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社区论坛任务 迷你宠物
  • 4218阅读
  • 1回复

[分享]二〇〇七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发帖
6
铜板
12
人品值
4
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6
信誉值
0
金币
0
所在楼道
考试科目:经济学 Z{&cuo.@<]  
注意:本试题所有答案,应按试题顺序写在大体纸上,不必抄题,写清题号。写在试卷上不得分。 {*{Ox[Nh{  
c'/l,k  
一、    政治经济学(60分) 'y8]_K*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U9b?i$  
1、无形资产 .bBdQpF-  
2、股份有限公司 Y0eE-5F,  
3、级差地租 4pw6bK,s2\  
4、宏观调控 L(&&26Y  
(二)辨析题(判断正确与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4分,共16分) quY:pqG38q  
1、资本积聚增大了社会总资本,并且扩大资本规模的速度比资本积中快。 ca+5=+X7  
2、级差地租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  {o(j^@  
3、年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q, O$ %-70  
4、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抓大放小”,所谓“放小”就是放弃国有小型企业。 g}@OUG"D  
(三)简述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YPHS 1E?  
1、简述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特点。 LL:_L<  
2、简述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 k)EX(T\  
(四)论述题(14分) >EY3/Go>  
试分析我国经济增长波动的状况及超常经济波动的原因。 boDt`2=  
%^RN#_ro(3  
二、西方经济学(90分) ]_N|L|]M  
(五)名词解释(如可能,附几何图示和例子说明)(每小题5分,共30分) ER,1(1]N  
1、边际效用 )"Ztlhs`#  
2、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d!eYqM7-G  
3、收支相抵点 x.S3Zi}=  
4、理性预期 M4as  
5、基础货币 ;!(<s,c#:  
6、自动稳定器 *z@>!8?  
(六)论述题(如可能,附几何图示和例子说明)(每题10分,共40分) 9B;{]c  
1、导出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lg^Z*&(  
2、试述外部性(外部经济影响)对效率的影响及矫正外部性的政策。 5\z `-)  
3、试说明凯恩斯的三种货币需求动机,并画出相应的货币需求曲线以及总的货币需求曲线。  4 >2~=)L  
4、推导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购买乘数的表达式。 wI(M^8F_Mf  
(七)证明和计算题(如可能,附几何图示和例子说明)(每小题10分,共20分) k:7(D_  
1、如果预算线给定,一条无差异曲线U(Qx,Qy)与其相切,试证明切点E的坐标为最优商品组合,切点E为消费者均衡点。 ;!yQ  
2、已知某国的投资函数为I=300-100r,储蓄函数为S=-200+0.2Y,货币需求为L=0.4Y-50r,该国的货币供给量M=250,价格总水平P=1。 (o`{uj{!  
(1)写出IS和LM曲线方程; 6j ~#[  
(2)计算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息率; 21"1NJzP  
(3)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政府购买增加100,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多少? GSH>7!.#  
SL5Ai/X0N  
答案: !qG7V:6  
$|8!BOx8t  
(一)名词解释 Jv^h\~*jH  
1、无形资产:① 是指市场主体所占有和使用的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特有经济资源。它可以较长期的为该主体提供一定的特殊权利,或有助于该主体取得一定的收益,通常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版权等。 .V,@k7U,V  
② 无形资产的主要特点是: 9T<x&  
      ⑴ 具有非实物形态。 EFz&N\2  
      ⑵ 它的存在使占有者或使用者借以取得单凭有形资产无法获得的收益。 eA<0$Gs,h  
      ⑶ 可有偿转让,某些无形资产还可以无限次向多个使用者重复转让使用权。 !KUi\yQ1  
③ 无形资产的估价主要依据其潜在的获利能力。随着市场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围绕无形资产开展的经营和竞争显得越发重要。 #\=FO>  
2、股份有限公司:是公司股东的责任仅以所认缴的股票面额为限的公司。这种公司的主要特征是: eio 4k-  
   ① 公司的全部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且股票可以在社会上公开出售。 B {>7-0  
   ② 公司的股份可以自由转让,但不能退股。 e%b6(%  
   ③ 股东个人的财产与公司的财产相分离,股东凭股票分享公司的收益,但对公司负债只负有限责任,即以股票面值为限。 u?C#4  
   ④ 公司破产清算时,公司债权人可以对公司的资产提出要求,而无权直接向股东起诉,公司以本身的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负责。 \-g)T}g,I  
3、级差地租:① 是与土地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形式,它是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ZmUNiAa  
② 级差地租由于形成条件的不同而分为两种形态,即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II。级差地租I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II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资本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I是级差地租II的基础。 VVlr*`  
4、宏观调控:① 是指政府以满足人民需要和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发展为目标,综合运用经济的、计划的、法律的和必需的行政手段,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进行调节和控制。 q<M2,YrbAI  
② 宏观调控的基本需求是,使宏观经济活动通过市场中介和微观经济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保持总供求的基本平衡,顺利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n rjE.+v  
(二)辨析题 a |X a3E  
1、答:错误。资本积聚增大了社会总资本,但资本集中扩大资本规模的速度比资本积聚快。 /'/Xvm3  
2、答:错误。级差地租分为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II。级差地租I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II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资本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I是级差地租II的基础。 $&=S#_HQS  
3、答:错误。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反映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反映的是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增值程度。 LGn:c;  
4、答:错误。“抓大放小”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条重要原则。“抓大”就是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搞好大型国有企业改革;“放小”并不是放弃国有小型企业,而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对国有小型企业放开搞活,优化国有资本结构。因此,不能把“放小”理解为放弃国有小型企业。 }4,L%$@n  
(三)简述题 'dn]rV0(C  
1、答:(2)卖方市场的定义: !z>6 Uf!{  
  ① 指因产品短缺而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 2'w?\{}D  
  ② 此时卖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sh`r{0  
  ③ 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买者之间的竞争。 ?32&]iM oW  
  ④ 卖方市场中价格趋于上涨。 }~L.qG  
(2)买方市场的含义: E 7{U |\  
  ① 指产品供大于求的市场形势。  qi^7  
  ② 此时买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A\GT$  
  ③ 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卖方之间的竞争。] 9iQq.$A.  
  ④ 买方市场中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F%RRd/'  
  ⑤ 供给略大于需求的买方市场最理想,买方市场是市场经济中的一般市场状况。 |!4K!_y  
(3)卖方市场的特点: 1eF3`  
在卖方市场中,消费者主权的行使是比较困难的,企业也往往缺乏研究市场需求,改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动力,社会缺乏活跃的微观经济基础。 .6Pw|xu`Pw  
(4)买方市场的特点: 5?x>9C a  
在买方市场中,消费者的地位上升,市场对企业的约束力增强,市场需求对生产的导向作用明显,企业的竞争意识强烈,创新较为频繁,资源配置趋于优化,微观经济的活跃会带来宏观经济的繁荣。因此一定的买方市场形势是优于卖方市场形势的。但如果供给过多的超越了现实的需求,买方市场的正面作用也会走向反面:大量产品积压造成社会劳动的浪费,微观和宏观效益下降,失业率上升,即期需求会趋于消极,发生信用危机的可能性会增大。 wfH^<jY)E  
2、答:(1)经济增长的含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因就业人数增加、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包括物质产品和劳务)在数量上的扩大和增加,它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总量的变化情况。 I`!<9OTBj  
(2)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 6^`1\ #f  
①生产要素投入特别是劳动力就业量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 F'21jy&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 K|[*t~59  
③其他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 2GDD!w#!j  
  ⑴投资增长和投资效率 'd9INz.  
  ⑵科技进步程度及其应用 )?anOD[  
  ⑶自然资源数量与开发利用程度 %lGl,me H  
  ⑷制度或体制 9w7n1k.  
  ⑸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经济增长还要受到该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状况的制约。 r97pOs#5:  
(三)论述题 2fL;-\!y(  
答:1 经济波动、正常经济波动和超常经济波动的含义: H*PSR  
经济波动一般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交替出现的扩张和收缩、繁荣和萧条、高涨和衰退现象。大都由一个经济扩张期和接下来的收缩期构成,并用“峰顶”和“谷底”分别表示两个阶段的转折点。经济波动可以分为正常经济波动和超常经济波动。正常经济波动指经济波动的幅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不对国民经济的运行构成危害的波动。如果经济波动的幅度超出了一定范围,对国民经济的运行构成危害,这样的经济波动称为超常经济波动。 Y^wW2-,m  
2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经济超常波动的状况: fumm<:<CLO  
从1953-2000年的48年间,我国经济增长的超常波动有10次,改革前有5次,改革后有5次。改革前的经济波动与改革后的经济波动有明显不同。改革前,经济波动的特点是振幅大,峰位高,谷位深,扩张周期短,属于古典型波动。改革后的经济波动的总体态势是,经济增长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经济波动的幅度也比较小,扩张周期延长,属于增长型波动。 bE !GJZ  
3 中国经济波动的一般原因: _z|65H  
  ① 投资率的变动。 C&(N I  
  ② 消费需求的变动。 Tw-;7Ae  
  ③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换。 ``hf=`We  
  ④ 资源共给。 ~x1$h#Cx'  
  ⑤ 技术变化的状况。 !2f[}.6+  
①    经济体制的变动。 asppRL||  
②    心理预期的变化。 R\!2l |_  
4 中国经济波动的特殊原因: I=`U7Bis"  
① 改革开放前的经济波动,从根本上说是由于生产方式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一方面是传统计划体制与生产力状况的不适应性,缺乏有效调节经济的手段;另一方面是生产力的发展受到外部因素如政治因素和国际因素的影响。 Fj2BnM3#  
② 改革开放后的经济波动之所以会转变为增长型的经济波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已经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使得计划经济体制下导致经济超常波动的因素逐渐减弱。但是在体制转型阶段,一方面,传统计划体制的影响的消除有一个过程,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相当长时期内还存在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下那些引起经济波动的因素,如心理预期的变化、消费需求动机的改变等也开始影响我国的经济运行。所以我国的经济波动仍然存在,只是波动形式发生了积极变化。 ;~m8;8)  
(四)名词解释 , s"^kFl  
1、边际效用是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的增量。随着商品消费的增加,人们从商品增量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下降,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根据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等于零时,总效用极大化。换句话说,在边际效用等于零之前,商品消费的增加可以增加总效用;而在边际效用等于零之后,商品消费的增加,则会使总效用减少。 #V~me  
2、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指消费者在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时,而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一般用MRS表示。 a .k.n<  
3、收支相抵点:当厂商的需求曲线相切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时,这一点处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厂商既无利润,也无亏损,所以这一点称为厂商的收支相抵点。 0Qf,@^zL*  
4、理性预期是在有效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做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其具体的含义有三个,首先,做出经济决策的经济主体是有理性的。第二,为正确决策,经济主体会在做出预期时力图获得一切有关的信息。第三,经济主体在预期时不会犯系统错误。即使犯错误,他也会及时有效地进行修正,使得在长期而言保持正确。 },{$*f[  
    理性预期假说认为,人们的预期建立在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的基础上,政府无法“愚弄”公众。因为人们具有充分的信息,并且能得到政府所能得到的信息。 [M=7M}f;  
5、基础货币:普通的货币供给决定公式是:M=m*B,其中,M是货币供给量,m是货币乘数,B是基础货币。基础货币是由通货(C)和准备金(R)两部分组成,货币供给量由通货和全部存款货币(D)构成,那么,可以得出货币乘数是由通货存款比率(C/D)和准备存款比率(R/D)决定的,而前者主要取决于公众的行为,在一段时期内较为稳定,后者主要由央行控制,因而容易得出央行可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结论。 QTk}h_<u  
6、自动稳定器又称内在稳定器。累进所得税和转移支付具有内在稳定器的功能,也就是自动在经济过热的时候使其降温,而在经济过冷的时候使其升温。因为通货膨胀时期,居民收入增加,所适用的累进所得税率提高,政府的收入增加,企业和居民的收入相对减少,消费和投资可以减少;萧条时期,居民和企业的收入减少,所适用的所得税率下降,政府收入减少,企业和居民的收入相对增加,消费和投资也可以增加。同样,在萧条时期,贫困者增加,政府给予的补贴增加,消费支出相应增加。在繁荣时期,贫困者减少,政府给予的补贴减少,消费支出减少。内在稳定器的这种自发调节作用有望缓解经济的过热或者过冷,但是这种调节作用的力度是有限的。所以在特殊时期还是要靠财政货币政策的干预,自动稳定器只能其到配套作用。 !$gR{XH$]  
(二)论述题 GjvOM y  
1、垄断厂商可以通过调整产量和价格来实现利润最大化。与完全竞争市场类似。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也是由需求状况和成本状况共同决定的。其利润最大化条件为MR=MC,这也是垄断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在短期里,垄断厂商由于各种原因,如既定规模成本过高,或面对的市场需求较小等,可能导致短期里盈亏平衡甚至亏损,不一定总是获得垄断利润。所以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有三种情况:获得超额利润、获得正常利润或蒙受损失。 N 5lDS  
*  获得超额利润时的短期均衡 Pd_U7&w,5  
    图(课本上有)反映了垄断厂商获得超额利润时的短期均衡状态。 8}O lL,fP  
运用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分析法,垄断厂商按照MR=MC的原则确定产量水平Q1,与Q1产量水平对应的价格可由需求曲线得到为P1,对应的成本由AC曲线得到为C1,显然P1>C1,厂商存在超额利润。超额利润为矩形P1C1BA的面积。 at,XB.}Z]  
    从图中看,在Q1产量水平上,MR=MC,所以Q1是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时的均衡产量。 p8Qk 'F=h  
    获得正常利润的短期均衡 vdc\R?  
    如图7—3所示。此时按照MR=MC确定的产量水平在Q2,这一产量水平与需求曲线的交点正好是AC曲线与需求曲线D的切点,因此在这一产量水平上P与C相等,即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因而垄断厂商的TR等于TC,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只获得正常利润。 m#| 9hMu  
    *  垄断厂商亏损时的短期均衡 rlOAo`hd  
    垄断厂商虽然可以通过控制产量和价格获得利润,但并不意味着总能获得利润,垄断厂商也可能发生亏损。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既定生产规模的生产成本过高,也可能是由于面临的市场需求过小。图7—4反映垄断厂商亏损时的短期均衡。 &w_j/nW^'  
    按照MR=MC的原则确定的产量水平在Q3的水平上,从需求曲线得到与这一产量水平相对应的价格为P3,从AC曲线上得到相应的总成本为C3,从图中可看出,即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成本,厂商蒙受损失,但这时的损失额是最小的,等于矩形P3ABC3的面积。此时P3>AVC,因此垄断厂商继续进行生产,所获得的总收益在补偿了全部可变成本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补偿了部分固定成本。如果P3<AVC,厂商将会停止生产。 YJT&{jYi  
    从以上三种情况可以看出,垄断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s>aQ`!  
    MR=SMC                                   12b(A+M   
2、外在性,又称为外部经济影响,是指某一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单位所施加的“非市场性”的影响。 G[uK-U  
  外在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在于它使得私人提供的数量与社会需要的数量出现差异。这可以由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及其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加以说明。 (x;@%:3j$  
  如果一项活动产生负的外部经济影响,那么该项活动对其他经济单位施加正成本,从而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反之,在存在正的外部影响的条件下,社会成本小于私人成本。 nFHUy9q  
  (或:如果私人收益大于社会收益,则该经济单位施加了负的外部影响;如果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则该经济单位施加了正的外部影响。) "R;U/+  
  如果厂商对其他经济单位产生负的外部经济影响,私人厂商的最优产量大于社会的最优产量;如果厂商对其他经济单位产生正的外部影响,私人厂商的最优产量小于社会的最优产量。 @@Kp67Iv  
  矫正外部性政策的指导思想是,外部经济影响在内化,为决策者提供衡量其决策的外部影响的动机。这些政策主要有: 8V`WO6*  
  (1)税收和补贴,即向施加负外部经济影响的厂商征收恰好等于外部边际成本的税收,而给予产生正向外部经济影响的厂商等于外部边际收益的补贴。 6d<r= C=  
  (2)企业合并,即将施加和接受外部成本或利益的经济单位合并。 aC8} d  
  (3)明确产权和谈判。依照科斯定理,政府无须对外部经济影响进行直接的调节,只要明确施加和接受外部成本或利益的当事人双方的产权,就可以通过市场谈判加以解决。 vXrx{5gz  
3、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分析了人们持有货币的三大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前两种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对交易媒介的需求,可合称为“交易性的货币需求”,后一种动机的货币需求则是对闲置的货币余额的需求,即对资产形式的需求,可称为“投机性的货币需求”。凯恩斯认为,交易性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而投机性的货币需求则是利率的减函数。 ( Z<3'Xq   YYBDRR"  
凯恩斯学派经济学家对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发展是围绕着三大动机的货币需求理论展开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鲍莫尔的存货模型和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前者是对凯恩斯交易动机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提出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不仅是收入的增函数,而且也是利率的减函数。后者则是对凯恩斯投机动机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在维持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与利率呈反向关系的基本结论的前提下,分析了人们在同一时间同时持有包括货币在内的多种不同收益率的金融资产这一客观情况。 (c=6yV@  
4、政府购买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引起这种变化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影响。 2DrP"iGq5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Y=C+I+G+NX z]_wjYn Z  
其中NX为净出口,NX=X-M,C=a+b(Y-T),M=m+rY,m为自发的进口支出,r表示边际进口倾向,则, 7x|9n  
Y= a+b(Y-T)+I+G+ X-( m+rY) ?N*>*"  
Y= (a-bT+I+G+ X- m)/(1-b+r) ?]_$Dcmx  
两边对G求导,得dY/dG=1/(1-b+r) bN1|q| 9  
上式即为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购买乘数 f@wquG'  
(三)计算题 KQ!8ks]  
1、参考微观部分效用论相关内容 *v!9MU9[(  
假定一个人只消费两种商品x和y,假如MUx/Px>MUy/Py,而总支出水平和价格既定不变,增加x的购买量会增加总效用。反之,如果MUx/Px<MUy/Py,增加y的购买量会增加总效用。所以,只有MUx/Px=MUy/Py,总效用最大,此时,切点E为最优商品组合 BYL)nCc  
2、(1)IS曲线:300-100r=-200+0.2Y /T0F"e)Ci  
          LM曲线:0.4Y-50r=250 +V ;l6D  
   (2)求解:300-100r=-200+0.2Y 61C7.EZZ;  
                0.4Y-50r=250 4DI8s4fi  
          得到:Y=1000 P~>O S5^  
                r=3 H)kwQRfu  
  (3)C=100,则IS-LM方程为 #wwH m3  
          100+300-100r=-200+0.2Y |6sp/38#p  
          0.4Y-50r=250 _)3|f<E_t)  
         解得:Y=1100,因此,国民收入增加100。 823Y\x~>  
*K8$eDNZ  
U)] oO  
/K@XzwM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发帖
6
铜板
12
人品值
4
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6
信誉值
0
金币
0
所在楼道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03-27
更多资料可以在:http://www.pinggu.org/bbs/index.asp找到 w e//|fA<  
尤其兴趣是金融,经济,投资的人士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欢迎提供真实交流,考虑发帖者的感受
认证码:
验证问题:
10+5=?,请输入中文答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