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社区论坛任务 迷你宠物
  • 907阅读
  • 0回复

大学生就业违约暗流值得关注

级别: 经院本科
发帖
1593
铜板
3775
人品值
1998
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593
信誉值
0
金币
0
所在楼道
  不求一步到位,宁愿骑马找马,是当前许多毕业生的求职心态

  大学生就业违约暗流值得关注

  毕业生小张几个月前与一家用人单位签订了20年的劳动合同。本来以为签了这么长的合同,等于找到了一个铁饭碗,以后不用再为找工作奔波了。但是仅仅过了3个月,小张就对工作产生了厌倦,产生了违约的念头,于是他离开了那家公司。结果公司以违约为由将小张告上了法庭,要求其支付5万元的违约金。

  眼下正是大学毕业生求职高峰期,“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是许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尽管这源于就业难的现实,但相当多的毕业生签订了就业协议又违约的“准就业”现象却越来越多,违约不再是个别现象,违约暗流已悄然涌动,值得引起关注。

  违约成了大学生咨询最多的问题

  济南某大型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谈起大学生违约颇为头疼:去年底他们在一个大型招聘会上招聘了100名应届生,到目前为止,只有70人到岗实习,有30%的人因跳槽、考研、考上公务员而违约。

  山东人才网首席职业指导师王志勇说,大学生在有关就业咨询问题中,除了职业目标不清晰,不知该如何找工作之外,违约成了咨询最多的问题。

  据资料表明,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然而,我国今年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没有明显增长,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为了应付就业难,很多毕业生都做了两手准备:考研、考公务员兼找工作。为稳妥起见,很多毕业生倾向于先找个单位签约。等到考试开花结果时,就可以义无反顾地“舍鱼而取熊掌”了。不求一步到位,宁愿“骑马找马”,先找到一个岗位再说,是毕业生普遍的求职心态。正是这种心态,使大学生频繁跳槽成为职场常态。

  跳槽的原因,无外乎“薪水不满意”或“发展空间不够”等,有的甚至为爱情、为亲情而跳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挪活,树挪死”,为追求自我理想和个人价值,实现心理价位和自我满足,对大学毕业生来说,跳槽本身无可厚非。但跳槽真的能满足其心理价位吗?山东人才网针对“你对跳槽后工作是否满意?”进行了一项网上调查,共有1150位个人会员参与,其中有568人选择“没有达到目标,整体不满意”。于是,交纳了违约金跳槽到另一家单位,可是发现新工作还不满意,结果再次违约又成为现实。

  1,

   大学生违约所支付的不仅是违约金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当违约成为一种常态之后,更要冷静分析,违约行为究竟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据山东人才网最近作的一个调查显示,有38.6%的单位曾遭遇学生违约。用人单位的招聘流程一般都包括网上通知、校园宣讲会、接收简历、笔试、面试5个环节,用人单位最担心的问题就是毕业生违约。

  毕业生违约对企业是一种损失,从校园宣讲会、招聘会,到笔试、面试,最后的比较、审核、敲定,为招聘到合适的员工,企业要花费大量人力和财力。一旦违约,将意味着企业在这之前所做的都是一场空。同时,除了人力物力的损失,企业最担心的是造成一种违约恶性循环。

  对于个人来说,大学生为了违约所支付的成本,绝不只是赔上了一笔违约金,可能还要付出一笔不菲的道德成本。通过违约尽管能获得一份看上去不错的工作,但是在自己的档案上却会留下不良的诚信记录,给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造成不好的影响。山东省实验中学今年14个教师岗位吸引了1100多名求职者,令人感慨的是,有一名求职者3年前本科毕业时曾与该实验中学签约,后违约去读研究生,谁知今年研究生毕业再来应聘,却没被录用。

  有专家指出,违约要把持一个度,不能拿违约当儿戏。在诚信度成为衡量一个毕业生综合素质重要指标的今天,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求职者的诚信度。有时求职者个人的问题甚至牵连到所在学校,使得用人单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凡是这个学校的毕业生一律不要。

  违约的深层原因是缺乏职业规划

  高校毕业生找工作普遍带有盲目性,不仅对本专业的优劣势缺乏了解,而且对所应聘企业及岗位缺乏了解,职业指导师王志勇说,违约与就业形势严峻固然有关,但深层原因却是大学生缺乏职业规划,盲目就业,导致频繁跳槽,违约数量大增。

  各类招聘会,看似岗位很多,为什么没有一个适合我?这是很多毕业生的困惑。有的毕业生不管专业是否对口海投简历,但最终却一无所获。有专家指出,高校毕业生要对自己的就业方向早作规划,上学期间就要多了解与专业相关企业的信息,通过多渠道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情况,招聘单位对应聘者的知识、技能的要求情况等,以便随时完善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体系,要边规划边学习,再规划再学习,以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据了解,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如职业生涯规划一类的课程,但不少学生认为这类课程虽然使自己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但课程内容仍偏理论,资料和案例也偏陈旧,实际效果不佳。王志勇指出,职业规划是一门实际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要面对当前毕业生就业现实,不断创新,切实为学生职业生涯作好规划。

  本报记者 宋全政

  《中国教育报》2008年4月11日第2版

  ,2

  作者:宋全政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认证码:
验证问题:
3+5=?,请输入中文答案:八 正确答案: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