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在认识论上,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和反映论,主张“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其中,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一般是消极被动的反映论。他们把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看成是如同照相和镜子照东西一样的消极被动的反映。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有两个根本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观察认识问题,认为人不需要通过实践,只要靠感觉器官的直观就能获得知识;二是离开辩证法观察认识问题,认为认识是一次完成、一成不变的,否认主体的能动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是能动的反映论。唯心主义有的是可知论,有的是不可知论。唯心主义都是先验论,主张“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Ⅰ互联结构

II考试范围
1、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1)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2)认识的本质与结构。
(3)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
(4)认识中的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
(5)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6)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
2、认识的发展过程
(7)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8)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9)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10)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1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12)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3)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3、真理与价值
(14)真理及其客观性。
(15)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16)真理的具体性。
(17)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18)价值及其客观性和主体性。
(19)价值评价及其尺度。
(20)价值选择及其实现。
(21)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22)认识论与思想路线。
(23)党的思想路线及其意义。
4、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24)思维方法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
(25)辨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26)辨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