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社区论坛任务 迷你宠物
  • 1182阅读
  • 1回复

地 震 常 识

级别: 终身会员
发帖
2646
铜板
2409
人品值
371
贡献值
15
交易币
0
好评度
2653
信誉值
0
金币
1
所在楼道
1、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包括哪些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⑴ 应急机构的组成和职责;这是应急预案能够实现的组织保证。
   ⑵ 应急通信保障;这是应急预案实施的重要条件。
   ⑶ 抢险救援人员的组织和资金、物资的准备;这是应急行动正常有效开展的物质基础。
   ⑷ 应急、救助装备的准备;应急、救助技术和装备的优劣、多少和有无决定着应急救助的实效。
   ⑸ 灾害评估准备;提供灾害损失快速评估,向抗震救灾指挥部及时提供灾情信息,是地方政府作出应急救灾部署和决策的重要前提和依据。
   ⑹ 应急行动方案;这是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

2、地震应急救助技术和装备是指什么?
  地震应急救助技术和装备是指临震应急防御和震后应急抢险救助的各种技术和装备。目前,地震应急救助技术和装备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⑴ 地震灾情监测与救灾指挥技术;
   ⑵ 救灾照明技术;
   ⑶ 被压埋人员的搜寻与定位技术;
   ⑷ 抢救被压埋人员的技术和装备;
   ⑸ 特殊环境下的救灾与救灾机器人;
   ⑹ 灾民生活安置的实用技术;
   ⑺ 应急防御技术和装备;
   ⑻ 震时自动保护技术和装置。

3、地震救灾工作中抢救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救人生命是最紧迫的任务,从震后倒塌的建筑物中抢救被压埋人员,抢救的越快,生还率越高,后遗症越小;对被救处的伤员,应尽快开展医疗救护及时转移治疗,同时加强卫生防疫,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等是救人的又一关键;未被埋压或挣脱逃生的人尤其是寡、老、病、残的安置是救人的第三个关键,必须保证幸存者无一冻死、饿死、渴(严重脱水)死者。因此,临时解决避难场所和衣、被、食、水供应等都是性命悠关的大事。
  抢救财产和救人一样是要冒险的,人们常用“抢险”一词来形容,一是从震后废墟中或是从地震引起的火灾、水灾、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这抢救国家、集体和个人财产,挽回的财产越多。灾害损失就越小;二是对可能发生爆炸、毒气泄露或严重污染的次生灾害源,实施震时、震后的紧急防护,避免或减轻人员生命财产的再度损失;三是尽快抢修、抢通水、电、气、路、电话等生命线工程,对及时抢险救灾、控制次生灾害蔓延,尽快恢复社会功能等有重大作用。

4、地震前应做哪些准备(主要针对家庭而言)?
  有临震预报时应及时召开家庭防震会。
  分配各人震时应急任务 鉴于地震来临非常突然,家庭成员在平时应对防震避震的具体工作有所分工,免得震时全家人心慌意乱,无所适从,应做的没人做,不该做的却做了,以至耽误了逃生躲灾的时间。因此,家庭防震会议需要明确各人震时的职责和任务,例如爸爸负责灭火、断电、妈妈负责提带避震物品,哥哥护送奶奶,等等。明确疏救路线和避难地点,并定出最快捷最安全的途径。

  一般说来,避难地点以靠近家居为原则。疏散时万一大家失散,需要订出连络方法。如相约的地点,采用与众不同的物体标志等。

  准备避难和营救物品 在有地震预报的情况下,家庭成员每个人都应准备防震袋,生活用品宜精不宜多。如手电筒、调频收音机、药品、嗽洗用品、食品水壶、糖、盐、打火机、小刀、绳索、手套等。家庭成员的衣袋里最好装上一个小的急救卡片,注明姓名、地址、工作单位、电话号码、本人血型、联系人姓名等项内容,便于他人营救时参考。震前尚需准备一些简单的营救工具,如撬棍、锤子、斧头、小钢锯等,一定放在震后能够立即拿到的地方。如树上、房顶上、开阔的庭院中等。

  室内家俱布设要合理 大件家俱摆在墙体薄弱处,桌下、床下不放杂物,床铺最好在离门近处摆放。服装物品固定位置存放,遇到夜震也能顺手穿衣、穿鞋、拿东西避震。

  室外环境要清楚 自己所居住的环境如何要做到心中有数,一旦发生地震,应如何躲逃为上策;甬道楼梯不可停放自行车和堆积杂物,以防地震来了影响畅通。

5、地震发生前为什么会有地光?
  地光是地震前兆之一,是在地震前夕出现在天边的一种奇特的发光现象。其颜色以蓝白色和红色居多,黄色次之,其它颜色也有。地光的外观形态,有的呈片状大面积分布在震区上空,天地红光一片,类似火烧云;有如带状横穿天空,似彩虹;1970年云南通海大地震,在峨山县城附近出现了高3—4米的红色柱状光;还有球状和无规则状等。地光发生时常伴有低沉的“呜呜”声。
  
  地震前夕产生地光的原因是地下深处的岩石中含有氦、氩、氖、氙等气体,地震即将来临时,地下岩石受力变形并产生了许多的小裂缝,这些挥发性气体便从地下逸出。同时,岩石破裂时产生漫射电子将这些气体点燃,于是便形成了地光。

6、震级、烈度、灾度是一回事吗?
  震级是按一定的微观标准,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一种量度。它是根据地震仪器的记录推算得到的,只与地震能量有关。烈度是指地震在地面产生的实际影响,即地面运动的强度或地面破坏的程度,烈度不仅与地震本身的大小(震级)有关,也与震源深度、离震中的距离及地震波所通过的介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在震源深度等条件相近的情况下,震级与烈度之间可以建 立起一定的联系。灾度是用来评估自然灾害本身造成的社会损失的度量标准,根据我国国情,有人建议我国的灾度应取经济损失和人口的直接死亡数及折算的经济损失数为其评估的依据。

7、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由于地球内部深层物质的不断运动和变化,促成地球表层,尤其是地壳的不断运动变化,从而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的地带,当它承受不了巨大的应力作用时,或者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
  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一年约有500万次 。其中约5万次人们可以感觉到,能造成破坏的约1000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平均一年有十几次。

8、室外应急
  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外空旷的地方,这是最庆幸的事。这时不要冒着大地颤动的危险往室内取物或救人。经统计,在地震发生的那十几秒至一分钟时间内,人们进入建筑物被砸伤 的几率最大。如1979年在江苏傈阳6.0级地震中,有80%重伤员和90%的死者是刚逃到门口或要进门时被砸或被压所致。要等地震危险期(约一分钟)过后,再设法去抢救,这时即使家人、邻里、同学被压埋在废墟下,你还是可以抢救他们脱险的。
  当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窗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上碎块等,会飞落下来。在商店密集的闹市区,落下物更是多种多样,如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对人体的威胁相当大。住宅区的防护墙、石壁、土墙等往往崩裂倒塌,屋顶上的瓦片也会飞落,烟囱也可能腰折倒塌。这些情况都要充分估计到。如果在街上行走时地震,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应该迅速离开变压器、电线杆和围墙、狭窄巷道等,跑向比较开阔的空旷地区躲避。如果地震时你在山坡上或悬崖下,这时要注意山崩和滚石,千万不能跟着滚石往山下跑,而应沿着垂直滚石流方向奔跑,来不及时也可寻找山坡隆岗、暂躲在它的背后。地震时如果你处在有毒气体的化工厂厂区,这时要朝污染源的上风处奔跑,如果伤员是氯气中毒,这时不要进行人工呼吸。

  地震时,室外发生的事故相当多,桥梁可能垮塌,城市人行天桥和高层建筑都可能倒塌,地基可能下陷,油库可能燃起熊熊烈火,水库可能决堤,河水、湖水、海水可能淹没房屋,每次地震都有层出不穷的次生灾害并发,因此每个人都应根据不同情况,审时度势,采取灵活的应急对策。

9、室内应急
  俗语说:"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地震知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然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很少有上下颠簸感觉,都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地声脆,震动小。一般有感地震和远震不必外逃,因为这种情况震害都比较轻,对人身安全不会造成威胁。
  如果遇到强烈破坏性的地震时,跳楼逃跑好不好呢?事实表明这不是上策。原因是地震强烈振动时间只有一分钟左右,相当短促,从打开门窗到跳楼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特别是人站立行走困难,如果门窗被震歪变形开不动,那耗费时间就更多。有的人慌了手脚,急不可待,用手砸玻璃,结果把手也砸坏了。另外,楼房如果很高,跳楼可能会摔死或摔伤,即使安全着地,也有可能被倒塌下来的东西砸死或砸伤。

  根据唐山地震震害调查结果表明,因跳楼或逃跑而伤亡的人数在六种主要伤亡形式(直接伤亡、闷压致死、跳楼或逃跑、躲避地点不当、重返危房、抢救或护理不正当等)中占第三位。地震时造成钢筋混凝土大楼一塌到底的情况毕竟较少,完全倒塌一般是主震后的强余震所致。因为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除了具有一走的刚性外,还有相当的韧性。这就是主震往往不可能一下子彻底摧毁混凝土建筑物的原因。所以,地震时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是较为安全的。另外也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处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跨度小而刚度大,加之有些管道支撑,抗震性能较好。室内避震不管躲在哪里,一定要注意避开墙体的薄弱部位,如门窗附近等。躲过主震后,应迅速撤至户外。撤离时注意保护头部,最好用枕头、被子等柔软物体护住头部。万一大楼倒塌,就近躲避也会造成一定的伤亡,但这个伤亡的数字必定远远低于盲目外逃时在门口挤成一团所造成的死伤人数。其原因在于大楼倒塌总会存在一些死角或空隙,而这?quot;生存空间"在坚实家俱和小跨度房间等处形成的可能性较多。所以,相对来说,就近躲避可以把伤亡人数减少到最低限度。

  如果地震时,你正在公共场所,如电影院或高层楼房的教室上课或宿舍学习、休息等,当你感到地震时,要注意避免接近玻璃窗,最好把被子、挎包或枕头顶在头上,选择落下物、倒塌物少的场所,屈身蹲在排椅、课桌或坚实的家俱下,等待地震平息后,再有秩序地撤离到空旷处,若房屋受损造成危房,不要急于返回取东西,以免接着可能发生的余震造成房屋倒塌被压埋。撤离时,最好不使用电梯,以访因停电困于电梯内或发生其他意外事故。

  1970年我国通海大地震现场抢救时发现,大部分死亡者都在屋门口附近,表明地震时人们在外逃,来不及到达安全地点就被倒塌的房屋掩埋,无法凭自己的力量挣扎出来,其它震例也基本如此。当然,地震发生时如果是位于大门或窗户附近,而屋外又无高楼或危房倒塌覆压之险,还是应该立即跑出屋外的。唐山地震时,部分位于门窗附近,且行动敏捷的人适时逃出建筑物避震都获得成功。如铁路搬道房的一位工人,地震时正在工作间,距门只有2一3米的地方休息,当地面晃动时他立即外逃,到门口时已站立不住,他挣扎着爬向5米外的铁轨,这时回头一看,工作间已倒塌成废墟,本人庆幸没有伤及。这种因地制宜,从室内逃到室外的应急方法,与人们倡导的就近躲避原则并不矛盾。因为应急本身就是针对男;些来不及跑出室外的人而言的,而这些人也正是地震中可能遭到伤亡的主要对象。

  天津市有一位干部,在唐山地震后向人们介绍他一家因地制宜遇震躲避的经验,很发人深思。当地震那天的夜晚,他因公宿于天津西郊某粮库的平房里,睡觉的位置正对着门。地震时他迅速跑到屋外,房顶虽然塌落了,他却安然无恙。而他爱人和两个孩子住在市中心的家中,地震时被突如其来的剧烈振动吓懵了,未敢从屋内跑出,急忙躲在家俱附近。据现场分析,假如当时他们也向外逃跑,则十有八九会被附近楼房的砖块砸死。当这位干部全家相聚时,他感慨万千他说:"我从屋内跑出来拣了一条命,他们娘仨没有向外跑也躲过了险情,否则咱们很可能见不着面啦!"这事例生动地告诫我们:室内避震,是逃是躲需要因地制宜。

10、地震来到时怎么办

  1、楼房内家庭成员震时可暂躲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坚固的家俱下,或躲在楼房卫生间等小开间方内。随手用物件护头和捂住口鼻,以免砸伤或被泥沙烟尘呛住。
  2、家庭成员正在用火用电时,要立即灭火和断电,防止烫伤触电和发生火情。

  3、住在高层楼房里的人员不可使用电梯,不要向阳台跑,尤其不可跳楼。

  4、正在上课的学生和幼儿园的小朋友,应躲在课桌和小床下,不要乱跑和擅自离开学校。

  5、在街道上的行人,不要躲避在电线变压器、烟窗及高大建筑物附近。正在行驶的车辆震前应紧急停车设法停在开阔处。车上乘客要抓住坐椅或车上牢固物件,不要急于外出。

  6、人应远离石化、化学、煤气等易爆有毒的工厂或设施,遇火情不可处于下风,宜躲避在上风有水处。要密切注意滑坡和泥石流,若遇到这些现象,应立即沿斜坡横向水平方向撒离。

11、地震的类型
 
  地震俗话说就是地动。是什么原因引起地震的呢?古代,人们对地球知识缺乏了解,以为人们脚下的大地是驮在一条大鲸鱼的背上,鲸鱼累了要翻身,便造成了大地震动。也有的说是“大地发怒”是对人的“抱复”等等。科学家告诉我们,地震不过是地壳急骤颤动的自然现象。由于引起地壳震动的原因不同,可以把地震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
  构造地震是由于岩层断裂,发生变位错动,在地质构造上发生巨大变化而产生的地震,所以叫做构造地震,也叫断裂地震。我国和世界上发生的绝大多数地震都属于这种地震。构造地震的震源深度通常多在60公里以内。大致70-300公里深的地震,称为中深源地震。深度在300公里以上,直到700公里左右的,称为深源地震。震源在深处的一切地震带通常与远离南美洲及亚洲海岸线的太平洋深海海槽的走向相合。科学家们现在认为,海槽是地壳几块庞大移动部分相互碰撞、彼此积压的所在位置的标志,挤压相持一时期后,岩石开始变形,当岩层变形超过它所承受的最大限度时,就会突然发生断裂错动,从而产生地震。这种看法是一种比较能说服人的见解。

  不久前,美国加州地层研究学院的一位科学家提出地球表层经常出现的强大风力,可能是诱发地震的重要动力之一。在1986年9月及1987年10月,加州南部地区先后发生过几次4.5级的中度地震。这几次地震发生前,这位科学家对该地区风力变化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监察及记录。他发现,每当地震前的4-6个星期内,地震区都出现了一连串异乎寻常的强烈高气压,导致加州海岸附近数百里的太平洋上产生强风。他认为,这些高气压及强风引发了地震。不过,这只是一家之言。

  由于火山爆发而引起的地震叫做火山地震。这种地震是与爆裂式火山的猛烈喷发同时发生。他是由火山爆发时所引起的能量冲击,而产生的地壳振动。火山地震有时也相当强烈,如喀拉喀拉火山爆发时引起的火山地震,激起海浪高达30米,竟把150公里外的雅加达市的墙窗震裂。但这种地震所波及的地区通常只限于火山附近的几十公里远的范围内,而且发生次数也较少,只占地震次数的7%左右,所造成的危害较轻。

  陷落地震往往是由洞穴的崩塌所引起的。例如,在石灰岩发育的喀斯特地区,溶洞的偶尔崩塌或大块岩石坠落,都可以造成小地震。盐丘和松软地层经地下水冲蚀后,也能发生塌穴。这种地震发生的次数更少,只占地震总次数的3%左右,震级很小,影响范围有限,破坏也较小。

  有时在人为条件下,也可能引起陷落地震。例如地下矿体被采掘后,使周围的岩石失去支托,往往会引起崩塌而形成地震。这种地震有时也能造成灾难性的破坏。这种现象,在加拿大和南非等国家,特别是煤矿中常有发生。

12、40年来我国发生了多少7级以上的地震?
 
  40年来我国发生了多少7级以上的地震?
  据统计,40年来(1950—1990年)在我国境内(包括台湾省及临近海域)共发生大于或等于7级的地震49次,其中M≥8级的有3次,M=7—7.9级的共有 46次地震,(包括7级以上的强余震)。

13、我国的地震预报水平?

  在现有的科学水平下,还不可能对多数破坏性地震作出预报。但在充分和合理地应用现有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前提下,在某些有利条件下,对某种类型的地震有可能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
  我国与世界各国一样,当前的地震预报尚处于低水平的探索阶段,而且与日本、美国等国相比,我国在观测技术的先进性方面,在地震预报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尚有一定的差距。但我国在震例资料和现场预报经验的积累方面具有优势。我国频繁发生的中强以上地震为我国地震工作者提供了较多的实验预报的实践机会。在70年代中期,我国曾成功预报过辽宁海城7.3级地震等破坏性地震。90年代以来,我国取得过1995年云南孟连7.3级地震,1997年新疆伽师强震群中6.3、6.4级等地震,1998年11月云南丽江宁蒗县6.2级等4次5级以上地震,1999年12月29日辽宁岫岩棗海城5.6级地震等一系列成功的短临预报。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总体而言,我国地震预报水平处在世界先进行列。

14、什么叫震源、震中、震源深度?

  地震都发生在地壳和上地幔中,我们把地球中发生地震的地方叫做震源。理论上常常将震源看成一个点,而实际上它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一个区域。 震中是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实际上震中也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域,即震中区。 震源深度是从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根据震源深度可以把地震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15、世界上哪些国家地震多?

  全世界地震主要分布于以下两个带:(1)环太平洋地震带:包括南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经千岛群岛日本列岛南下至我国台湾省,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
  (2)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从印度、尼泊尔经缅甸至我国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区,越帕米尔高原,经中亚细亚到地中海及其附近。

  以上两个地震带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所有地震释放能量的98%,我国正好介于两地震带之间,是个多地震国家。

16、什么是地光?


  在地震前或地震同时在地面或在天空中出现的发光现象,形状不同,颜色各异,称为地光。它和地声一样,也是地震即刻到来的警报。同样,看到地光后,马上采取果断措施是可以减轻危害的。1975年2月4日,海城地震前,从大连开往北京的列车,在将要到唐王山站时,看见前方突然出现了紫红色的耀眼亮光,司机断定是地光,紧急制动,还未等列车停稳,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强裂地震发生了,列车剧烈摇晃但由于停止前进,没有发生危险。
  地光的发光形式不同,可分低空大气发光,电晕放电发光及地下逸出的物质流发光。

  形态上有闪电状、火球状、片状、条带状、柱状或探照灯状、散射状等等。地光有的不动,也有的在空间运动行走,或随时间延长不断变化。


17、什么是地声?


  地声,是地震时地下发出的声音。这些声音多伴随地震出现,主要表现为:狂风怒吼声或山洪咆哮声,兵戈砰湃声,马达轰鸣声,响雷声或闷雷声,大树折断的“咔嚓”声或履带拖拉机、坦克开动时的吼叫声,撕布声等等。地震、山崩时有液体或气体从地壳内冲出或爆炸,在地内运移等等都可造成发声现象。由于声源介质、能量、传播介质、距离,人的经历,精神状态各不相同,再加上不同地形地物的反射折射等等,人们描述地声时自然就千奇百怪,各具特色了。
  地声是地下岩石的结构、构造及其所含的液体、气体运动变化的结果,有相当大部分地声是临震征兆。掌握地声知识对于紧急避险防灾好处很多。


18、地震前地下水升降的原因是什么?


  大震前,有时天气大旱,但井水(地下水)却猛涨,甚至溢出地表。在多雨的季节里,井水本应逐渐上升,但却猛降,甚至干涸。有的地方,本没有水源,却有大量水从地下涌出等等。产生的原因是因地震孕育过程中,地应力不断增强,尤其在震中区附近,因地应力的作用;地壳活动随之加强。压性区水位会逐渐抬升;张性区在张应力作用下,水位会逐渐下降。尤其是地壳局部区域在地应力作用下遭受破坏,发生变形或加速位移,以及由岩层破坏而引起上下层间水的贯通,都会使水位产生急剧的升降运动,这就是利用地下水预报地震的依据。


19、个人如何避震与自救互救?


   1、在震中区,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只有12 秒钟左右的时间,作为个人,应保持冷静,做出正确的抉择。 假如你在平房,应当充分利用12秒时间跑出屋外,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紧挨墙根下和坚固的家俱旁,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正在用火时,应随手关掉煤气开关 或电开关,然后迅速躲避。在楼房应迅速远离外墙及其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楼梯间等开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千万不要外逃或从楼上跳下,也不能使用电梯。 在户外要避开高大建筑物,要远离高压线及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的工厂或设施。在过桥时应紧紧抓住桥栏杆,待主震发生后即向桥头移动,正在行驶的车辆应紧急刹车。在工作间应迅速关掉电源闸、门开关、然后就近选择机器、设备、办公家俱 事先建立的“安全岛”内避震,并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在公共场所,如车站、剧院、教室、商店、候车室、地铁等场所的人员、切忌乱逃,要保持冷静,就地择物(排椅、柜架等物)躲避,伏而待定,然后听从指挥, 有序撤离。在有毒气的化工厂区域内,要朝污染源的上风处跑,以免中毒。
   2、自救与互救。据统计,唐山大地震,震时被压埋的人数为57万人,通过自救、互救脱险的人数达45万左右。一般来说大地震后半小时内救出的被埋压人员生存率达99%, 由此可见,自救、互救是减少伤亡的主要措施之一。自救:它要求被埋压人员(1)有坚定的生存毅力,消除恐惧心理,相信能脱离险地;(2)不能脱险时,应设法将手脚挣脱出来,消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快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等待救援;(3)保持头脑清醒,不可大声呼救, 用石块或铁具等敲击物体来与外界联系, 保存体力,延长生命;(4)想方设法支撑可能坠落的重物,若无力自救脱险时,应尽量减少体力消耗,等待救援。互救:应注意以下几点:(1)主意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2)要根据房屋结构,先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再行抢救,以防止意外伤亡; (3) 先抢救建筑物边沿瓦砾中的幸存者,及时抢救那些容易获救的幸存者,以扩大互救队伍;(4)外援抢险队伍应当首先抢救那些容易获救的是医院、学校、旅社、招待所等人员密集的地方;(5)救援需讲究方法。首先应使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尘土,防止窒息,再行抢救,不可用利器刨挖;(6)对于埋压废墟中时间较长的幸存者,首先应输送饮料,然后边挖边支撑,注意保护幸存者的眼睛;(7)对于颈椎和腰椎受伤的人, 施救时切忌生拉硬抬;(8)对于那些一息尚存的危重伤员,应尽可能在现场进行救治,然后迅速送往医院和医疗点。


20、如何识别地震谣传?


  只要具备一定的地震常识和科学分析能力,地震谣传还是很容易识别的。主要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判断:(1)是否具有科学性。那些明显违反科学原理,且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的“地震消息”必为地震谣传。例如,“某月某日某时某分将在某地发生某级地震”的说法肯定是地震谣传,因为当前世界各国的地震科学水平不可能对地震作出如此准确的预报。又如,“地牛翻身”、上天惩罚等说法因带有明显的迷信色彩,也必为地震谣传。(2)是否符合我国地震预报规定和国际惯例。例如,“某某著名专家或研究机构预报某地将发生大地震”,这种消息必为地震谣传,因为按我国有关规定,任何个人和无关的机构都无权发布地震预报。又如,“美国之音或其它外国机构预报中国某地将发生大地震”之类的消息也肯定是谣传,因为联合国曾规定任何国家都无权进行跨国地震预报。(3)是否属牵强附会或盲目猜疑。例如,有人将天气变化或自然界其它异常现象说成是将要发生大地震的前兆,这类传言也不可相信。(4)另外,当你听到有关地震的小道消息时,可以立即报告当地政府或地震部门,做到谣言止于智者,使之无生存之地。


21、为什么说地震预报是世界科学难题?


  我国的地震监测预报是1966年邢台地震后开展起来的,基本上与日本、美国、前苏联等国家同步。就世界范围来讲,地震预报仍处于探索阶段,仍是当代世界一大科学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震前兆的识别和判定十分困难。目前的地震前兆观测大多是来自地表,各种有震与无震前兆相互混杂,从中提取有预报价值的地震前兆信息十分困难。(2)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地震前兆特点的认识还很粗浅,试图找到适用于所有地震的普遍的前兆规律十分困难。尽管震后总结可以得到很多对应的前兆异常,但在震前,面对许多已经意识到的前兆异常却往往很难判断是哪个地点。哪种类型地震。(3)地震震源无法直接探测。地震多发生在15公里左右的地壳中,目前应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花费巨额资金,地球上最深钻探深度也才12千米左右,而且是“一孔之见”而已。(4)地震预报实践机会少。大陆地区强烈地震在同一区域重复发生的周期往往在百年以上,可供总结和分析研究的震例很少,限制了预报水平的提高。


22、地壳、地幔、地核的结构是怎么样的?


  地球是由不同物质和不同状态的圈层组成的球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3个圈层。从地表至第一个界面为地壳,它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平均厚度33公里,福建省地壳厚度一般为28�33公里,由沿海往内地增厚,第二圈层为地幔,其上层为上地幔,与地壳岩层组成地球的岩石圈,岩石圈厚约100公里,世界上大多数地震发生在这里。岩石圈以下至400公里处称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软流层至地球内部第二个界面为下地幔,其间压力在3万至130万个大气压,温度高达1400至2000°C。第二个界面以下为地核,物质具有巨大的密度,高达17.9克/厘米3。值得指出的是,上述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主要是以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作为依据的。


23、家庭防震主要有哪些措施?


  一般情况下,家庭防震主要不得包括如下措施:①家庭建造住房时要考虑防震抗震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②每个家庭成员平时应学习地震知识,尽可能多掌握自救方法,切忌盲目外逃避震、跳楼等;③明确震时的疏散路线和避震地点;④加固室内家具杂物,防止震时翻倒跌落造成伤害;⑤准备避难和营救用品,如手电筒、打火机、半导体收音机,够3天用的食品和饮用水、药品等;⑥妥善保管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防止煤炉、煤气炉等在地震时翻倒、泄漏;⑦分配各人震时应急任务,特别是防火、断电、保护老人小孩等,避免震时忙乱;⑧学会并掌握基本的医疗救护技能;⑨在接到短期地震预报后,要随时注意了解来自政府和地震部门的地震信息;⑩一旦发生有感地震,在来不及跑到户外的情况下,尽量躲避在开间小的房间里、坚固的家具下面或墙角等部位,待振动过后,迅速撤离到户外空旷地,避免后续地震造成房屋倒塌而引起伤亡。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从开始哭着嫉妒,变成了笑着羡慕。时间是怎样划过的皮肤,我自己最清楚。
级别: 终身会员
发帖
6407
铜板
4515
人品值
1341
贡献值
5
交易币
0
好评度
6501
信誉值
0
金币
0
所在楼道
学一楼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8-05-13
这个
很感谢


能告诉我海啸常识吗?我更需要这个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认证码:
验证问题:
3+5=?,请输入中文答案:八 正确答案: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