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四川攀枝花发生地震的时候,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的成都女孩小艾(化名)正在学校报到,得知地震的消息后非常恐慌,这几天,她一直不敢去了解地震的消息,甚至连报纸上关于地震的报道也不敢去看。
小艾把这种感觉告诉了人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教授周莉,在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的高校新生中,这种情况不是一例。在人民大学为08级川籍新生举办的专场心理辅导讲座上,100多名听讲座的川籍新生纷纷反映地震灾害对自己情绪带来的影响。
“学生们很坦诚,我感到举办这样一场心理讲座太有必要了。”周莉说,“我给学生们展示了地震后学校师生发起各种活动帮助灾区的图片,我告诉他们,经历过灾害的人心中始终留有阴影,这是非常正常的,并不能说明你的心理就有问题,现在你们到了大学,学校会更加关心你们的学习生活,这些都能够让学生心理上更加踏实,感觉到安全,放松心情。”
此次讲座是人民大学首次专门针对一个省区的新生开办心理辅导讲座。复旦大学也启动了针对灾区新生心理帮扶的“师友计划”,对学校新生辅导员以及部分高年级川籍学生进行培训,他们将同灾区新生“一帮一”结对子,为他们提供生活和学习上的帮助,使其迅速适应新的环境。
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刘明波说:“我们要注意的是学校要恰如其分地表达关爱,与灾区学生平等交往,而不是自上而下地给予,给他们贴上标签,这样不利于灾区学生的心理恢复。”对此,周莉也表示,学校要掌握心理帮扶的适度,不要一下子给灾区新生灌输很多东西,关键在于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学会通过多种方式去调节。(记者 杨晨光)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