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需要“中国式”呵护
4月3日,沪深股市触底震荡反弹,沪指开盘报3323.43点,最高3456.95点,最低3271.29点,报收3446.24点,上涨98.36点,涨幅2.94%,深成指开盘报12240.65点,最高12705.70点,最低12017.99点,报收12652.91点,涨308.67点,涨幅2.5%。两市上涨个股超过千家。中新社发王锡增 摄 中新社北京四月三日电 题:中国股市需要“中国式”呵护 本社评论员 贾靖峰 中国股市正在艰难跋涉。沪指一个月跌逾两成,刷新十三年跌幅纪录;沪深三OO权重股指同期跌近两成,创下三年来月跌幅之最。消息称,一季度A股市值蒸发十万亿,股民账户金额缩水三成余,局面惨淡。三日收市前虽有反弹,但后市如何,难以预料。 “救市”之争,甚嚣尘上。近些天,“何必讳言"不救市"”与“不救市是保卫大资本和外资利益”自成两派,网上“对垒”,掀起点击与评论狂潮。 但争来争去,与其在“救”与“不救”之间打嘴仗,不如看包括官方在内的市场各方做了什么?毕竟所有争论,纵使有利益博弈在其中,然总体意在呵护临危的股市。 呵护股市,官方昭示信心,极有必要。在宏观经济持续向好、许多股票市盈率已跌回“合理”乃至“洼地”的情形下,股市仍跌跌不休,“非理性抛压”显见。遏制恐慌,唤回理性,为一切“呵护”之先,且应少谈“主义”,多看实效,用什么措施拯救市场。 眼下,市场忧虑之一,“扩容”。巨额再融资颇受诟病,监管部门表态将严审,事实上再融资走到“审批关”前均止步静候,并未顶风推行;股改后限售股(大小非)进入流通,“大非”为保有控股权,减持量很小,“小非”减持量亦仅四成,市场跌至低位,减持冲动将更收敛。监管者宜加强信息披露,公布预减持信息及减持量。如斯,市场忧虑疑云必消散于“阳光”之下。 市场忧虑之二,“抛压”。股票型基金契约规定其股票仓位不得低于七成,大跌之时,监管者通告基金,力守这一“铁底”,遏制了过量抛压。消息指,眼下基金并未出现大面积赎回,其现金充裕度亦足够应对短期赎回。 市场忧虑之三,“利好落空”。调降印花税,各界呼声最高。当初在股指非理性攀高时调高交易成本,而在市场回到合理区间后,相关税收理当适时调低。不过,相信决策者仍希望在相对企稳之际择机调降,而非简单迎合市场的躁动与急渴。 呵护股市,还应放眼周遭,综观大局。股市尚未真正成为中国经济风向标,如今中国股市对自身的评判,总欲参照美国“救市模板”,事实上美国大笔降息注资,旨在挽回整体经济颓势,中国引而不发,是比美国市场还市场,还是投鼠忌器? 当前,中国实体经济问题十分迫切,然股市关乎过亿投资者钱袋子,亦不容轻忽。而且,A股所面临的宏观局势、市场状况和氛围,均有别于其他股市。中国股市需要“中国式”的呵护。 “中国式”呵护,当着眼长远。一年“树谷”,当前市场急需遏制恐慌,重建信心;十年“树木”,股改尚未大功告成,A股架构还未搭建完毕;终身“树人”,A股投资者两年内过亿,股市新人应在涨跌间成熟自我;百年“树股”,相比成熟股市的数百年历史,中国市场还很年轻。眼下,各方宜正视问题,帮助市场度过难关,呵护股市长久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