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称"封杀王老吉"系网络炒作
在央视为四川地震举行的赈灾晚会上,王老吉品牌的运作方加多宝集团捐出了高达1亿元的善款,而互联网上紧随其后出现的一条帖子,似乎让王老吉瞬间成为民族品牌的骄傲。这条名为“让王老吉从中国的货架上消失!封杀它!”的帖子,实际却在倡导人们大量购买王老吉。帖子引来的支持和赞美之声最终引发了媒体的广泛报道。
疯狂的帖子 5月18日的地震赈灾晚会中,人们同时感受着巨大灾难带来的痛苦和众多企业巨额捐款的感动。 “加多宝集团捐款一亿”。 公务员陈柳迅速在电脑中输入“加多宝”,并回头对家人喊道:“这是生产王老吉的企业!” 同一时间,成美营销顾问公司的合伙人之一耿一诚在看到电视直播的瞬间暗暗点头。他的妻子刚刚质问过他:“这个紧要关头,怎么没见你的合作伙伴加多宝捐钱呢?!” 在全场响起的掌声中,这家此前一直不为公众所知的企业步入了公众视野。公开资料显示,这是一家以香港为基地的大型专业饮料生产及销售企业,红色罐装的王老吉凉茶正是它的主打产品。 在捐款的次日晚,国内一知名网络论坛出现了一个标题为“让王老吉从中国的货架上消失!封杀它!”的帖子。这个引人注目的标题引起了被加多宝义举所感动的公众的愤怒,但打开帖子再看,发帖者所指的“封杀”其实是要表达“买光超市的王老吉!上一罐买一罐!”的意思。正话反说产生的强烈反差刺激了无数公众跟帖留言,“今年夏天不喝水 要喝就喝王老吉”、“加多宝捐了一亿,我们要买光它的产品,让它赚十亿”,类似这样的跟帖出现在大量网站的论坛上。数日后,网上甚至出现了王老吉在一些地方卖断货的传言。网络上数量惊人的讨论、转载和点击量,使这一事件引起大量传统媒体的关注和跟进报道。 许多人相信,“封杀王老吉”的帖子及其产生的巨大影响,只不过是一名受加多宝捐款所感染的网友无心插柳的举动。灾难时期的人们,都盼望着“英雄”的诞生。而加多宝在赈灾中的表现,自然为它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尊敬。 然而,逐渐有人怀疑这一给王老吉及加多宝集团带来广泛美誉的“封杀”事件,并非是网民的无心之举,实际上是“人为操作的”。一位网名为Sonia的网络营销界人士说,她的一位朋友参与了该事件的运作,“加多宝找了公关公司和专业发帖团体策划运作了此事,由这些公司和团队将帖子扩散到各大论坛上,并通过大量跟帖掌握着网络的舆论导向和延续影响”。而另一位有过网络营销经历的业内人士也在网上称,王老吉从2007年就开始重视网络营销的传播效果,并在该领域有所投入,“常规时期在论坛上每个月的投入数额都比较大”。他认为正是因为有此前的资源和经验积累,加多宝才能在捐款后的关键时刻快速高效地开展网络营销。“一个公众瞩目的企业行为、一条引人关注的帖子、一群高效有力的网络推手,以及最终引发的一个广受关注的社会新闻,这些重要因素都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可以说是一个网络营销的经典案例”。 Sonia说,由于相关公司均与加多宝签署了保密协议,所以具体内情外人难以获悉。不过她提到一些有迹可循的细节,很多在不同网站论坛上频频跟帖赞美加多宝和王老吉的IP地址“都是重复的”,而且很多论坛用户也是“5月18日以后才注册的”。 企业在自然灾难中通过巨额捐款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其动机其实并无过失,但也似乎不便言说。但Sonia从网络营销的角度表达了其对“‘封杀’王老吉”一事的认可,她在博客上说,“这是一次完美运用了互联网传播力量的网络营销事件”,认为这不仅强力帮助加多宝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还提升了消费者对王老吉品牌的忠诚度。 但广州一位接近加多宝管理层的公关公司老板对此则持怀疑态度,他认为通过网络发帖进行品牌营销的行为不符合加多宝集团的企业气质,尤其“在为地震灾区捐巨款这样的大事上,他们不会采用这种‘幼稚’的形式宣传自己”。他猜测帖子的发布或之后的部分跟帖有可能是加多宝集团员工的个人行为,而由此引发的社会反响并非为这些员工先前所预料到。 无论怎样,网络上的传播使王老吉这个品牌和加多宝这家企业都赢得了公众的更多认可。如果说王老吉凉茶之前还只是一个饮料品牌,那么现在这一品牌已经获得了无数企业梦寐以求的社会美誉。 但王老吉在市场上的整体销售似乎并未因此出现明显的变化。对于有媒体报道所提及的王老吉在部分市场卖断货的情况,“可能在个别区域或场所会有所体现”,上海市一家烟酒饮料批发公司的负责人说,他为此事问过他的几位同行,“都说销量并没有明显变化,更没有出现‘卖断货’的现象”。而广州两家7-11连锁店也表示,其零售量与往常相比并没有大的变化,“这几年王老吉一直都卖得很不错,但并没有感觉近期销量有大的变化”,一位售货员表示。 而网民菜包子却是王老吉的忠实拥趸,除了在网上极力灌水支持“封杀王老吉”外,她与闺蜜们的聚餐饮料都转向了王老吉。在广州一家生意红火的火锅店,店员正在收走桌上的王老吉空罐,她说,这段时间点王老吉的客人比平时多出了一半,而她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