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今日审议公共投资 4万亿落实受关注
全国人大调研组提出,要尽快采取措施,拉动民间投资
今天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关于今年政府重大公共投资及其实施情况的报告,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关于部分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等。
而在之前5月到8月,针对2008年底推出的“4万亿”政府投资计划,全国人大专题调研组赶赴陕西、内蒙古、湖北、山东、辽宁等18个省区进行了调研,涉及保障性住房建设,教育、卫生等民生工程,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农田水利建设等四个项目。
“陕北一些山区人烟稀少,一村就几户、几十户居民,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公路建设,来实现‘村村通’,是否有必要?有的地方对中央投资存在‘不要白不要、要到是政绩、要到手再说’的心理,突击编报项目,造成一些项目并不完全符合当地实际需要”……调研中,调研组发现了一些地方配套资金落实困难,工程进度较慢,地区间发展不够均衡,可持续发展能力尚显不足等问题。
地方配套资金压力大
调研中发现,地方对中央投资的配套资金压力较大。
比如,内蒙古乌兰察布市11个旗县,有6个国家级贫困县、4个区级贫困县,去年财政收入加转移支付共48亿元,其中42亿元用于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支出,6亿元用于机关运转,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等方面需要地方财政配套的2亿元资金都难以保障,完全落实新增中央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就更加困难。
中部地区湖北省调研中,前三批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安排中,市县主要是通过预算安排、中央转贷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发现地方政府建设债券、地方城投公司融资平台等渠道落实配套资金,但大部分区县财力有限,不排除会出现半拉子工程,同时也加大今后地方财政的压力。
西部陕西省也存在类似情况。省级配套资金陆续到位,大部分市级配套资金问题也不大,但县级财政配套资金筹措难度较大,难以足额到位。尤其是第三批及后续中央投资,市县配套压力更大。
而且,一些重大项目从开工建设到投入运行至少要两到三年时间,需要财政资金不断补充支持,未来的财政压力也将很大。
完善公共投资规划
对公共投资妥善规划也是一个亟待改进的问题。调研中发现,一个地级市这次下达的新增中央投资项目中,有27个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建设项目和102个乡镇卫生院及卫生室建设项目,乡镇卫生院完全可以覆盖计生服务站的功能,但由于卫生和计划生育属于不同部门管理,导致有限的中央投资难以集中使用。
为了争取扩大政府公共投资的机遇,地方争取中央投资项目的积极性很高,但由于项目的选择仍由上级部门为地方确定,地方往往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进行项目申请,造成部分项目不完全符合当地发展的实际需要。而且有的地方项目由上级几个部门共同管理,并没有捆绑集中实施,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金的分散甚至浪费,影响了项目的预期效果。
调研认为,应该完善公共投资规划并适时调整公共投资方向。
专题调研组成员、全国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石秀诗即指出,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项目投入规模偏小,“这次在9080亿中央投资当中,安排的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项目的投资占比不到5%,其中200亿的技改投资仅仅占到2%多一点,由于比重偏小,所以落实到每一个省技术改造投资平均也就是4个亿。”
采取措施拉动民间投资
调研组指出,中央投资对民间投资的拉动作用还不显著,需要尽快采取措施,大力支持和促进民间投资。
调研期间,辽宁省即提出,应进一步启动民间投资。包括拓宽投资领域,允许和鼓励民间投资进入铁路、电力、通信、石油能源、公用事业(2307.601,-49.19,-2.09%)、公共服务等垄断性较强的行业和领域;以及改善投资环境,出台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辽宁省丹东市在引导和带动社会投资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丹东市放宽民间投资准入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今年开工建设的污水处理厂项目、三湾水利枢纽工程等都引进了民间资本参与。另外,丹东还在尝试有条件放开部分基础设施项目经营权,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和经营天然气管网、给排水和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网络。丹东还在和华润燃气公司探索城市燃气特许经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