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社区论坛任务 迷你宠物
  • 1995阅读
  • 16回复

2007年河北年度十大新闻人物候选人

级别: 店掌柜
发帖
5692
铜板
103378
人品值
1520
贡献值
26
交易币
0
好评度
5373
信誉值
0
金币
0
所在楼道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7-12-15
每天清晨,在省农林科学院南门口的试验田里,只要地里长着棉花,就会有一位满头霜发、面容清癯的老人在那里辛勤劳作。他一会儿扶扶田里的苗,一会儿弯下腰仔细观察。头发白,棉花白,成为一道动人的风景。

  这位老人就是省农林科学院棉花所91岁高龄的育种专家韩泽林。

  他,从事棉花远缘杂交育种61年,孕育出了659份种质资源,为培育大量优质品种奠定了坚实基础;他甘当“人梯”,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后继者;他,退休21年,仍坚持“猫”在田地里搞科研……

  在周围人眼里,他是为棉花而生的。

  1946年,大学毕业的韩泽林来到石家庄搞棉花研究,从此与棉花结下了不解之缘。1958年,韩泽林偶然发现,一株海岛棉和一株陆地棉发生了杂交,这激发了他的灵感:搞远缘杂交,而且搞最难的陆地棉和海岛棉的“中间型”!

  这一决定非同小可。因为要搞成这个“中间型”需要五六十年的时间,而且结果很难预料,这意味着他可能一辈子默默无闻,为他人做“嫁衣”。

  “搞农业科研,就得放得下名利。”韩泽林勇往直前。自此,他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长征”。

  在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韩泽林一次又一次的试验着杂交、姊妹交、多亲本杂交、复交等。失败,开始;再失败,再开始……

  原本该60岁退休的他,一直干到了70岁,即使退下来的21年间,他也一直下乡蹲点,在试验地里搞研究,从未间断。2003年,他老伴去世,院领导问他有什么困难。他脱口而出:“再给我块试验地吧。老伴走了,棉花就是我的伴了。”

  在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韩泽林还手把手地培养了棉花所的几代育种人。目前,他的弟子中年龄最大已经70多岁,最小的才20多岁。

  “没有韩泽林这块基石,就没有棉花所这座辉煌的大厦。”省农林科学院棉花所的同事深情地说。

  如今,韩泽林及其带领的课题组已得到了大量极具遗传育种利用和观赏价值的资源品系,搭起了棉种间的桥梁。其中,观赏棉是我国第一个培育成功的新类型棉花品系;三个极具利用价值的骨干种质系,高产型资源海陆1-1,高抗病资源FR2-2等,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在全所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省农林科学院棉花所已育成45个新品种,在抗病育种和优质育种方面居全国先进行列。

  [人物心声:“搞农业科研,就要晒在太阳下,扎根在泥土里。”]


附件[1]

简单生活
执著追求
别笑我浅溥,天真的以为用一腔真诚就能感动这个冷漠的世界。
也别说我幼稚,竟想用不长的人生去诠释繁杂的红尘。
然而除了真诚,我还能给你什么,的确我真的一无所有!

级别: 终身会员
发帖
6407
铜板
4515
人品值
1341
贡献值
5
交易币
0
好评度
6501
信誉值
0
金币
0
所在楼道
学一楼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07-12-15
河北的骄傲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认证码:
验证问题:
10+5=?,请输入中文答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