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社区论坛任务 迷你宠物

马英九面临“特赦”林毅夫难题 通缉未过追诉期

作者:jjyaogan 2008-06-12 13:44 阅读:346

离开故乡近30年的林毅夫,至今没有提出返台申请。
离开故乡近30年的林毅夫,至今没有提出返台申请。

  对于阔别故土近30年的林毅夫而言,乡愁是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他在这头,台湾在那头;难道,真的只有时间,才能解开他返乡的死结?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李童发自北京 陈镇国在电话里跟记者谈到他一手发起的“呼吁特赦林毅夫”博客运动时,是他刚刚参加马英九的“就职典礼”回到洛杉矶不久。

  作为“全美国台湾大学校友会”的会长,陈镇国发起成立的“中华两岸和平基金会”从今年春天以来,陆续在台湾、香港、中国内地和美国的知名网站上,设立了60个“网友参加呼吁联署博客”,联合全球网友签署呼吁现任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特赦”林毅夫,作为揭开两岸和平的序幕。
 
   一场流产的呼吁大会

  作为林毅夫台大校友的陈镇国,早年考入台大外文系,比林毅夫还早两届。他在今年4月初发起的那份联署倡议书中,显得信心满满。

  按照陈镇国原先的计划,在用不足两个月的时间聚合民意之后,他们准备在马英九“就职”的前一天,即2008年5月19日在台北凯悦饭店和香港君悦饭店,邀请全球联署网友以“在线视频”方式,举办“呼吁大会”,随后成立“敦促特赦后援会”,并选派代表赴台北向马英九递交“呼吁书”。

  为了尽可能多地聚合民意,陈镇国之女陈菁惠还在发出那份联署倡议书之后,特意写了一篇《我所知道的林毅夫》一文,希望借此争取那些不了解背景的民众支持。她甚至还特意致函连战、李敖、林青霞、吴能远等岛内名人,希望获得他们的支持。

  然而,结果却出乎陈镇国的意料之外。

  “呼吁特赦林毅夫签名联署,最后由于签名只有17人,只好暂时停止。原定5月19日的呼吁会,最终也没有举行。”在电话里向《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诉说这些时,陈镇国的遗憾溢于言表。

  从二连连长到“通缉要犯”

  林毅夫本名林正义,1952年出生于台湾宜兰县的一个贫苦家庭。29年前,驻守金门马山前线、台陆军二八四师八五一旅步五营第二连连长林正义跳到冰冷的海水中时,没想到多年后他会成为世界银行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

  当时他只是拼命地往西游,游向陌生的大陆。这个在陆军官校受过严格训练的台湾军官,深知自己行动的危险。因为他可能遭到鲨鱼群的攻击,也可能会被台军发现“投敌”而枪杀,亦或被大陆哨兵当作秘密潜入的蛙人射杀;即使登上岸,也难保踩上到处都是的地雷。

  “就在林正义冒死渡海之时,金门驻军发现连长失踪。于是发射照明弹,海天一片明亮,50挺机枪与105座榴炮不断射击海面可疑漂浮物。次日开始,金门防卫司令部又举行全岛‘雷霆演习’,10万官兵与5万平民每人手臂上绑上一样的白臂章识别,手持木棍翻遍岛上每寸土地。但找了好几天全无结果。”陈菁惠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此后短短一个月内,驻守大、小金门的台军五个师全部移防。同时,台湾军方重新制订“通讯密码表”和金门的作战计划。

  而在对岸,经过死亡考验的林正义,改名林毅夫并进入北京大学,而后取得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博士学位。1993年,林毅夫升任北京大学教授。1994年8月林毅夫创办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并出任主任。但在大陆声名显赫的代价,是林毅夫成为台湾当局的“通缉要犯”,再也无法返乡。

  返乡梦难圆

  2002年父亲过世,林毅夫申请回台奔丧,由此引发岛内政坛争议许久。

  “当时许多台湾人认为林毅夫是在未被亏待且还被重用,并身为前线在役军官的情况下‘投敌’,此举‘过于自私’,‘枉顾国家培养与利益’。许多泛绿人士不认同林毅夫的‘大中华’民族情结;而国民党及国军对林毅夫‘敌前叛逃’仍有情感上的难解之痛。”陈菁惠解释说,正是在蓝绿两面夹击及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时任“国防部长”汤曜明批判林毅夫是“不忠,不孝,不义”,并指出林毅夫仍被视为叛逃军官,一旦返台将面临军法调查与审判。

  那年,林毅夫未能返台,只能在北京大学朗润园设灵堂遥祭先父。

  然而,时间到了2008年,林毅夫被“特赦”进而返乡一事,似乎有了转机。因为,马英九3月22日当选为台湾地区领导人。 就在马英九就职的前一周,林毅夫的大哥林旺松通过媒体呼吁说,多年来林毅夫一直想返乡探亲,盼新“政府”尽快结掉所谓“叛逃案”,毕竟两岸关系已不比当年。

  林毅夫如今在台湾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和一个妹妹。林旺松透露说,弟弟虽然工作很忙,但每隔一个月都会打电话回来,言谈中总是透露着想要回家的意念。这群相隔两岸的兄弟姐妹,至今无法一起团圆过新年。

  但台军方发言人称,由于林毅夫当年“叛逃”后,台军方“依法”对他发布通缉,目前并未超过“追诉期”,也没有撤销通缉的理由。

  马英九左右为难

  尽管马英九办公室的发言人当时以马英九尚未上任为由,拒绝对“特赦林毅夫”做出承诺,但能否让林毅夫回到故乡,却成为与林毅夫同是台湾大学校友的马英九的难题。

  “ 特赦”,是需要政治勇气和智慧的。诚然,林毅夫游向对岸,经济学领域的成就举世瞩目,日前出任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更成为台湾人在大陆的骄傲。但林毅夫看似简单的回归故里,对于马英九而言,却是充满风险的政治考量。

  “我大学时就认识他,他原名林正义,长得壮壮的,满有理想情操,大学没毕业就去念军校,是个很传奇的人物。但关于他回台湾的问题,不是最优先需要解决的。为什么不让它沉淀一下,让大家都去思考一下,多采取一点包容的心?”马英九在接受媒体追问是否考虑“特赦林毅夫”时,曾经希望把结果寄托给时间。马英九的理由是,“因为当初他游到对岸去,有很多人被连坐,很多人一辈子就失去了机会,那些人心里都很不平。”

  但实际上,国民党智库“财团法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早就对“赦免林毅夫”一事做过可行性研究。据《国际先驱导报》记者从相关渠道独家拿到的这份研究报告了解到,报告认为,“以目前林案之情形而言,不仅未受有法院之确定判决,甚至未进入侦查、审判等刑事诉讼程序,故并不存在特赦所得赦免之刑罚,总统自无从对林某为特赦。”

  由此观之,从司法程序上来看,“特赦”林毅夫困难重重。而马英九向来重视程序正义,更不可能因林毅夫一人,而轻启“大赦”。

  缺乏证据的“道德谴责”

  更让马英九为难的,还有台湾岛内至今没对“特赦林毅夫”形成共识。

  林毅夫早年考入台大农工系,仅仅读了半年书后,就“投笔从戎”,转学至岛内凤山陆军官校。那时恰逢1972年初,台湾当局刚刚被逐出联合国,岛内气氛压抑莫名。20岁的林毅夫马上被台湾当局塑造成“政治正确”的典型。他也因此被时任“行政院副院长兼国防部长”的蒋经国接见,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宠儿、军营中的明日之星。蒋经国升任“行政院院长”后,还非常关心林毅夫的情况,并嘱咐当时的“总政战部主任”王升特别照顾林毅夫。而林毅夫所出任的金门马山连长,也只有最优秀的基层军官才能担纲。

  但也正因如此,让后来林毅夫的投向大陆,成为很多台湾人难以理解的“背叛”。即使后来林毅夫没有在大陆军队发展,而是投向了学术领域,也没有消弭故土的误解。

  网名为“冰心枫情”的岛内网友不客气地说道,“说什么为了坚持当初的理想,可是有没有想过他的长官、他的同学曾因为他而受过多少牵连。这样的一个人,我并不希望他回台湾;如果真的回来,我希望能追究他当初叛逃的罪,能还给他的长官及同学一个公道。”

  然而,据《国际先驱导报》调查发现,其实当时蒋经国非但没有如普通人认为的那样,对林毅夫事件做出“连坐”处分,还于次年将林直属的第二八四师师长周仲南安排进“总统府”。此后,周仲南一路高升,1981年任“总统府”侍卫长,1985年6月任“宪兵司令”,1989年11月任“警备总部司令”,并晋升“陆军二级上将”。而林毅夫当时直属的旅长薄荣萍,也于1987年调任“警备总司令部”处长、副参谋长、台南师管区及南部海岸巡防司令等职,并于1997年以“陆军中将”军阶退役。

  也就是说,岛内长期以来对林毅夫的“道德谴责”,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既然如此,为什么包括媒体在内的岛内有关方面刻意营造、至少是拒不澄清“牵连假象”,甚至让马英九也误以为真呢?

  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台湾朋友告诉记者,其实林毅夫的关键问题,在于他当时是一名军人,而他投向的是直到今年5月还被台湾当局视为的“政治上的敌人、军事上的假想敌”。如果对于一个“行政当局”而言,军人投奔敌方而不受惩戒,那么军队的基本价值和认同感将无以为继。

  历史,造就了林毅夫难以返乡的悲剧。如果不是当时两岸严重的敌对状态,就不会有从政治立场出发的所谓“背叛”,更不会有缺乏确凿证据的“道德谴责”。

  把难题交给时间

  有分析人士表示,其实从现实的角度来说,以林毅夫目前的影响力和地位,他如果执意返乡,台湾当局也许并不敢以“投敌”这种“政治罪名”将其逮捕。“台湾自己都不被联合国承认,难道还敢以此罪名逮捕一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高级智囊、民意代表以及国际组织的现任官员?届时国际的压力会大到什么地步,只有天知道。”

  当然,林毅夫不会采取上述“霸王硬上弓”的做法。他能体会马英九的难处所在,不会逼迫马英九立刻做出选择。

  今年3月的两会上,在回答台湾记者“清明节是否准备回乡祭祖”的问题时,一直侃侃而谈的林毅夫突然沉默下来,停顿片刻后说道:“其实这是我一直想回避的问题,这是我很难面对的问题……我想清明节快到了……确实有这个愿望。希望回去,作为台湾的子弟,能到台湾去,看看自己……以后再说吧……”至此,这位56岁的经济学家语声哽咽,甚至在下一个记者提问时,悄悄抬手拭去眼角的泪水。

  清明前夕,林毅夫又透露说,自己自然希望以正常方式在清明节回台湾扫墓,但“目前情况还不许可”,他也没有提出返台申请,“不想因为自己个人的事情给马英九增添困扰”。

  如今,对于阔别故土近30年的林毅夫而言,乡愁是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他在这头,台湾在那头。

  难道,真的只有时间,才能解开林毅夫返乡的死结?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最新评论

我要投稿 我要评论
认证码:
验证问题:3+5=?,请输入中文答案:八 正确答案:八
限 50000 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