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社区论坛任务 迷你宠物

爷爷奶奶推高房价?

作者:t_y 2009-10-27 17:22 阅读:1276
从“未婚女青年抬高房价”到“丈母娘需求推高房价”之后,又一位专家对不断高企的房价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观点。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老师17日表示,双方父母和祖父母为独生子女购买婚房的“第三方埋单”现象,扭曲了房屋的市场价格。 姚老师认为,这与中国文化有关:两个小青年结婚买房,是双方父母掏钱,甚至双方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会掏钱。 我发现身边确实有不少这样活生生的例子。子女结婚买房,莫不是举全家之力,倾尽父辈的所有储蓄。这样的现象的确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关。按照我们的理解,安居方能乐业,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先拥有一套稳定、舒适的房子,这个“家”才算是完整的。相信每一位慈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希望自己的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能过上平稳安逸的幸福生活。买房?那必然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几年来,诸位专家学者勤勤勉勉,一直在分析、探究、寻找房价上涨的原因。从“未婚女青年抬高房价”到“丈母娘需求推高房价”,再到“爷爷奶奶推高房价”……专家学者们“雷语”频出,耐人寻味,但住宅作为特殊消费品,它的价格,特别是在如北、上、广、深这类越来越国际都市化的地方,房价受多重复合因素的影响,能仅仅是“爷爷奶奶”就能推高甚至扭曲的了的吗? 接着,回想一下作为房地产主要生产资料的土地价格变迁。我们国家停止福利分房是在1999年国务院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但真正在的房价上涨在2004年以后。在此之前,北京的房价还是四五千左右,很少听到房价不可支付的说法。但转变的原因是2002年,这一年国家推出了商业用地土地招拍挂制度,随后在2003、2004年逐步实施,在这个节点之后房价快速上涨。从1999年到2008年间,实际上地价涨得比房价还要快。这似乎是招拍挂制度的问题,似乎是房价上涨的真正原因。很多人说,土地市场的问题不解决,房价不断高涨的问题难以解决。我常想,土地价格上涨又难道真的是仅凭开发企业能够推动的了的吗? 而在近期,又出现有一些专家的新观点,十年的住房市场化改革已经失败,提出“二次房改”的说法,要求重回政府提供福利住房的老路上。更有某大学著名教授建议:“二次房改”应该由政府主导提供房屋住房服务,平租房等由政府提供的房子应该占到50%,将目前未纳入政策性住房的中等收入群体纳入其中。 这样的说法几近荒谬,与爷爷奶奶推高房价的逻辑一脉相承。事实上,经过这十多年的改革,我们不管从城市面貌的变化,老百姓的住房条件,还是整个住房数量,都有快速的提升和发展。这都是改革的成果,怎可轻言失败。回想十年前,政府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没有办法解决住房问题,论资排辈,甚至排十多年都排不到。很多没有房子的企业职工,可能一辈子都不能改善住房。 但改革中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分配问题,还有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改革中肯定有问题是我们改革前没有想到的,或者是改革进程中新出现的。尤其是随着住房的市场化,居民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的变化,很多居民按现在的收入,购买住房确有问题。这就需要现有住房制度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而不是彻底否定房改,回到福利分房的老路上。 …… 这林林总总的“学术”争论面红耳赤之际,该涨的还涨,该卖的还卖,该买的还是在买。 余窃以为,无论推出多么多的制度,无论怎样深化改革,对于北京这类城市来说,不得不说的难言之隐恐怕才是住房问题态势难以从容解决的真正病源。 最近看了一本书《北京,一座失去建筑哲学的城市》,让我不禁一次又一次畅想未来的北京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呢?我们起码有几个应该可以确信的事实:北京所谓的市中心在不断的扩大,十五年间几乎扩大了6-8倍;人口的挤出效应在愈发有规律地由三环及四环、由四环及五环乃至由五环及六环地发展;以前挤出还多数发生在城北,而现在城南的发展规律也不出其右了;城市中心的概念由二环以内未及喘息就换成了四环以内,发展成五环以内也是指日可待!城八区的概念随着市政府加速发展城南地区的号角的吹响也变成了城十区;09年前三季度北京五环以内的住宅成交量仅占全市的30%……轨道交通把北京变得越来越大,首次职业和首次改善置业的人们开始愈发接收到五环以外甚至更远的地方买房子……随着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的发展,日常生活与北京有关的人会越来越多。最近一个太原朋友告诉我,周末举家来北京吃午饭逛街很方便,我想难保有一天他会跑进北京哪个售楼处买套房……未来的北京的城市容积率将不断被需求撑大,“国家首都、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国际都市”将不断拉升北京的综合竞争力,这样的城市谁不想来?我敢说现在我们内地的人们希望在北京安居乐业,为后代改变居住地的人数远远超过想去国外定居的人数了。于是当这样一个地方的房子不再简单是一个房子,而更多的是稀缺资源时,对房价、地价的忧虑是否应该转移到对城市容积的忧虑上来呢???当然“爷爷奶奶”们的做法自然也就不难理解了。美国人曾说,纽约是打工者的天堂,养老者的地狱。我们的大都会会不会有一天也变成这样呢?或许极度不均衡的城市化产生的“盆地效应”会让这样的城市终有一天不堪重负,气喘吁吁?或许这代表了我们一类城市的未来?我不知道…… 无论是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爷爷奶奶推高房价这个现象,还是试图从高深的经济学理论或是政策角度来“揭示”房价规律和成因,大家都最终不得不面对我们有限城市的容积这一谁也改变不了的“硬件”和“真相”……所以,理论频出之际,很多人也只有苦笑了之,甚至也会饶有兴趣的一起猜想一下:爷爷奶奶之后,下一个将会是谁?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最新评论

我要投稿 我要评论
认证码:
验证问题:3+5=?,请输入中文答案:八 正确答案:八
限 50000 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