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社区论坛任务 迷你宠物
  • 1568阅读
  • 0回复

[分享]2009年考研政治邓论知识点详解第十二章

级别: 经院本科
发帖
1593
铜板
3775
人品值
1998
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593
信誉值
0
金币
0
所在楼道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一)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二)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天然同盟军

  (三)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二、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这一论断是针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发生的新的变化所作出的科学论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中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而且,许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频繁,职业、身份经常变动。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了贡献。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中国近代史发展和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选择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作风决定的。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也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这是社会主义事业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具体来说:

  (一)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沿着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前进。

  (二)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进步。

  (三)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

  (四)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有效地组织和领导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五)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包括要建立和健全民主和科学的决策、执行程序,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要正确处理党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关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等。

  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还必须加强党自身的建设,包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

  第三节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一、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一)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一个法宝。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所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环境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具体来看:

  1、就国际环境而言,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在继续,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实施"西化"、"分化"我国的战略图谋,企图用他们那一套政治观点、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影响我们。在经济上,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知识经济迅速兴起,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这些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既为我们的事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也使我们党面临新的挑战和考验。

  2、就国内环境而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们要解决的难题很多,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很重,经济成份、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带来种种影响,给党的建设带来许多新的课题。历史上产生并遗留下来的一些腐朽落后的东西,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依然有某些存在的条件,并时刻影响我们的党员和干部。

  这样的国内外环境使得中国共产党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使得中国共产党既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又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考验。要承担起艰巨的历史重任,应对严峻的考验,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中国共产党必须认真思考如何把自身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历史性课题。加强党的建设在新时期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三个代表”的提出,则为我们在新时期如何加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和两大课题

  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是: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要实现上述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必须解决好两大课题:一是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二是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从根本上进一步回答了在充满挑战和希望的21世纪,我们中国共产党要把自己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它是对邓小平党建理论的新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贡献。这是一个纲领性的重大论断,对于新时期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

  1、“三个代表”是对我们党80年历史经验的新总结,因而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必须牢记的重要经验。

  2、“三个代表”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本质内涵以及它们相互之间内在联系的新概括,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3、“三个代表”是对新时期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4、“三个代表”集中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对党的建设的内在要求。

  “三个代表”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体。“三个代表”集中体现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共同统一于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实践之中,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四)如何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建设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一定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要达到上述要求,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三)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

  (四)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

  (五)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六)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要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保证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自己定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为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的理论和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我们党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全体党员,不仅要求党员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求党员首先在思想上入党,指导他们为实现党的纲领和任务而奋斗,因而始终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伟大而艰巨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忠诚于祖国和社会主义的优秀分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群众共同加以推进。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社会阶层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我们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从而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这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系统阐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等内容。

  (一)指导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二)总体目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三)主要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全党要紧紧围绕上述任务,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抓住重点、整体推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长新本领,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认证码:
验证问题:
10+5=?,请输入中文答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