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社区论坛任务 迷你宠物

放弃“硬约束” 促进“软着陆”

作者:upequf 2008-11-03 10:49 阅读:542
   继9月15日、10月8日央行两次降息之后,10月29日晚间央行再次宣布降息。对于央行一个半月内连续三次小幅降息,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这是央行根据国内外经济运行情况作出的灵活审慎货币政策安排,释放出“保增长”的刺激经济政策信号,将有助于增强中国经济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冲击的能力。对此,央行新闻发言人李超10月31日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这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的大背景下出台的措施。同时,他明确表示,为灵活有效应对正在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央行目前已不再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加以硬约束。
  针对央行近阶段货币政策变化,本报记者采访了国内数位经济金融界知名专家学者,大家一致认为,继续降息是全球央行的联手行动,表明了中国政府对待此次金融危机的积极态度,也是防止国内经济过快下滑、有效刺激经济增长的力举。特别是央行目前已不再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加以硬约束,是在全球经济放缓、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危机的特殊环境下,为应对国内经济的潜在风险,促进实体经济良性发展的审时度势之举,体现了央行货币政策一贯秉承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原则。
  众所周知,针对去年经济出现过热苗头、物价上涨压力加大的状况,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我国实施了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强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维护总量平衡。央行采取了一些临时性措施,合理调控信贷总量。从之后的效果看,这些措施对防止产能过剩、信贷扩张过猛、防止通货膨胀等问题产生了积极效果。然而,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急剧变化,美国次贷危机不断恶化,影响日益加深,对世界金融市场形成强烈的冲击,国际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国内经济形势也不容乐观。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在物价水平连月下降的同时,我国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三季度以来增速持续回落。从6月份的16.0%,回落至9月份的11.4%。三季度经济金融数据显示出了经济增速在放缓、企业投资不活跃的迹象,而央行自下半年就开始采取降息等诸多举措,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健康发展,货币政策的调整受到世人瞩目。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分析指出,"今年一季度到三季度宏观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次贷危机给全球经济金融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世界经济的放缓,外需的急剧萎缩,让对外依存度较大的我国经济增长率持续下滑,实体经济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可以说,整个宏观经济、行业状况、上市公司情况'急转直下',需要货币政策作出适当的调整,在信贷政策上进一步放松。因为货币政策肯定是需要在国际和国内经济间协调、转型的,货币政策的相机调整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软着陆',而且有利于中国对稳定全球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副所长何德旭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明确指出:"央行目前不再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加以硬约束,给了商业银行更多的灵活性,很有必要。商业银行将可以根据市场需求、企业信用状况、自身资金能力进行经营,必将调动商业银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预期效应和作用肯定非常明显,对保持经济增长大有裨益。"他认为,从目前国内经济金融状况看,我国控制物价是很成功的,前期央行的货币政策是很到位的。但随着9月份以后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为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的国内经济下滑,央行及时、迅速调整货币政策,将对下一阶段中国经济增长保持一定速度,发挥很好的作用。
  对于货币政策根据目前经济金融形势发展作出的及时调整,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本报记者说:"我认为,央行货币政策的变化再次体现了其针对性和有效性。"郭田勇说:"过去的半年时间里,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基本面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而货币政策从本质上讲是相机抉择、及时调整的短期政策,它既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也要增强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目前央行货币政策的变化完全可以说是相机抉择、灵活调节。"他进一步分析指出,尽管从长期来讲,还不能排除通货膨胀压力抬头,但从短期来看,通货膨胀压力不太大,防止经济下滑,促进经济增长才是金融着力点,所以央行近期货币政策调控方向和力度都出现了很大变化。降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1年期央票发行从每周1次改为两周1次等措施的实施,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鼓励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另一方面可以保证银行体系有充分的流动性,给全社会提供宽松的货币环境;更重要的是,政策面的宽松、向好,还将产生刺激经济发展的'宣示性'作用,进一步引导银行、企业,甚至居民这些微观主体对未来的预期,培育市场信心。在此背景下,央行不再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加以硬约束等,实际上是当前形势下的必要政策,上述政策对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健康发展会综合产生作用。"货币政策释放出增加流动性、保持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预期的信号,肯定将支持企业资金需求,有助于实体经济抵御下行的风险。"郭田勇说。
  来自商业银行的人士也认为,在目前经济环境下,央行一系列放松信贷管制的措施非常及时,为商业银行资金运作提供了更好的环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必将促进银企发展良性循环。中国银行研究员、经济学博士王元龙对记者说:"市场各方根本不必担心商业银行信贷没了'硬约束'就会有风险。中国的银行在信贷风险控制上实际上是非常规范的,有考核,也有监管。"何德旭也认为不必担心商业银行就此将会盲目放贷。他说:"首先,商业银行经营发展都是有自身考虑的;其次,在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下,商业银行的放贷肯定更为谨慎。"
  与此同时,也有专家指出,当前财政政策应与货币政策联袂,如此可为促进经济平稳增长起到更为明显的效果。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何帆此前就建议说,"银行当前惜贷心理浓厚,可能会削弱货币政策的传导能力,这个时候可以出台更多的财政政策加以配合,以扩大内需,鼓励投资,增强居民消费。"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最后均表示,无论如何,央行放弃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则"硬约束",是为了促进经济进一步"软着陆"。后续货币政策在保持必要的总量调控力度的同时,肯定会考虑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增强应对多种可能冲击的灵活性,合理把握调控的重点、节奏、力度,引导货币信贷合理投放,从而保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最新评论

我要投稿 我要评论
认证码:
验证问题:3+5=?,请输入中文答案:八 正确答案:八
限 50000 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