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成交稀少更有利于一些大庄家推高股价。由于恒生指数和MSCI系列指数将分别在本月和下月进行成份股检讨,不排除有人借此消息扰乱竞价交易。
不过,以电视广播为例,该股11月6日大涨14%,但昨日开盘仅25港元,收盘跌幅5%,报26.70港元。换言之,若是有资金在竞价时段大举扫货,那么目前应该是亏损状态。那么,这些神秘资金又为何频频在竞价交易时段狙击个股呢?
分析人士指出,除了可能在竞价时段高抛之外,正股的突然大涨还会影响衍生工具的交易,特别是设有强制赎回机制的牛熊证。举个例子来说,当前汇丰控股股价为100港元,某只汇丰熊证将强制赎回价定在105港元。某天,汇丰股价在正常交易时段一直在100港元附近,但是在竞价时段突然被拉高至106港元,那么这只熊证就将被强制收回,即使汇丰在第二个交易日跌至90港元,投资者也无法再通过熊证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