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看了篇文章,觉得很不错,抄在下面。因原文没注明作者,在这也不知道作者是谁了。
uB]b}"+l bdc&1I$ s#WAR]x0x 编程概述
bLwAXW2K+ iB498t 编程术可以看作实用魔法的一个分支。编程魔法师用时间和精力做祭品,与生活在计算机中的精灵订立契约,以换取驾驭代码的能力。
3J5!oF{H ---fmddlmyy
^3UGV*Ypk 2'W<h)m)z 要提高编程水平,唯有多看多写。这篇文章看似经验之谈,实质还是灌水。本次灌水,拟定了以下几个主题:
>Vwc3d hK_LEwd; § 编程概述
aP/T<QZ~ rsy'q(N[ § 软件开发中的方法论
F 9@h|#an sn)3ZA § 编程实践
zaK#Z?V} {$wjO7Glp § 嵌入式编程的特点
urjjw.wZ 0`[wpZ 编程概述
^Gqt+K% N9v1[~ bv_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讨论 “ 什么是编程 ” ,或者 “ 什么是编程的本质问题 ” 。这些讨论并不是要得出什么定义,我们实际上是在表述各种编程思想,以期加深对编程的理解。
]VD|xm:kj nuw70*ell 1 编程不是艺术
W#hj 1 i ~{Ufi 我们的世界是模糊的、连续的、不精确的,但软件是精确、离散的、形式化的,这就注定了软件不能完全描述现实世界。因此我们需要知道描述哪些部分,忽略哪些部分,这就是软件的本质问题。
Ac<Phy-J --- Tom Demarco
LL3#5AA"k|
wwyPl 编程不是艺术。编程不追求完美,它的目的是解决问题。
~W{2Jd *exS6@N] 和艺术上的 “ 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 相反,编程甚至不能忍受自然语言的模糊性,它要求问题被表述成可编译、可运行的代码,文字和图表只是辅助交流的工具。
e8GEoD <kx&w(= 每个程序员有两个面具:职业的和专业的。戴上职业面具后,程序员会用能找到的最好用的工具,以尽可能简单的方式,在合理的成本内解决问题中必须解决的部分。
* iF]n2g: !y@6Mm 而戴上专业面具的程序员,会不厌其烦地学习各种编程知识(很多都不是职业需要的),积累经验值,吸收可复用的模式和思想。他们会用大量时间去理解程序的表象和 CPU 的汇编代码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他们有着探索未知领域和练功升级的强烈欲望。
CW,Wx: Y l\@)y4
+ 他们在不断接近技艺的完美,而这个技艺本身是以不谈完美、但求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他们付出了大量的努力,而这些努力的驱动力是好奇心和进取心。如同《魔法学徒》中描述的魔法师,一个魔法师所追求的东西只有志趣相投的魔法师才能理解,而不管他们出于哪个阵营。了解事物真相本身带来的满足就可以作为一切努力的回报,
::}{_ Z s;6CExH 2 控制复杂性
FgB&b l=v4Fa0^jF 任何一个正在构建大型系统的人,天天面对的中心议题就是:如何剔除不必要的、人为的、自找的复杂部分,并控制好剩下的,无可逃避的复杂性。
}Nf%n@ --- Betrand Meyer
U15H@h uLWh| 编程可以被看成一种管理工作,管理的对象是代码,控制的对象是代码的复杂性。
Bq$rf < W t({W
[JL 中国的传统思维比较喜欢谈本质,追求一种称作 “ 道 ” 的东西。而在编程上,表象和本质同样重要。所有程序说到底不过是一些汇编语句的组合,但了解这个本质在大多数场合都不能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
D?NbW @] #6CC3TJ'k 写代码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当代码的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对代码自身的控制也会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数量改变了本质。
[D<1CF C,NJb+J 管理的要诀是削弱、孤立被管理的对象, “ 使民无知 ” , “ 使民 ”“ 鸡犬之声相闻 ” 却 “ 至老死 ” 而 “ 不相往来 ” 。每个被管理的对象在完成自身工作的前提下,对其它对象的了解应当尽可能少。通过尽量降低对象间的耦合程度来控制复杂性。
/JWGifH 7eV
di* 只有有效地控制复杂性,我们才能使用越来越大的信息块,驾驭越来越多的代码,用这些 0 和 1 的操作去实现前人没有,甚至无法完成的工作。
;e1ku|>$ U
15H2-` 3 复用
<|SRe6m ;{U@qQD7 编程技艺的核心是代码的复用。复用已有的知识是积累、提高的前提,否则就会像谁谁谁那样每天推石头上山,而不能累进。在上帝看来,重复是一种惩罚的手段。
]3X@_NYj `1bv@yzq 编程这个职业知识更新比较快,可以学习的东西也很多。有些人觉得累,但有些人却觉得其乐无穷,觉得从事这个职业是很幸运的事情。
!Rhlf.x ,}K7Dg^1 编程的实质是建筑,根据应用的需求,不断建筑更大的信息块。我们所写的所有程序,都可以被看作对语言的扩充。事实上,我们在不停地开发新的语言,我们所写的每个函数、每个类都是在为现有语言增加新的功能。我们按照适合特定应用的模式,组合各种信息块,完成实际的应用。这些信息块有的是我们自己做的,有的是拿来的。
>kW@~WDMu oz}+T(@O 信息块可以被组合的关键就是简单、明确的接口。所以,我们应当针对接口编程,而不是针对应用编程。应用意味着变化和不可复用。将应用合理分解为模块,定义好模块间的接口,然后按照接口构建模块。模块分解的原则是:
U
G~b a +,#$:fs u § 模块的耦合程度尽可能得低(有人称此为最少知识原则);
TzNn^ir=HX $3s@}vLd § 接口尽可能简单(有人称此为接口隔离原则);
{/
BT9|LI "gDb1h)8 § 如果将变化的因素封装到模块中,每个模块应该只封装一个因素(有人称此为单一责任原则);
=*r])Vg^ osX8eX]\ § 使特定于应用的代码尽可能得少 。
RsY3V=u gk0( ANx 针对接口编程的好处有两个方面:
fmb} 2h "HDcmIXg& § 信息块可以被复用;
mqSQL}vR ^h"`}[+ § 复杂性可以被更好地控制。
lXjXqk\ ]Ccg`AR{ 人们用各种方式复用知识,其实 C 语言本身又何尝不是知识的复用呢?其它复用方式包括:库函数、新的语言和编译器、新的脚本、类库、程序框架、设计模式、面向对象、面向组件、面向服务、面向方面、面向领域、各种开源代码、开发环境提供的各种 Wizard 和糖衣、各种代码生成工具等等。充分了解编程环境,善于复用各种资源,是程序员的基本功。
4UW_Do Vnr[}<L XYZ4TeW\1 +O*/"]h 软件开发中的方法论
U'<KC"f:'! /Sc l#4bW 'lEA)&d TjwBv6h 1 项目管理的方法论
^$'z!+QRM 1.1 方法论
Jc|6& 方法论的英文为 Methodology ,编程的方法论应该是指软件开发的一整套方法、过程、规则、实践、技术。不过我们一般提到的方法论都偏重于项目、过程和人员的管理。
]]oI#*c 7aQc=^vaZ 《 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 》的作者 Alistair Cockburn 提出方法论具有以下要素:角色、个性、技能、团队、技术、活动、过程、产品、里程碑、标准、质量、工具、团队价值,它们的关系可以用一幅图来表示:
8j=}u/T@F x6e}( &p*
tX>
G,hw 9*{[buZX 虽然将这幅图贴在这里,事实上我不了解这些要素及其关系的确切定义,对于这些不能精确描述的东西,我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HUo9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