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专业的几名同学参加“长三角联合师资招聘会”,结果精心准备的简历均被拒收。一位同学想应聘初中语文教师,但被告知,“我们需要功底扎实的学生”。另一位同学告诉记者,“我们这个专业英文水平比不上英文系,中文基础比不上中文系”,都不知道自己是该应聘英语教师还是语文教师了。(11月28日《中国青年报》)
招聘教师的中学拒绝他们,自有其道理:对外汉语专业的毕业生,原本就不是为普通中学准备的。换句话说,这个专业既不培养中学语文教师,也不培养中学英语教师。也就是说,对外汉语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应当去教外国人学汉语,而不是教中国人汉语或英语。他们应当到有留学生的高校,或者招收国际学生的中小学,乃至到国外去找工作。国内的普通中学,没有他们的位置。
那么,许多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为何会向普通中学求职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太多,对口的工作岗位已经饱和了。据了解,2004年时全国就有100多所高校开了对外汉语专业。如此多的高校开这个专业,毕业生的竞争压力太大,求职时“病急乱投医”,遭到拒绝当然很正常。
其实,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生遭遇的尴尬,只是众多专业由开始的“香饽饽”,发展到“臭大街”的一个缩影。君不见,在前些年,新闻、法律、外贸等一些专业,是何等的炙手可热。可如今,这些专业的就业形势,只能让人“一声叹息”。
但愿上师大几位学生的尴尬,能让我们的一些高校领导有所警醒,今后办学时不再一窝蜂地追逐“热门”。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