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1、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2、认识的本质与结构
【考点提示】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认识发生的自然历史因素和社会因素结合起来,从实践出发,认为劳动在认识的发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实践的发生和发展为人类认识活动的发生提供必要性和可能性;劳动实践促进了人脑的发育,并通过这种活动在人脑中的内化.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认识结构和图式,形成了人的认识能力;劳动实践促进了人的交往及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的认识活动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所以人的认识能力主要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如何理解认识的本质,这是认识论的关键问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即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首先,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其次,揭示出人的认识所具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第三,强调能动性和反映性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构性,其基本结构都是由主体、客体和中介所构成的,都是主体借助中介作用于客体,表现为主体和客体按一定方式实现的相互作用。认识主体是指从事社会实践和进行认识的人;认识客体是指进人人的认识活动,被主体的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客观对象;认识中介是各种形式的认识工具、手段及其操作程序和方法。
3、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
4、认识中的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
【考点提示】 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既有客体对主体的作用,更有主体对客体的作用。主体是具有复杂结构和进行活动的社会性的人,它在反映客体的过程中,必然会动用其内部结构的所有功能,对所反映对象的内容进行选择、整理、改造、解释、猜想等等。 因此人的认识不仅能对客观对象进行直观的摹写,而且能对客观对象作出抽象和概括的反映;不仅能反映事物当下的样子,而且能反映它由于人的改造活动而可能成为的样子。人的认识不仅仅是客观事物的“攀本”,并且为改造客观事物提供“蓝图”,这就是认识主体在反映中的创造性。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就是主体获取并加工、处理客体信息的过程,需要发挥人的信息选择机制和信息重构机制的作用,这是主体能动性的重要表现。选择、重构是主体能动地反映客体的具体环节,它不是否定反映,而是进一步说明了如何进行反映。
5、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考点提示】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对于实践也有巨大的反作用:实践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本身就包含认识的因素,需要以正确的认识作先导;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逻辑:认识能够反过来指导实践。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一是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当错误的理论指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6、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
【考点提示】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表述为知与行的关系。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十分重视知行问题的探讨,提出不少深刻的见解,主要表现在:第一,知和行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知行相须,知行互发。朱熹说:“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王夫之则概括为“知行相资以为用”、“知行并进而有功”。第二,知和行既相互区别,又彼此联系。知行两端,不离不一。王夫之提出“知行终始不相离”’。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第三,重视“知”的作用。知然后行.“行为知功”。荀子说“知明”则“行无过矣”。(礼记• 大学)把“格物致知”放在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首。孙中山提出“因知以进行’" . “能知必能行”。第四,重视“行”的作用。行而后知,行以验知。孔子提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荀子认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第五.重视实际行动和勤于实践。孔子强调道德修养要落实到“行”。宋代以后的思想家则提倡“习行”、“习功”。孙中山也强调行的重要,鼓励人们勇于实践和勤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