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社区论坛任务 迷你宠物
  • 978阅读
  • 0回复

大学生电影节的困惑:顺应市场还是追求艺术?

级别: 经院硕士
发帖
2826
铜板
7234
人品值
3286
贡献值
1
交易币
0
好评度
2826
信誉值
0
金币
0
所在楼道


  

  以“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作为自身定位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已走过15个年头。是继续执著于艺术,还是顺应潮流走向市场?对于电影节未来的走向,人们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16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15届纪念研讨会上,有专家提出,大学生电影节应增强市场意识,而另外一些专家则认为仍应坚持独立的艺术追求。

  中国电影艺术中心研究室主任饶曙光认为,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为中低成本国产电影走向观众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为很多热爱电影的年轻导演提供了很好的展示机会,也是一个相当好的学术交流、学术争鸣的平台,“但它和中国电影一起,都面临着产业化、市场化的形势。因而,在强调学术品位、文化意识的同时,它也应当增强市场意识。”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影视系主任陈旭光说,大学生最终也要走向社会,电影节应顾及电影的市场性、工业性,不应鼓励太偏、太文艺的电影。

  事实上,作为连接电影和青年的桥梁,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自1993年创办以来,推出了《那山那人那狗》《开往春天的地铁》《卡拉是条狗》《寻枪》《静静的嘛呢石》《天狗》等电影,以及霍建起、张一白、杨亚洲、张扬、路学长、陆川、万玛才旦等一大批新锐电影人。

  在本届36部入围影片中,除了《集结号》《长江七号》《投名状》等有限的几部卖座影片外,更多的是像《买买提的2008》《冈拉梅朵》《我的左手》《长调》《公园》《红色康拜因》这种在院线难得一见的艺术电影。

  电影节的组织者对目前的定位十分自信。北京师范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电影节发起人之一黄会林说:“现在的受众很多元,即使就单一受众而言,他本身的电影需求也是多层次的,他时而想看文艺片,时而想看商业大片。电影创作人员只要把受众的审美需求始终放在最高位置上,就会有市场。”

  携《芳香之旅》参加第13届大学生电影节的导演章家瑞人为,大学生电影节应该有自己的独特性,“不应沾上太多铜臭、太商业的东西。”

  据介绍,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从创立之初的资金严重不足,走到今天已经赢得了被官方和社会双双认可的辉煌局面:参赛影片达300余部,参赛学生短片达上千部,观影人数逾500万。

今日教育热点 | | | | | | 今日教育热点 ·
·
·
· · · ·
· ·
·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认证码:
验证问题:
10+5=?,请输入中文答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