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社区论坛任务 迷你宠物
  • 3073阅读
  • 1回复

观点争锋:考研与考公务员可以兼顾吗(组图)

级别: 经院本科
发帖
1266
铜板
3445
人品值
1399
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024
信誉值
0
金币
0
所在楼道
今年考研报名和国考报名时间重叠。今年考研报名和国考报名时间重叠。不少考生同时报考研究生和公务员。不少考生同时报考研究生和公务员。

  考研和考公务员是大学生除就业之外的两大出路,今年考研报名和国考报名重叠在一起,这让不少大学生犹豫起来,是全心全意考研,还是一门心思考公务员,或者鱼和熊掌可以兼得呢?

  记者邓仲谋 通讯员叶间开、金文跃

  报名时间

  2010年考研网上报名于10月16日~31日举行,11月10日~14日现场确认。

  2010年中央机关国家公务员招考网上报名于10月15日~24日进行,11月29日笔试。

  国考录取率低

  报考多为练兵

  今年全国130多家考录单位招考1.5万人,比去年增加了1500个名额。由于有70%的职位需要基层工作经验,这让大部分准备考试的应届生没有太多的选择。国考的惨烈也是许多同学不敢抱太大希望的原因。2009年国考录取率仅为1.75%。换言之,98%的报考者都只不过是“炮灰”。于是,有些报考者把国考当作练兵,为省、市公务员考试积累经验。

  小林已经报名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但是她对此基本不抱什么希望,而把希望寄托在省考,主战场是家乡揭阳。由于考研和考公务员的录取概率不同。公务员考试历来被视为“天下第一考”,从某种意义上讲考公务员是“尽心尽力”但是不能抱多大希望的事。而考研相对而言有章可循一些,一般来讲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就不会有多大的意外。有不少考研的同学,同时报考公务员只是经不住公务员的诱惑,“不在乎结果,有个过程就心安了”。

  除了大四学生,在读的研一、研二学生也加入“考公务员”行列。由于他们有本科文凭在手,符合了大部分公务员职位的报考资格,不少人读研三年“考公”三年,打起持久战,一旦考上公务员,研究生即可放弃,没有考上,权当作实战练兵。

  抉择故事

  好工作至上 考上公务员宁愿放弃保研

  “大四就是要拼,因为我不想自己后悔,所以我两个都报了名。”其实大三时,阿美就打算考公务员了,连报哪个职位都想好了。只是那时还不允许报考,所以就先进行考研复习。她打算报考中国农业大学的植物检疫,现在已进入考研第二轮复习。今年公务员招考公告出来后,她惊喜地发现自己的目标单位招收名额是往年的两三倍,就毫不犹豫地报了。现在阿美将重心放在考公务员上,但同时也会兼顾考研。有人认为阿美这种做法很危险,而她则理直气壮地说:“如果你两个都是刚刚决定的,两个一起跑,那就很危险。” 

  已经保研的刘同学,现在还报考了公务员,“公务员考试是一个不错的机会,至于考不考得上,对我影响不大。如果考上了公务员,肯定会做出一个选择。说实话,我自己都不知道选哪个。但从长远来看,我会选择读研,多学知识远比公务员这点眼前利益要强得多。”而暨大的侯同学则认为,公务员的难度如果比作是登上珠峰的话,保研只是去爬泰山。“找到好的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即便是研究生出来,找不到工作一样是废柴,所以优先选择公务员。”

  如果被学校保研了,同时又考上了公务员,你会如何取舍呢?方女士前年就遇上了这样的情形。两个机会不期而至,这让方女士喜中有忧:如果放弃公务员,那以后再考上的几率可就难说了;如果放弃研究生,若干年后也会后悔的,但研究生放弃了,还可以在职攻读,公务员放弃了,这次机会就没了。在权衡利弊之下,方女士走了一个折中的路,她选择了公务员,同时在学校把全日制研究生改成在职研究生,这样两者就兼顾了。

  观点争论

  考研派

  山东网友晓亮:如今考研比考公务员要相对简单,考公务员固然好,但有几个能考上?我曾经考过,1000∶1,尤其是对理工类,符合的专业并不多,当时考了60多分却没有复试机会。

  天津网友天峰:考研并不耽误考公务员。研究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相比较于本科生要高。尤其想要深造自己专业的学生,为以后的出国或者读博来打基础。而研究生毕业再考公务员,如果录取,根据规定,要比本科生的职位级别高,有利于今后的发展。随着大城市的发展,公务员系统里录取的越来越多的职位,都需要研究生。所以也是大势所趋。先上完研究生,再考上公务员,理想状态。

  河南网友:也要看专业,有的要学深,有的重实践,如能兼顾,我还是让我儿子先读研。

  考“公”派

  黑龙江网友:公务员毕竟是份工作,考研的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有个工作吗,再说现在本科生满地都是,很多人为了得到更高学历而考研,到头来只是高了一层学历,真正的知识还都是本科时学到的。

  湖南网友:现在哪里还有比公务员更保险,更稳定的工作。先稳定下来再说,其实现在研究生很少有创新能力,还是导师说什么就做什么,以后再通过导师找份工作,要不就是留校。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发帖
61
铜板
34
人品值
-799
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62
信誉值
0
金币
0
所在楼道
学一楼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0-04-01
经典解析公务员考试行测难题——数字推理 V\V:uo(C  
万学金路公务员考试中心 公考培训专家 孙红林、李达、魏鲁宁 q3s +?&  
数字推理这一题型,是公务员考试必考的一个部分。但是,经过万学金路公务员考试中心孙红林老师多年对考生的观察,发现考生在这一方面的得分率不是很高,甚至有些考生直接放弃这一部分试题从而影响到了最后的考分。针对这一情况,孙红林老师在这里就数字推理的解法给广大考生做一个必要的分析,以提高广大考生在这一题型上的得分率。  #' =rv  
综合来看,数字推理目前主要考察三种题型,包括数列型、圆圈型和九宫格型。在这三种题型中,以数列型为主,不管是国考还是省考,它都是必考的的类型。所以,孙红林老师重点从两个方面分析这一类型,一是命题人的命题思路;二是针对命题人的命题思路,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e6Qc9  
一、命题人的命题原理 EFg s}BV_9  
第一,单数字转化原理。这一原理是从数列的单个数字角度进行分析,将每一个数字进行转化。如1,4,9,16,25,(36)。分析这一数列,我们知道1=1的平方;4=2的平方;9=3的平方;16=4的平方;25=5的平方;36=6的平方。 ;uC +5g`  
一般命题人在进行单数字转化时,主要从三个角度入手:(一)是转化成幂数列;(二)是对数字进行因式拆解;(三)前面两者的组合。 z!={d1u#T  
(一)幂数列转化。上面所举的例子就是从幂数列的角度进行转化的,但是,真题是不会这么出题的,命题人虽然是按照这个原理进行命题,但是,命题人会加大难度。如果要加大难度,命题人一般会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是借用数列之外的数字,最常用到的是“0”和“1”、基本数列、质数列和合数列等。二是借用数列本身的数字。 @fH?y Z=>  
例题1:0,5,8,17,24,( 37)。 kM`!'0kt  
解析:0=1的平方减1;5=2的平方加1;8=3的平方减1;17=4的平方加1;24=5的平方减1;37=6的平方加1。 !y>MchNv  
例题2:1,7,34,30,(155 ) 'e(`2  
解析:1的立方加0;2的立方减去1;3的立方加7;4的立方减去34;5的立方加30。 {|jG_  
(二)因式拆解。这一类型的主要意思是将数列中的单个数字拆解成某两个数的乘积。需要注意的是,在拆解的时候需要注意确定“主体和客体”。主体一旦确定,客体就要跟着进行相应的变动。 zmxrz[  
例题3:2,12,36,80,(150 ) !1H\*VM "  
解析一:2=1x2,12=2x6, 36=3x12,80=4x20,150=5x30。 <A,G:&d~  
解析二:2=2x1, 12=3x4, 36=4x9, 80=5x16,150=6x25 :  Jh  
在解析一中,主体就是1,2,3,4,5;客体是2,6,12,20,20,30。在解析二中,主体是2,3,4,5,6;客体是1,4,9,16,25。从这两个解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主体一旦确定,客体就要相应的跟着变动。当然,如果命题人想加大难度,也可以借用数列本身的数字和数列之外的数字。 W_zAAIY_Y  
(三)混合幂数列和因式拆解。即将幂数列转化和因式拆解组合运用。 _/)?GXwLn  
例题:0,8,54,192,500,(1080 ) UJ'}p&E  
解析:0=0乘以1的立方;8=1乘以2的立方;54=2乘以3的立方;192=3乘以4的立方;500=4乘以5的立方;1080=5乘以6的立方。 Q7]VB p4  
第二,多数字组合。顾名思义,不可能从单个数入手,而要看数字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要在数字之间搭起一个“桥梁”。 }Dig'vpMx  
例题:1,8,20,42,79,( ) btC.EmX  
A.126      B.128       C.132     D.136 1z\>>N$7B  
解析:此题为三级等差数列,最后的等差是5。 T F!Lp:  
另外,李达老师强调,命题人在进行多数字组合时,一般会从以下三个角度出发: U 6y ;V  
(一)    递推数列。递推数列又包括三种数列:一是前一项等于后一项,其中,又以等 U-$ B"w&  
差数列最为典型;前两项通过某种组合方式进行组合等于第三项;前三项通过某种方式组合等于第三项。 dpBG)Xzoyv  
例题1:3,7,10,17,27,( ) hal3J  
A.34      B.44       C.54     D.64 C<.t'|  
答案:B XMM@EN  
解析:两两相加等于后一项。 TT429  
例题2:1,3,5,9,17,31,57,( ) eKL)jzC:  
A.105      B.89       C.95     D.135 wNuS'P_(:T  
答案:A p1=sDsLL  
解析:1+3+5=9;3+5+9=17 Ah2%LXdHA  
例题3:2,3,20,92,448,( ) ms8PFu(f  
A.2160      B.2060       C.1960     D.1860 r"a4 ;&mf  
答案:A }31z 35  
解析:(2+3)x4=20;(3+20)x4=92 7^bO`  
(二)    首尾组合数列。即第一项和末项组合,第二项和倒数第二项组合,依此类呈现 %NbhR(  
某种规律。 0;-S){  
例题4:31, 37, 41, 43, (  ) ,53 UN&b]vg  
A.51          B.45          C.49            D.47 f.gkGwNk  
答案:D 7/;Xt&  
解析:首尾项问题:31+53=84,37+(47)=84,41+43=84. ^ ,Bxq^'D  
(三)    隔项数列。这一数列的奇数项和偶数项组合,呈现一定的规律。 &/7AW(?  
例题5:18,24,21,27,24,30,( ) "jVMk  
A.24      B.25       C.26     D.27 ba?]eK   
答案:D 13]sZ([B%|  
解析:此题属于隔项等差数列。 vXnTPjbE  
魏鲁宁老师提醒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命题人在采用以上角度时,也会借用“数列本身”的数字和“数列之外”的数字以增加难度。以上就是命题人在设置数字推理时,常用到的命题思路。当然,这里的例题没有例举全所有命题的具体形式(也是不可能的),但是,思路是不变的。这两大命题思路是常规的思路,还有一些属于非常规的思路,暂且可以成为“怪异数列”。但是,这类数列不属于我们必须掌握的,这是因为:一是没有固定的思路;二是考题中只是偶尔会出现。 K%<Z"2!+  
例题:227   238   251   259   (   ) <!\J([NM8  
A.263        B.273         C.275         D.299 Riq5Au?*)  
答案:C。解析:227+2+2+7=238, 238+2+3+8=251, 251+2+5+1=259, 259+2+5+9=(275)。 I3xx}^V  
第二点就是针对命题人的这两大命题思路,我们该如何“破题”。经过多年的总结,破题的方式包括一个“核心”和“四个基本点”。 :8;8-c  
一、一个核心。一个核心就是“数字敏感性”。数字敏感性不是 “天然”的,而是经过练习得来的,虽然很多同学也做了不少的题,但是数字敏感性一直没有培养出来,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没有从命题人的角度“入手”,而且,也不及时进行总结,导致这一次会做,下一次就不会做了。所以,为了培养数字敏感性,首先得树立正确的解题思路,即应该知道从什么角度去想。 ,=tVa])  
二、四个基本点。 uBk$zs  
一是看“长度”。一般来讲,五个数字及以内采用“单数字转化”的可能性较大;五个以上数字的可能性较大。 jZ< *XX  
例题:2、3、10、15、( ) BZqb o`9  
  解析:1的平方+1=2、2的平方-1=3、3的平方+1=10、4的平方-1=15、5的平方+1=(26) *xs8/?  
二是看“幅度”,即数字之间的跳动幅度是大还是小,即确定是运用“加减”,还是运用“乘、除或幂”。 ~BVg#_P  
例题:3、7、16、107、( 1707) 7 :s6W%W1*  
  解析:3*7-5=16、7*16-5=107、16*107-5=(1707) <3;/,>^ Pm  
三是看组合度,即两两组合或者三三组合以后的数字的规律性。 HF wT  
例题:5,24,6,20,4,( ),40,3 V%pdXM5  
A.28      B.30       C.36     D.42 5Mb1==/R  
答案:B :~ 3/  
解析:两两乘积都等于120。 |WeLmy%9  
四是看特殊数字。一组数字里面,有个别的数字不太一样,即从它们入手。 r4O*0Q_  
例题:0.5   2           8    (    ) ?-O(EY1E  
A、12.5      B、      C、14       D、16 ^/HE_keY  
解析:这一数列里的0.5, ,比较特殊。0.5可以看成1/2,所以,原数列就变形为1/2,4/2,9/2,1625/2,所以,选项A正确。 uU`zbh}]L.  
数字推理一直都是考生们很头疼的一个问题,在这里,孙红林老师总结了规律和做法,关键还要考生勤加练习,俗话说孰能生巧,即使再大的难关也能攻破。最后祝大家金榜题名。 (tEW#l'}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认证码:
验证问题:
3+5=?,请输入中文答案:八 正确答案: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