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社区论坛任务 迷你宠物

经济学家谈中港“融”通

作者:woshisunrain 2007-10-14 10:01 阅读:858

    香港特首曾荫权看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新方向,在于加强中港金融体系融合与“开拓新市场和吸引新资金流入”——比如搭建“伊斯兰金融平台”。

    这两个举措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联系,又有着什么样的寓意呢?8月20日中国宣布进行内地个人直接对外证券投资试点已近两个月,然而这项代号“港股直通车”的列车始终未能开出起点站。曾荫权10月10日的新施政报告,能够将直通车引动吗?

    对中港“融”通,经济学家们对FT中文网发表了各具特色、又不无启迪的观点。

    到底还有哪些路障?

    巴黎百富勤总经济师陈兴动认为,中港两地的金融差异,从法律角度来讲,现在可以解决,但时机还不成熟。因为,中国人民币开放还需要时间。从国际来看,一般需要人均GDP达到15000美元以上。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表示,虽然香港在作出努力,由于大陆方面的对资本流动的管制,两地汇率制度的差异仍构成了对中港金融融合最大的限制。

    耶鲁大学金融教授陈志武则归纳说,中国对资本帐户的管制,是最关键的障碍。大陆老百姓还无法把人民币自由换成美元。在没有国内的银行、证券公司直接给中国大陆的老百姓提供参与港股,或其他国际股市交易的服务的时候,要参与境外投资是很困难。因为大陆的老百姓需要到香港或其他股市去开帐户,成本,操作等都很麻烦。所以,资本帐户管制,和国内公司不能直接提供服务,这两块加在一起,对中港融通是实质性的障碍。

    曾荫权推不推得动“直通车”?

    在这个问题上,经济学家们开始出现分歧。

    “对于港股直通车,曾荫权的施政报告是不会有什么推动的。”瑞信首席经济学家陶冬说。原因很简单,因为港股直通车是大陆的监管部门作出决定的,港府根本就没有这个能力做出决定。“中港金融合作其实是中国政府的政策,不是港府所能达到的”,陶冬表示。

    陶冬认为,目前人们放大了港股直通车的重要性。事实上,港股直通车只是中港金融融合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最小的部分。其他的资金来源,如主权基金,并购,都比直通车重要。直通车只是大陆资金走出去的一种方式。虽然直通车开不出去,实际上个人投资一直就是通过其他途径出去。

    而陈志武教授比较乐观。他认为,施政报告之后,香港有关部门也会加快与大陆的交流和谈判。“北京各部门的官员,应该看到香港作为中国融资和金融平台的长久的价值,是上海和其他中国大陆城市,没办法取代的。”陈志武认为,就象人和人,公司和公司之间,需要竞争一样,金融中心也必须靠相互竞争才能造就。用行政命令把上市资源截留起来,反而会损害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远景。

    而哈继铭认为,既然政府已经“令出”,那么港股直通车开通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大陆以前对于资金是“宽进严出”,现在则是“宽出严进”。现在只是允许机构投资者去香港投资,允许个人投资者去香港投资肯定不会太遥远,但是无法确定会在什么时候。

    香港为什么要另搭“伊斯兰金融平台”?

    陶冬表示,多元化发展、全球化一直都是香港目标。过去香港便曾游说海湾国家公司到香港上市,虽然并不成功。

    陈兴动认为:“这是香港的机会”。在石油美元正在流向亚洲的背景下,“香港不能只是中国的香港,他也要赶上亚洲发展的车”。

    哈继铭解释说,伊斯兰国家有大量的石油收入,有充足资金用于投资。香港作为国际性的金融中心,开放程度高,法律体系很健全。尤其近年来,香港股市的容量越来越大,会对伊斯兰的资金形成强劲的吸引力。打造伊斯兰金融平台就是为了开拓更多的国际业务。

    而陈志武进一步指出,在全球交易所联盟四起、并购不断的趋势之下,香港需要重新认识自己的优势,有所作为。

    陈志武分析说,在背靠大陆的前提下,香港若与美国、伦敦的交易所联盟,存在距离相对较远的问题。如果与东京结盟,考虑到历史因素,在中国和日本之间都存在一些障碍。“而把香港和迪拜联起来,不仅可以为大陆的企业个人提供更多融资投资空间,也为伊斯兰世界提供了一个更适合交易的场所”。

    哪里才是香港的新方向?

    但“伊斯兰金融平台”是否意味着放弃与上海对“中国金融中心”的角逐,另起炉灶呢?陈志武认为,两者之间,并不是一个非此既彼的关系。

    经济学家们形成的共识是——香港不能成为大陆的香港,“融”通不等于同化。

    陈兴动说,香港既要充分享受与大陆融合的好处,因为大陆就像一列飞速向前的火车,香港只有主动上车才能得到好处。但香港更要保持自己的比较优势。

    陈志武表示,当前香港的首要任务之一,便是强化香港的国际性。如果香港只是一个为中国大陆服务的金融中心,继续沿着这个路走下去,那么最后香港的地位会继续下降。为了保持国际地位,香港必须在中国大陆之外,发展新的投资者群体,寻找新的上市和发行各种金融产品的来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香港与中东有更多联系,为伊斯兰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的话,我觉得对香港是非常好的一件事。

    另一方面,对中国大陆来说这也是好事。因为如果香港越来越中国化,变成了中国的几十个大城市之一,那么香港对于中国大陆的价值反而会越来越小。如果香港能够向中东、印度、其他国家的投资群体拓展,那么香港对于中国大陆的价值反而会更高。

    陶冬则预言未来香港会成为继伦敦、纽约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只要中国进行着严格的资本控制,香港就是大陆的资金走向世界的窗口。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最新评论

我要投稿 我要评论
认证码:
验证问题:10+5=?,请输入中文答案:十五
限 50000 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