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质量下降不只是几年制的问题
2007-5-11
http://www.CnKy.Net 进入论坛
- 核心提示: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纷纷对硕士研究生实行或试行两年制培养模式。
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纷纷对硕士研究生实行或试行两年制培养模式。时隔数年,部分高校悄悄地全部或将一批专业又改回了“三年制”。对于研究生是三年制好还是两年制好,学生老师法不一。
笔者悲哀地发现,在研究生培养模式到底是二年制好还是三年制好的争论里,那些提出质疑的学生的理由竟是怕以后工作难找。一个学生告诉记者,其所在班级80%以上同学不希望学校将们划入“三年制”范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当前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
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一位导师认为,研究生教育的初衷,是让对专业有兴趣爱好且具备学术能力的学生从事专业研究。但现在的情况是,大部分学生考研是为了缓解眼前的就业压力。很多本科生毕业五六年了仍坚持考研,唯一的目的就是弄个文凭便于找工作。
大学本科生扩招,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缓解高中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让四年大学本科教育成为高中毕业生就业的蓄水池。现在看,这个蓄水池不仅没有彻底解决就业问题,反而水满则溢,让就业竞争更为激烈。也是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加入考研大军。
笔者当初就曾担心,研究生教育扩招后会不会像大学本科扩招一样,沦为第二个缓解就业压力的人才蓄水池?从目前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以“本科生高中化,研究生本科化”、“研究生水了”的普遍认识看,研究生扩招后出现的结果印证了笔者这一担心。
其实,利用大学本科生扩招来延缓就业压力,这种解决就业问题的鸵鸟政策本身就有待商榷。扩大就业的关键办法,是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而靠把就业人员暂存起来的办法,只能一时延缓而非彻底解决就业压力。现在,研究生找工作难,说到底是研究生教育的错位。
有人形象地比喻现在的研究生教育是一个茶壶30个杯。在师资力量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带出高质量的研究生,恐怕不是二年制好还是三年制好的问题。对那些本不具备学术能力的人来说,就算学校提供很好的研究环境,配备优秀的导师,他们自身的学术素质也很难提高。
在笔者看来,提高研究生教育,首先要正认识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即培养学术研究人才。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就要避免一个茶壶30个杯的现实,要追求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而非数量。至于缓解就业压力的任务,本不该由研究生教育承担。唯有此,才能杜绝考研的功利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