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社区论坛任务 迷你宠物
  • 1128阅读
  • 0回复

考取名牌高校的老汉在追逐什么?

级别: 经院本科
发帖
1709
铜板
4177
人品值
2034
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703
信誉值
0
金币
0
所在楼道

62岁的哈尔滨点击查看哈尔滨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市民老滕因儿子没有考上名牌大学,为了激励儿子,自学考上清华大学研究生。2007年暑假,老滕没有让儿子小滕回家,而是让儿子去清华大学感受学校的学习氛围。直到现在,老滕还时常告诫儿子,要好好学习,等本科毕业后还要考名牌大学的研究生(Q吧) (5月8日《黑龙江晨报》)

不能不佩服,老滕这种老骥伏枥的精神,也无疑老滕给儿子作出了“榜样”。但这个“榜样”,实在缺乏正常心态,又让人不能佩服了。

名牌大学固然好,但非清华北大不考,为了考取名牌大学不遗余力,就是一种偏执了。尤其是老滕教导儿子:你只能考北大、清华,如果考不上,你就别考了,去别的学校也没有意思。这暗含着北大清华高人一等的观念,实际上是误导儿子。而这样的“信念”坚持到现在仍痴心不改,崇拜名校的病态,简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几乎是一个标准版本的“病态标本”了。

而目前来讲,社会上“北大清华症”依然存在,像老滕这样的家长绝不在少数,其思想、言语、行为,“鼓噪”非清华北大不考,还是一种社会现实。但为了虚伪的荣誉,甚至沦为了名校的奴隶,就不足取了。而清华北大的“国王”,素有深厚的人文气息,独立的学术思想,不朽的灵魂的圣地之美誉,接受这样的学生,他们有意思了,清华北大是否有意思,无疑是一种悲哀。

蔡元培先生说:教育应指导社会,而非追逐社会。当社会上的家长和考生,以不正常心态,浮躁与病态的追求,“涌入”校园的时候,教育该如何指导学生,也成了一个问题。能否改变他们的“信念”,重建一个信仰,的确值得关注与思考。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认证码:
验证问题:
3+5=?,请输入中文答案:八 正确答案: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