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导视: 9~u1fk{
2005年,全国研究生报名117万,计划招生(除保送)20 万,考录约比1:5,由于政治考试科目的特性,也因为专业课的“调控权”由招生学校自己把握,所以,英语和数学这种公共科目就理所当然滴成为了“最后的一把门闩”,如何把那4/5挡在门外徘徊,英语毅然被推上了充当门卫的前台! yQCfn1a)
考研决定论者之间流传着这样一句所谓的至理名言: m:
w/[|_
人生成败在考研,考研成败在英语,英语成败在阅读!(当然,最后一句则讲述的是更深层的一个技术层面。)英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Fm+X[n
如前文所述,英语的许多特性决定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学习科目,如果有人偷工减料还能轻松过关,十有八九是英语科班出身,或者是语言学习天才。 Pm;"Y!S<
大多数人面对这样一门功课,都逃不过头疼的束缚。 #ljfcQm
虽然笔者高中时候英语作文曾经被拿去年级组当范文,也曾大一时用语误较少的英文给一女孩写过一封饱含深情的信笺,但由于大学里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方法的渐趋偏离,曾经身上所谓的光环也慢慢褪却,六级考场更是辗转反侧不知道进进出出多少回才赶上“发证”末班车,PAST,考研英语两次也都是在60徘徊。 Y+WOU._46I
鉴于此,在本集下笔之前,我的确想过很多,思想很是矛盾,生怕网友们把这当作什么所谓的考研经验。真的别把这篇当作什么经验效仿,谈不上什么GP经验,只是把自己曾经的想法简单聊聊,总不能空白,是吧! -bKli<C
59ro-nA9v
考研英语之“木桶效应” 7?cZ9^z`w
木桶效应:又称“短板效应”。说的是,木桶盛多少水决定于最短木板的高度。 (MbI8B>
“木桶效应”的提出与考研录取化单科线有关,毕竟不象高考一样,考研不允许有偏科的现象发生。 {) jQbAr(G
曾经新东方的周雷把木桶效应用于形容英语地位的高度上,谁都知道,英语在考研科目中无疑难度是数一数二的,作为筛选考生最后一道屏障,也因为现今国人的英语水平在渐进式提高,现在的考研英语可以说是一年比一年难。当然,03年英语是公认的几年来难度较高的,原因在于阅读难度高,有两篇医学题材的,太专业了! tQUp1i{j\
如果再用过多的语句来形容英语的重要性,显然有些过于磨叽了。赶紧进入正题!!! G~YV6??
英语复习个人浅谈: HH[?LKd<
光扯淡也不是回事,不想成为棒槌! 3pq&TYQU
又由于个人英语水平实在不高,就浅浅的扯扯吧! ~fQ#-ekzqk
词汇:(个人之见,应该背到考研前三天,每天都要背一些,持之以恒) T`f9jD
很多人推荐词汇专家谢振元老先生的,现今很多词汇老师也是师从老谢的,当然白洁的《重点词汇2000词》(人大版)的也很不错,去处很多基础词汇,这一点很重要,千万别让一些a,an ,above 等一些四级甚至高中词汇在你眼前晃来晃去浪费时间了。 7eh}Je8
前几年有一版新东方的《50天词汇突破》里面的后四天“扩充词汇500”以及“高分必备词汇849”也非常好。05年大纲曾经增加了一些词汇,在笔者眼里没有增加,因为很多增加词汇在上面的500以及849里都见过!准备一些扩充和超纲词汇总不是坏事。 AA yzT*^
完型: UyIjM;X
主要考查的是阅读能力以及语法等知识点,没有啥说的,按一位辅导大佬说的话,每年全国的完型平均分就是4、5分,自己蒙也能蒙不少,都蒙A,也能得2.5分呢,和平均分差不多了呵呵!(但切不要全部选相同选项,会被视作鸭蛋滴) JNk
]$ xz
阅读: Az"3f
笔者备考两年曾经做过很多阅读,因为笔者并不是懒汉呵呵!当然,什么《吴100》(注:吴04年离开我们了,现在还打着他老人家的幌子出书,的确。。。。)《石200》呀,我都没做过,感觉离真题较远,一看属于只能增加词汇量的一类! @KNp?2a
这里推荐两本,新东方胡大仙的《高分宝典》(60篇,前面有12个规则可以看看) V^.~m;ETu]
以及高教杜子华的《阅读理解》(好像80篇,05版的) ~M43#E[oOF
两者优点都是文章都很好,句型、词汇结构是属于可以练习的级别,缺点都是问题出的过于粗糙! G|X1c}zAL
真题!真题!真题!阅读模拟不要做太多,其实从模拟中收获的无非就是一些词汇以及阅读语感,真题才是最好的应试复习材料! #CVD:p
笔者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或者说是教训:在备考英语六级的历次中,做过考研真题和没有做过考研真题,英语六级真题阅读测试结果会差很多,这说明,做过考研真题阅读后,水平会有提高。应该有计划地在考前把近十年的阅读真题做到3-5遍,不要嫌多,每遍过后都会有新的收获,真的! Vk>aU3\c
一味地追求模拟数量,而忽视真题的作用,结果呢?跌的很惨,六级也是辗转不过,原因是英语水平还没有提高!笔者过六级那次,就是认真研究考研真题后过的,真心话。 9j9A'Y9(
所以,模拟题不是不能做,但应以真题为主! rWSw1(sAA
很简单的道理,命题组每年就出四篇文章,可以说是挖空心思来做出题陷阱!而每个辅导大佬动辄编撰几十篇、上百篇模拟,“质量”怎么能有保证?怎么能够贴近真题? }U+gJkY2
至于阅读解题技巧,网上有很多版本,多看看几个人的,我这里对一些技术问题不过多评论,没有什么资格啊!哎 j1<@*W&b
《阅读真题》有好多版本的,只要是个辅导老师或者出书者,都会推出自己的版本,当然,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尽人意之处! GD.mB[f*
新东方周雷的据说长难句、词汇比较好,但笔者认为它没有试题解析!译文好像也没有,好久了,忘记了! nvpdu)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