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社区论坛任务 迷你宠物

基金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作者:dapangxie 2008-05-09 09:32 阅读:1021
  与去年上半年一样,今年的一季度对于基金来说,其同样遭遇了郁闷的困境。

 

   股指持续大幅下跌,基金净值出现快速的下降。在这一切的背后,其实是基民财富在缩水。而市场上跌破面值的基金在绵绵下跌中比比皆是,基金的理财能力与控制风险的能力遭到了投资者的质疑。

 

    尽管如此,基金由于以提取管理费作为其收入的主要方式,仍然实现了收益。基金今年一季度报告显示,58家基金公司旗下的346只基金,一季度亏损近6500亿元,但基金公司却有超过50亿元的收入。委托人亏损,受托人“旱涝保收”,这就是目前市场的现实。

 

    事实上,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的现状早就引起了诸多投资者的诟病。近两年的大牛市行情中,基民由于获得了一定的回报,对于基金的“旱涝保收”也基本上淡漠了。但越是遇到行情调整或处于熊市阶段,此种不公平就愈显得醒目,也愈容易引起市场的关注。如何改变此种格局,业内人士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客观地讲,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都不太现实,也较难以付诸实施。

 

    自证券投资基金问世以来,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多。早些年关注的焦点曾经是“基金黑幕”、利益输送、基金违规申购新股等,而近年来,特别是基金借助于大牛市行情获得超常规发展之后,某些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去年由于市场的财富效应,也由于基金的巨大推动力,可以说其时的基金“炙手可热”。一日售罄的场景不止一次被重复上演,无论是基民的开户数,还是整个基民队伍,均出现急剧膨胀。而基金的规模也是“水涨船高”,从2006年前的不到万亿的规模,窜升至3万亿的规模。伴随着基金规模的膨胀,其在市场上的话语权也越来越稳固。

 

    A股市场最终会从目前的散户时代过渡到机构时代,因此,基金作为主要的机构投资者,如果处于稳步发展当中,显然是市场的进步。但这仅仅只是市场的美好愿望而已。基金的超常规发展,需要基金公司的内部治理、运行机制、风险控制、人才储备等各方面都应该跟上,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日前中国证监会对于某两位基金经理的行政处罚,绝对不会是什么偶然事件。基金“老鼠仓”事件的出现,如果看作是基金经理的个人问题,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其真正的症结在于基金公司的内部治理上,“老鼠仓”事件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表象罢了。然而,相关基金公司却都将过失推到了责任人身上,至少在笔者看来,存在推卸责任的嫌疑,值得反思的恰恰是基金公司本身。

 

    去年,投资于国内证券市场的基金可谓赚得盆满钵满,而先期“出海”的四只基金系QDII产品却纷纷“翻船”,截止今年的3月底,亏损总额高达300亿元,相当于一只基金QDII产品“全军覆没”。境外市场处于历史高位时“出海”,高价位上抢筹,最后得来的只能是高额亏损。进一步讲,基金系QDII产品虽然有规定时间内建仓的要求,但一个个如同“饿虎扑食”般的冲出去,显然是在费力不讨好地为别人作“嫁衣”。在这一过程中,基金公司不会损失什么,基民才是埋单者。

 

    同样是在去年,印花税政策调整之后,国内基金高举价值投资的大旗,猛冲猛打,将蓝筹股的价格从一个高峰推向了另一个高峰,这些权重股股价大幅攀升的结果是,股指大幅上涨,整个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创出历史新高,并且,导致A股市场步入“三高”的境地,而风险亦随之而来。

 

    因此,如果说中国平安等的巨额再融资、大小非无序解禁对市场造成了负面影响的话,去年基金的高举高打同样是立下了“功劳”的。毕竟,股价被炒到离谱的程度,必定会有价值回归的过程。

 

    不仅如此,前期某基金大玩文字游戏,单方面修改基金契约的行为,本质上是在违规。并且,该基金在净值不到1元的情形下为了促销还大肆进行分红,早就将监管层制定的条条框框抛到了九霄云外。还有,中欧基金在宏达股份巨量封于跌停的状况下,奋不顾身地进行“抄底”,结果“底”没抄到,反而套在了山腰上,结果连续三个跌停,亦让基民损失惨重。

 

    基金的这一切说明了什么?无非是暴露出基金在其运作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与自身的“短板”。不切实地理清这些矛盾与问题,笔者以为,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某些基金将像前几年的券商一样,会“裸泳”出局。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最新评论

我要投稿 我要评论
认证码:
验证问题:3+5=?,请输入中文答案:八 正确答案:八
限 50000 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