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社区论坛任务 迷你宠物
  • 1666阅读
  • 0回复

[分享]中文考研制胜绝招:思路重于记忆

级别: 经院本科
发帖
1519
铜板
4369
人品值
1854
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517
信誉值
0
金币
0
所在楼道
  考研人分两类,一类是已经具有了足够的知识储备,考研对于他们来讲只是一种形式而无须做任何特别的准备;另一类则是知识储备并不足以十拿九稳应付考试者,这是大多数,对考研技巧的掌握是这类人考取的关键。尤其对于一些跨专业的考生而言,中间更有很多的路要走。除了付出时间之外,成功考研的关键之一是掌握了所考专业或方向的考试技巧。技巧并非投机取巧,它可以让你用最短的时间掌握对考试最有价值的东西,努力和用功仍然是必需的。

  以中文专业为例,文科考研强调的是考生的思路,而非记忆。如果考生没有太多个人独到的想法,不妨听听别人怎么说,这对于跨专业考生尤其重要,是快速进入学术领域的捷径。"吸星大法"能够将别人的功力化为己有,关键是一个"化"字,考研同样如此:从他人的随笔评论中获取观点、思路,并化为己有,这就是技巧。对于初级入门者,如果想仅仅通过阅读原著获取思路,常常是事倍功半,尚且不如看别人的一句评论理解得深刻---当然,等掌握了学术思路并具有了分析意识之后,则有必要再回过头来看原著,这是后话。考研准备时间短,很难有大量时间去阅读厚厚的原著。

  之所以在备考期间写下了大量的随笔评论,功利地说也是为考研服务的。当吸收了别人的观点之后,必须找一块场子来演练和熟悉,于是就需要动笔写评论。这种练笔,会让自己一直有敏锐的文字感觉;同时努力去挖掘文学事件和现象背后的深意,开拓自己的思路。考研,尤其是文科考研,其实考的就是你的学术思路是否开放,你是否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

  所谓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即发现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将其戏称为"无中生有"的能力。这并不是一个贬义的说法,从别人不能发现问题的地方找出有价值的评论突破口并作出解释,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无从入手的尴尬会直接影响到考研考场上的才情展露,中规中矩的陈述并不能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思路开放是高分的基础。

  通过这篇文章希望能够给正在准备文科考研的学生提供一些答题思路,看看这些考研过来者的成功经验,或许会对09考研的学子有所帮助!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认证码:
验证问题:
3+5=?,请输入中文答案:八 正确答案: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