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社区论坛任务 迷你宠物
  • 1488阅读
  • 0回复

志愿填报开始 高三毕业生父亲节日不轻松(组图)

级别: 经院本科
发帖
1586
铜板
2193
人品值
2089
贡献值
15
交易币
0
好评度
1575
信誉值
0
金币
0
所在楼道
父亲的背影。曹景荣 摄

屈伊雪送给父亲屈哨兵的奖状。徐静、刘晓星、刘旦

  昨(15日)天虽然是父亲节,但有一群父亲依然高度紧张,因为他们的孩子刚参加了高考。高考结束后,他们享受了几天难得的轻松,但随着考生填报志愿,他们的神经再次紧绷。在此之前,他们已经为子女付出近20年。父爱是深沉的,似乎无从捕捉;父爱是“隐形”的,似乎无从察觉;父爱不应也不会只存在于《背影》中。父爱如山,需要用心体会,每天、每时、每分、每秒。

  贴心之爱

  比妈妈还会煲汤

  在女儿苏绮文的眼里,爸爸苏明(化名)是个“绝代好男人”。

  结束高考的苏绮文正在海南岛欣赏海边美景,在紧张的三年后享受难得的放松。而仅仅几天前的6月6日晚上,即将走进高考考场的她在无法入睡的煎熬中焦躁不安。此时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爸爸,拿起电话向爸爸倾诉。

  挂掉电话,苏明冒着大雨,十几分钟后火速赶到学校。“不要紧张”,浑身湿透的苏明只对女儿说了这一句话。

  一年半前,正读高二的苏绮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因学业和人际压力,临时决定改住宿为走读,这意味着她将要在学校和家的路上来回奔波。在接下来的近半年时间,苏明每天要早起为女儿准备早餐,随后送她上学,风雨无阻。

  更难得的是,苏明每天下午到学校给女儿送汤。“我爸爸比同学的妈妈更会煲汤呢。”绮文幸福地说。

  谈到教育子女的方法,苏明说,与孩子之间相处要懂得互相信任和尊重。因此苏绮文对父亲没有秘密,甚至哪个男生暗恋自己都不对父亲隐瞒。在苏明的记忆中,最幸福的时刻是女儿一岁时,一家三口到动物园玩遇上暴雨,避雨时他看着女儿躺在怀里甜甜睡去。

  信任之爱

  喜获“好爸爸奖”

  昨天,屈哨兵从女儿屈伊雪手中接过了一张大红奖状。打开一看,是屈伊雪的娟秀字体,内容为:“屈哨兵同志,鉴于你19年来作为父亲表现优异,特此颁奖——"好爸爸奖"。望再接再厉!”颁奖单位为“屈氏女儿协会”。

  作为广州大学的副校长,屈哨兵为别人颁发过无数奖状,自己得过的奖状也难以计数。然而,女儿颁发的奖状,却让他乐得合不拢嘴,连声称:“这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奖啦!”屈伊雪是执信中学的高三毕业生。早在5月4日自己生日当天,她便已经把奖状准备好了。为何要选择在父亲节为爸爸颁发“好爸爸奖”呢?昨日,刚参加完高考的屈伊雪向记者总结了父亲的三大得奖理由。

  “我爸爸很民主。”这是伊雪描述父亲时说的第一句话。在她的印象中,上小学之后,爸爸便再没有打骂过她,任何事情都有商有量。在阳台上,摆放着几张小板凳,那便是屈哨兵和女儿伊雪进行民主谈话的地方。

  作为文学博士,屈哨兵的才学也让女儿崇拜不已。在女儿眼里,父亲对于历史、国内外时政、经济等也是无所不通。父女俩常常利用吃晚饭的时间谈论天文地理、评点古今名人功过得失。多年积累下来,伊雪成为了“百事通”。同学们常常羡慕地问:“你怎么知道得这么多啊?”伊雪便骄傲地回答:“全是我爸爸教的!”

  在伊雪眼里,老爸还是个既贴心又可爱的人。为了“讨好”女儿,屈哨兵经常问她在听什么歌,然后跟着听,再和女儿讨论潮人潮歌,比如周杰伦的那首《青花瓷》。

  为了分担女儿高考压力,屈哨兵总是不声不响地搜索有用的复习资料,再推荐给伊雪。每次出差,屈哨兵都会打电话问女儿,要给她些什么。伊雪说要一支笔,屈哨兵便买回来一打。有同学到伊雪家里玩,屈哨兵总会端出自己的拿手好菜——肉末茄子。每当看到同学们一边吃得津津有味,一边夸“你老爸真棒”时,伊雪总是得意万分。

  高考前,屈哨兵编了个顺口溜赠给伊雪:“整体梳理判分明、答不丢分即得分,每场都是最好场,稳扎稳打稳求真”。简简单单28字,寄托了父亲对女儿的无限祝福。

  内敛之爱

  用心与孩子交流

  与母亲不同,很多父亲的感情不外露,但他们的关爱却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痕迹。

  吴敬桐对女儿的爱甚少通过语言体现,因为他的耳朵有点“背”,听力不好。虽然听力有问题,但他常常用爱心与孩子进行交流。他的女儿吴慧冰是广州培英中学高三毕业生,今年参加高考。这个声音甜美细小的小姑娘,与父亲谈话都要提高讲话分贝。她和父亲没有说过严格意义上的“悄悄话”。

  也正因这一点,她和爸爸很少聊天,聊天也不是彼此关心的方式。但让吴敬桐高兴的是,他的孩子在自己的辛苦养育下渐渐长大,女儿吴慧冰终于跨过高考这道大门,尽管结果还不知道。

  由于听力原因,吴敬桐甚少外出,却无比熟悉从家到学校的这段路程。从吴慧冰在太和一小学读书开始,吴敬桐就开始送她上学,为此吴敬桐还特意购买了一辆摩托车。不管刮风还是下雨,吴敬桐从未间断过接送女儿,他在这个步行要半个小时的路程上来回开车近8年,直到初三,慧冰才开始骑自行车上学,吴敬桐也终于可以暂时歇息。

  吴慧冰说:“父亲对我的爱体现在行动上,而不是语言上。”吴敬桐擅长烹饪,想尽办法为孩子做好吃的菜。他又是个很会教育孩子的父亲。每次买回西瓜后,他会告诉慧冰“你找就可以吃到”,于是一轮搜寻行动迅速展开。尽管他每次放置的地点都有所不同,但结果西瓜总会被机灵的孩子找到。在吴慧冰看来,父亲这样的举动在告诉她,只有下苦功方能得到想要的东西。

  “爸爸很少生气,心情不好也不会发脾气。”吴慧冰说。而慧冰也一直以最大的耐心来回报他的爱,也不会因与父亲的交流不畅而出现任何的不耐烦。(记者徐静、刘晓星、刘旦)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认证码:
验证问题:
3+5=?,请输入中文答案:八 正确答案: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