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大部制改革阶段性完成 地方要跟进提上日程
国务院机构改革阶段性完成地方机构改革将适时跟进
刘展超 在国务院机构“大部制”改革完成阶段性任务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开始提上日程。 迫切,必要 据新华社报道,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下称“中央编委”)昨日在北京召开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中央编委委员马凯在会上表示,按照中央部署,国务院机构改革已完成阶段性任务,适时跟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十分必要和迫切。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是该认真地进行一次了,此前中央政府机构改革已经进行过多次,但地方上跟进的次数并不多。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谢庆奎昨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电话采访时说。 谢庆奎认为,地方作为执行机构,应该比较精干,但目前地方上的常设和非常设机构比较多,有的地方迫于编制压力,把常设机构变通改成非常设机构,这样使得这些地方的机构非常臃肿。 此外,职能交叉、互相扯皮现象也导致效率大为降低,“我们的政府不是养人的政府,更不是吃大锅饭的政府,因此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很有必要。”谢庆奎说。 鼓励地方创新 国务院层面改革完成“阶段性任务”后,地方机构改革如何“适时”跟进? 在今年“两会”上,时任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曾表示,要抓紧进行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根据各层级政府的主要职责,合理调整和设置机构,除中央有原则要求上下对口外,地方政府可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不设时间限制;调整和完善垂直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和明确权责关系;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马凯昨日强调,要围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结合各地实际,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对此,谢庆奎认为,中央政府创新是比较难一点,地方上管辖范围比较小,更有可能实现创新,包括职能转变、机构精简方面。“有些地方中介和民间组织比较发达,让他们承受一部分政府转变出来的功能,这样子政府就能瘦身了。” 核心职能转变 马凯指出,深化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要坚持把转变职能作为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核心,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突出不同层级政府履行职责的重点,形成全面衔接、分工合理的职能体系;加强直接面向基层和群众的“窗口”机构的服务与管理。 此次会议也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强机构优化整合,在实行大部门体制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充分考虑政府职能特点设置机构;清理规范议事协调机构和部门管理机构。 对此,谢庆奎认为,中央和地方政府功能应该是有区别的,地方政府一些必设机构要跟中央大致对口,而有一些应该是因地制宜设置的机构,这类机构应该增加。 “中央有多少个部委,地方就设多少个司局,这完全没有必要。除了一些必要的如宏观经济管理、政法、财政等部门需要上下对口外,其他应该允许地方政府因地少设一些机构。”谢庆奎说。 昨日的会议也强调地方政府改革要着力解决职责交叉、权责脱节等突出问题,不断健全部门协作机制,积极探索明确和强化责任的途径及方法。继续推进省直接管理县的财政体制改革,理顺和明确垂直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的权责关系。 严控编制 对于人员编制问题,马凯表示要严格控制。按照中央规定严格控制机构数量和人员编制总量,认真执行机构编制审批和备案制度。 为打破机构改革“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自上世纪80年代始,社会上就有制定“机构编制法”的呼声。进入21世纪后,每年的“两会”,都有关于机构编制管理立法的议案或提案。 在这方面,相关法规已经出台。2007年2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并决定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谢庆奎认为,应该制定出台机构编制法,用法律约束包括中央政府在内的各级政府机构人员数量问题,行政部门不能随便设立常设或者非常设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