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五种情形下终止
s\7]"3:wD 2008年05月09日 13:45 来源:京华时报
5~AK+6Za 据新华社电 昨天,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草案,并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对于社会关注的“无固定期限合同”问题,草案中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在14种情形下可以解除无固定期限合同。此外,女职工孕产期符合条件应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qXI>x6?* JqX+vRY;dd 此次公布的草案共有45条,主要就劳动合同法贯彻实施中有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经济补偿与赔偿金的关系、劳务派遣等方面的问题做了规定。草案还对劳动关系的概念、劳动关系的终止等问题做了规定。
;>#YOxPl KJ/
*BBf 草案同时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为安置困难人员就业而提供的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的公益性岗位,其劳动合同不适用劳动合同法有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及支付经济补偿的规定。
hj~nLgpN v/\in'H~ 草案还规定,劳动合同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2007年12月31日前的经济补偿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其配套规定计算,2008年1月1日后的经济补偿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计算。
X-xN<S q JYE[
1M 国务院法制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公众可在5月20日前登录“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
http://www.chinalaw.gov.cn),在《行政立法草案意见征集管理信息系统》中浏览草案全文并提出意见。也可通过信函邮寄或者电子邮件方式,对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草案发表意见,以信函方式邮寄的,信封上需注明“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草案征求意见”字样。
L.5 /wg 8SJi~gV >>意见提交方式
,!m][ K'Gv+UC*6 通讯地址:北京市1750信箱
d&z^u.SY xy/B<.M1 邮编:100017
_]g?3Gw7! ]KsL(4PY Email:
ldht@chinalaw.gov.cn }]i re2j8 Gw\-e;, ■关于无固定期限合同
\NIj&euF jJ(()EJ 三种情形下只要提出就可签无固定期限合同
!R{C 82mKI+9&" 草案规定,劳动合同解除或者期满,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或者未办理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手续并办理工作交接手续,仍继续留用该劳动者的,视为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符合劳动合同法关于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情形的,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zUn ENmfbJ4d~ 劳动合同期满,因劳动者有下列三种情形之一而续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已经连续工作满10年,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与该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_trF /U< X>0$zE@0 这三种情形是:
yXuc<m KF'DOXBw>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dZSv=UY) n"p|tEK (二)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Stw%OP@? a{oG[e (三)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38I .1p9 ,};UD
W 无固定期限合同14种情形下可解除
h3}gg@Fm U$-;^=; 草案规定,有以下14种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yA74Rxl*6 D^R= 这14种情形是:
G-54D_ 4 **].d;~[l (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
x/Nh9hh" YPq4VX, (二)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O.ce"5Y^ BqF%2{ (三)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t%U5 m1](f[$ (四)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8$c_M nUgZ]ag=G (五)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1+JBl~/d 'G6M:IXno (六)因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dtXAEL\q Jp'XZ]o\ (七)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Wr"c LF2@qv w D (八)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o$S/EZ fj/sN HU (九)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qHAZ)Tz 51,RbADB (十)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8Eci^i =V)88@W
(十一)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syFHUBw M9_G (十二)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9;fyC= 7W{xK'|] (十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0ezr[`. Aqc
Cb[1r (十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uU &O;. lur$?_gt 无固定期限合同五种情形下终止
K`BNSdEN> #_A <C+[ 草案规定,有劳动合同法规定的五种情形之一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终止。
H[cHF D8w:c6b 这五种情形是:
]VYv>o`2 `|t X[': (一)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a!_vd B TA
x9<' (二)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l'pu?TP{a SO~]aFoYt (三)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t *8k3" a\UhOPFF (四)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Et sf#*' YY&3M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13:yaRo \Mi] !b|8 ■其他解读
qtqTLl@u )_MIUQ% “连续工作满十年”
NI@$" ,>: 计算方式
BW`)q/ yq?7!X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可签无固定期限合同。草案对此规定,“连续工作满十年”,应当自用人单位用工之日起计算,包括劳动合同法施行之前的用工时间。因行政命令、业务划转等非劳动者方面的原因,劳动者转到新用人单位工作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
R%(ww Hy?+p{{G 律所、基金会
Sxj _gn 86]})H 须执行劳动合同法
]m>N!Iu fn!(cE|`E 劳动合同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对此,草案明确,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基金会等组织,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
x/7d!>#; P ~pC /z 解除劳动合同证明
&ye,A(4 dzK]F/L] 应写明工作年限
?r`UBR+[ {3jV ,S 用人单位出具的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应当写明劳动合同期限、终止或者解除的日期、工作岗位、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
2u(v hJ
F5 !7m
) QNV 约定竞业限制高管
isdEs k#A. Z[(V0/[] 包括财务负责人
kpe7\nd=> $Iu N(# 公司中可以约定竞业限制的高级管理人员包括公司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
EB/.M+~a A7/
R5p ■关于合同签订
CdTyUl Kb<^Wdy4T 合同解除未依法补偿视同续签
~#doJ:^H3 H-*"%SJ 草案规定,自劳动合同订立之日至用工之日期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尚未建立劳动关系,双方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承担双方约定的违约责任,用人单位无需承担劳动者的医疗费用等责任,也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0Hs\q!5Q #rE#lHo 劳动者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拒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提前3日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劳动合同解除或者期满,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或者未办理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手续并办理工作交接手续,仍继续留用该劳动者的,视为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DeMF<)# ]<V,5'xh 草案规定,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注册地不一致的,有关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保护、劳动条件、职业危害防护和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等事项,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有关规定执行;用人单位注册地的有关标准高于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标准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协商约定按照用人单位注册地的有关标准执行。
,%|$#
g 0 r N"P
IH 劳动合同中止期限最长不超5年
E^RPK{zO :HJ@/s!J 草案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中止或者部分中止履行劳动合同。劳动者应征入伍、劳动者被依法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劳动者失踪但是尚未被人民法院宣告失踪、宣告死亡的,用人单位可以中止或者部分中止履行劳动合同。中止或者部分中止履行劳动合同期间,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暂停履行劳动合同的有关权利、义务。
][ ,NNXrc& :sMc}k?9S 中止履行劳动合同期间,不计算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但是,因劳动者应征入伍中止履行劳动合同的除外。中止履行劳动合同的情形消失,除劳动合同已经无法履行外,劳动合同应当恢复履行。
Y|s?9'z cY}Nr#%s@U 劳动合同中止的期限最长不超过5年。
Xv`c@n) Qp~W|zi( ■关于解约补偿
Is87
9_Z :+Pl~X"_ 工伤职工解约应获伤残就业补助
m4U7{sE G)I lkA@ 草案规定,用人单位依法解除、终止工伤职工的劳动合同的,除依照劳动合同法关于经济补偿标准的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外,还应当依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l c<&f N|pyp*8Z 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尚不能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用人单位可以终止劳动合同;但是,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关于经济补偿标准的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UF
g N@ }]qx "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支付了赔偿金的,不再支付经济补偿。
5`ma#_zk|f xk1pZQ8c ■关于劳务派遣
?~mw vd4}b> 派遣单位不得招用非全日制用工劳动者
tRqg')y J!%cHqR 草案规定,劳务派遣单位不得招用非全日制用工劳动者,但是,可以将招用的劳动者派遣至用工单位从事非全日制岗位工作。用工单位一般在非主营业务工作岗位、存续时间不超过6个月的工作岗位,或者因原在岗劳动者脱产学习、休假临时不能上班需要他人顶替的工作岗位使用劳务派遣用工。劳务派遣单位不得与被派遣劳动者约定试用期。
HuX{8nl a jh3LD6|s} 除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将被派遣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外,用工单位不得将派遣期限未满的被派遣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
`7;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