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诞生地探秘 山寨机设计者诉说辛酸史目前大多数山寨机的生产商是由制造业转型而来,由于多年的“代工”传统,他们没有自己的研发部门,技术靠买,设计也靠外包。 小作坊设计群聚深圳 陈雄媛告诉记者,“仅在深圳,就有过千间设计公司为山寨机做设计”。 她是华南师范大学工业设计系2008届的毕业生,毕业论文题目就是 “山寨手机”。她花了两年时间来调查整个行业的情况,甚至在深圳的设计公司工作了一年之久。 陈雄媛告诉记者,国内做手机设计的公司大致可分为三类:为正规手机厂商设计的公司、机动作坊和“抄版公司”。虽然全国绝大多数的手机设计公司在珠三角,但业内知名、上规模的设计公司都在北京或上海。 她说:“深圳最多的是小作坊式的设计公司。人数少的仅十余人,多的也不过近百,人员流动较大。这类公司在深圳估计有三百家左右”。另外,还有数量众多的“抄板”公司,以“抄袭”为生,规模更小,可能只有几个人或者十余人,人员相对稳定,只是公司的经营并不稳定,干一阵歇一阵,经营十分随意。 究其原因,陈雄媛介绍,“珠三角特色是不以大称雄,唯以利为重”,陈雄媛以这一句话总结自己对山寨机的两年“调查”。 产业瓶颈催生“雷神” 近来,网上流行一个帖子,标题为“最雷人的十款山寨手机”。这些山寨机有的设计成名牌轿车的外观,有的打满各种世界名牌的标志,还有的号称经过“佛法开光”。 面对这些“创新”的设计,网友的评论却是“被雷”(指被震惊、惊吓)。“哗众取宠”,在陵园西路一个卖场,一位正在挑选手机的阿姨如是评价。 内人士向记者说出此中辛酸 山寨机的崛起,为珠三角的小型设计公司的繁衍提供了沃土。但也正因如此,这些设计公司的自主研发很少,主要依赖与制造企业的合作来维持,设计师只是从属于市场的工具。 深圳某设计公司的赵小姐告诉记者,自己是哗众取宠的作品的设计者,她也会被自己的设计“雷到”。但没有办法,她说:“核心技术始终是珠三角手机产业的瓶颈,芯片是别人提供的,因此设计也就是停留在‘皮’上,看上去是改变了,实际上却只是整整容。” 压缩成本牺牲设计 “山寨机设计成为‘雷神’不可避免。因为设计师的创意往往会被厂商的否决”,陈雄媛这样评价网络上热评的“十大”最雷山寨机。 她说:“山寨机生厂商只关注追求产品数量与产值,急功近利,不惜抄袭、模仿国外的先进产品。他们只重视加工技术,放弃产品的开发和创新。生厂商既要低成本预算,又要求手机有高档的外形,因此我们看到的山寨机,往往是最初级和俗气的外形”。 频繁更新枯竭创意 “各领风骚五秒钟”,某设计公司的“唐老板”道出了山寨机生产的惨烈游戏规则。 他说,山寨机要以频繁的更新换代来抢占市场,因而从项目设计到投产到销售,通常只有两到三个月。过于频繁的设计周期,创意也很快精疲力竭,更难再有新的突破。 一台山寨机的诞生 陈雄媛以山寨机的开发流程向记者说明厂商对设计的主导。 第一步,首先当厂商选中一块主版并准备进行生产后,再寻找设计公司进行外观设计。 厂商往往会同时找四五家设计公司,最后才筛适合的设计方案。这一步,厂商通常只给设计公司三到四个工作日来完成。为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设计并夺标,设计公司会只能按照厂商的要求来进行设计。 第二步,设计方案完成后就是提案。这时设计师要向厂商阐述设计构思以及工艺要求等。 第三步,制作手机手板(模型),以测试手机的实际效果。厂商此时仍会提出诸多要求,在众多方案的竞争下,设计师必须一再让步。 第四步,直到设计方案和手板效果都获得山寨机厂商的通过后,才能说设计完成。 陈雄媛说,在山寨机设计的关系链中,生产商永远占主导。而厂商往往只看最近流行什么,“他们不看重设计上的创新,只关注如何满足市场的流行”,因此“抄袭”无可避免,设计师仅仅是一个附庸体,而非主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