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社区论坛任务 迷你宠物
  • 3848阅读
  • 0回复

[分享]海归求职新途 向商业领域发展态势明显

级别: 经院本科
发帖
1717
铜板
4734
人品值
2015
贡献值
8
交易币
0
好评度
1715
信誉值
0
金币
0
所在楼道

一位女士在“全国高级人才洽谈会”上驻足。主办方规定,参加洽谈会的人员必须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或担任部门经理以上职务,或是“海归”。  倪华初 摄

海外留学归来=海归。海归=高薪、高职位、高阶层?海归的就业形势近些年来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几个跨国公司争抢一个洋博士的局面,转化为大批海归硕士在招聘会茫然徘徊。海归代表高学历、洋背景,受人追捧的“中产阶层”的时代过去了吗?

进入成熟期海归不足1成

据2007年公布的《海归人才报告》(东方慧博研究院发布)显示,约7成半海归处于事业上升期,且年龄集中在26-40岁。16.45%的海归正处于职业初期的摸索阶段,学习和积累贯穿其中。超过40岁进入成熟期的海归不足1成,海归的年轻化倾向明显,冲劲十足,但经验和稳定性有所欠缺。从学历来看,海归学历层次中硕士约为6成,本科学历接近3成,博士学历的海归占6.58%。从海归出路来看,57.2%的海归专业为经济管理类。专家分析,这反映出海归向商业领域发展的明显态势。

慧博研究院院长、国内资深人力资源顾问罗冬介绍,使用海归的企业认为海归的不足之处最突出的是务实精神,其次是团队合作、工作经验、沟通协调能力以及跨文化的适应力。近六成国有/国有控股企业对海归印象不好。而外商独资企业对海归的评价有明显的两极化。而上市公司对海归的使用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想要扩大对海归的需求,另一方面又对海归的信任度不充分。此外,企业不提供海归就业机会的原因则是认为人岗不匹配。

四成以上海归期望月薪至少一万

中华英才网针对海归最新就业形势的调查分析,海归回国就业机会不少,薪资增幅也令人满意,但就业路上最大障碍来源于他们自己———对月薪的高期望值和对就业城市、企业的挑剔。

调查显示,有四成以上的海归表示,他们在国内求职的期望月薪至少10000元,超过20%的海归期望在国内的月薪不低于6000-8000元。只有2%的海归表示,如果实在没有退路,可以勉强接受月薪4000元以下的职位。有87.7%的出国留学人员表示他们希望毕业后回国工作。但理想的就业城市只有北京和上海。从海归就业职位来看,41%的海归希望做执行层的职位,38%的海归希望做中层管理者,15%的人期望做到决策层。

业内人士分析,海归群体的逐年膨大、国内就业市场供需矛盾、海归自我求职预期的居高不下、甚至部分海外学历含金量的降低等因素,都造成了海归就业发生转型的局面。留学归国者除了具备国际化学习背景,还要兼具海外工作经历,才能为求职或创业增加砝码。

■ 就业匹配

现有海归专业比例不合社会需求

专家认为,海归就业路上的最大障碍来源于他们自己对月薪的高期望值和对就业城市、企业的挑剔。

●邵巍,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

从留学回国人员到留学服务中心进行学历认证情况来看,从2004年到2006年认证的档案里我们提取了48441份资料来分析,发现主要有人文社会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医药科学、农业科学、自然科学五大学科,其中学习人文科学的47.7%,工程的48.8%,医药科学的占2.5%,学习农业科学的占0.5%,自然科学的占4.5%。这样的专业比例情况,实际上距离社会所需求的还有很大差距。目前,社会上的热门就业专业有物业管理、建筑设计、游戏开发、金融、烹饪、行业市场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工程及技术、机械设计、电气工程、铁路高速、客运、条码技术等。这些就业部门和留学生选择的专业相比也存在着很大差距。从我们目前需求来看,我国需要更多能够瞄准以下16个行业学习的学生:信息行业、经贸行业、现代生活产品制造、建设行业、基础行业、金融、教育、社会服务、医药、健康、文化与生活休闲、老年、环境、科学技术、社会管理、知识行业等。

■ 弱势分析

防止好高骛远 与现实脱节

●董一鸣,外企人力资源总监,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先后供职于通用电气、摩托罗拉、Terex China等大型外企公司

新归国的年轻海归多为1984、1985年出生的独生子女,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多留学于英、法、美等国家,回国就业也多因无法留在国外,他们的就业态度和观念会影响就业时的心态。其次,大部分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不明确,比较好高骛远,比如学企业管理的,往往希望能直接做管理。第三,因为投资回报率的压力,他们对薪水和地域的选择期望值都比较高,没有充分考虑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

他们回国找工作大都会选择大城市,但对由此需付出的交通、饮食、居住等消费成本考虑不足。第四,这些学生有些是因为在国内就读的大学不理想而选择出国,期望回国后能容易就业,实际上只是把就业压力延后了,与其他同学攀比会导致他们的心理落差。第五,这类海归在求职时容易给企业“留不住”的感觉。第六,他们在面对压力时不能很好地释放,因而容易与其他同事不合群。

而年纪稍大的海归,语言能力可能不如“ABC”好。其次是工作经验不连贯。即使在国内有工作经验,一般也都属于初级,不可能真正做到people manager,不能做到key position。他们通常回国就业时希望能立即从事管理岗位,但往往不容易使手下信服。此类海归跳槽频率会相对较高,在职业压力下心理会较脆弱,这也会影响招聘企业的选择。

处处流露镀金心态不可取

●李宏飞,人力资源专家,清华大学经理人职业中心人力资源讲师、著有《职业化———21世纪第一竞争力》

一些小海归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及社会经验,尤其显得能力不足,有些甚至英文口语不如国内大学毕业生。大多数学生不知道如何把学业和就业联系起来,造成了回国后就业茫然。我们以前也招过海归,但大部分没呆多久就走了,而且在工作中无法避免地会流露出自己留过洋、镀过金的心态,不能塌塌实实从低做起。这都是让用人单位比较介意的。

需提醒的是,留学生在国外学习的理论、接触的管理方式,在遭遇国内的现实情况时,他们往往无法很好地调整适应。

■ 渠道链接

1 教育部开通“海归”专门服务

按照中国留学网上所发布的“海外留学人才信息项目表”内容填好后,邮寄或以E-mail方式发给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即可加入“留学人才、技术、项目供需信息网络系统”,并得到国内有关单位的人才需求信息和办理回国工作派遣、落户手续。

2 北京留学网海归求职平台

登录北京留学网www.bjlx.gov.cn,在“留学回国指南与服务”一栏里,下载“留学人才求职登记表”,填写自己在国内外学习和工作经历、联系方式等,邮寄或以E-mail方式发给北京市留学服务中心,即可加入“留学人才求职信息库”或留学人才技术项目信息库”,并得到国内有关单位的人才需求信息和办理回国工作派遣、落户手续。也可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登录北京留学网(www.bjlx.gov.cn),在首页“用户登录”中进行注册,用户类型选择“个人求职”,注册成功后登录用户,填写个人信息。

3 FESCO提供“进入外企”全程服务

如果目标为外企,可登录“外企人才在线”(WWW.FESCO.COM.CN)点击“找工作”、“打开外企之门”。

4 人事部“海归”就业推荐服务

日前,国家人事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发布公告称,将首次正式开通面向海外留学人员的专门服务。据介绍,需要推荐工作的海外留学人员应提供千字以内个人简介、最后毕业院校(国外)概况及已通过认证的学历证书;欲回国创业者需提供个人简介、创业项目情况及回国创业的方向,包括创业时间、地点、合作方式等。以上材料可发电子邮件至人事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LXFW-LXGS@chinatalents.gov.cn)。

5 “双高”提供海归职业发展服务

北京双高人才发展中心、中关村管委会联合成立海外留学人员职业发展服务体系,并拨付首笔50万元专项建设经费。该服务体系旨在解决目前存在的海归职业发展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并为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发展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服务。

6 选择创业孵化器

截至2005年,北京已有17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可提供留学人员创业孵化的场地面积达到36万平方米。入驻的留学人员企业都能享受所得税“三免三减半”。除此以外,北京还为留学人员创业提供了一些独特的优惠政策。

提前规划 培养跨文化生存能力

在去年一次高端人才招聘会上,海归再度成为关注重点。刘莉 摄 ^AJ 2Y_}v  
 

从海归人群的留学和归国时间、海外攻读专业和学历、国内外工作经验、社会资源、归国后成就等,我们大致将其区分为入门级海归、修炼级海归、“骨灰级”海归,不同级别的海归将带给同类人士不同的有效的求职经验。

指缺少工作经历的海归,年龄较小,多为80后学生在国外读完本科或硕士。据东方慧博研究院调查这部分海归所占比例将越来越大。

张净 男,高中出国留学,2005年毕业于荷兰Erasmus University of Rotterdam,专业为欧洲大城市管理,现为某外企助理,月薪7000元左右

【求职观】

“在国外学到的知识,有朝一日必定会有用武之地,只是机会暂时没有降临罢了。”

2006年,张净回国后往各公司投简历,回复率都比较低,因为所学的专业较偏,工作经验又不多。回国前他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月薪至少在6000元,工作地点必须在北京、上海或深圳。最终,张净花了近半年时间才找到工作,后来又跳了一次槽,虽然和预期不太一样,但他已认识到要先积累经验。

回国前,张净父母去招聘会替他投过一些简历,但因为得回国面试,有些机会就放弃了。回国后,他因无法接受人才市场上人挤人的现象,只通过网络投简历,绝大多数应聘信一去不返。那段时间,承受的压力特别大,一直不敢和家里通电话。后来,张净开始广撒网,公务员考试也报名参加,和国内毕业生一起竞争“铁饭碗”。

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台资企业做总经理助理,月薪不到3000。工作近一年,觉得自己不适合这个企业的氛围,员工的培训和职业提升空间很少,而且海归优势没法发挥,就辞职重新找了现在这份工作。

【职路建议】 寻找国际“导师”点拨

建议这些海归有踏实、从头开始的工作态度,放开留学背景,做好在国内长期发展的心理准备。在工作中可以寻求年长的朋友点拨,选择国际型“导师”,因为背景与自身比较相似,容易对症下药。

国内留学的专业大部分集中在工科、管理、金融、IT研发等,注意所选的职业别和专业相差太远,因为留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大多比较强,可以多考虑需要较多运用沟通能力的职位。

———董一鸣,外企人力资源总监,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先后供职于通用电气、摩托罗拉、Terex China等大型外企公司

【职路建议】 谨慎选好职业第一步

高中或大学毕业后直接出去留学后回国的人,缺乏工作经验,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与应届毕业生类似。他们在语言及跨文化背景的知识结构上有一定优势,较受需要拓展国际业务的企业欢迎。海归学习能力也通常较强,求职时要明白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围绕这一核心竞争力用足优势。为进入某一行业,要学会放低身段,中小城市如果在自己所心仪的某些行业有旺盛需求的话也不妨考虑。

提醒:这类海归请不要急于对自己不满意的工作妥协,走错了第一步对一个人可能会是毁灭性的灾难,不妨暂时找几份兼职。

———李宏飞,清华大学经理人职业中心人力资源讲师、著有《职业化———21世纪第一竞争力》

【修炼级海归】 不奢望一步到位

指一些职场人士为了继续深造,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出国去充电,获得硕士以上学位。或留学后在国外积累了一定工作经验再回国就业者。

Eric顾 2001年毕业于美国Portland State University,MBA,2005年回国,曾就职于外企、咨询公司等,现筹划自己创业。 z;?jKE p  

【求职观】

“单纯学历文凭已不再具有明显的优势。就目前国内就业形势而言,要提前为求职道路做好准备,不要奢望一步便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在出国留学前,Eric已在外企工作了两年,从事市场和销售相关工作,因觉得知识、眼界等方面的欠缺对自身职业发展的阻碍作用越来越明显,希望成为职业经理人的Eric选择了出国读MBA。

MBA更重视实践和人脉。在Eric看来,积累人脉不是功利而是一种资源,与朋友交往的深厚程度可能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他学习时尽可能融入当地同学的圈子。

借着MBA项目丰富实习的机会,毕业后Eric进入了当地一家咨询公司,这家公司有很多项目与中国有关,这让他能频繁地到国内出差,了解国内行业发展。

2005年,Eric决定回国。他选择了人脉这一最快捷而保险的求职方式,后来,一位MBA校友就职的公司刚好在北京要设代表处想要寻觅负责人,知道Eric已回国的校友于是推荐了他。

【职路建议】新旧职业最好有关联性

这类海归对薪水、职位的心理预期更高,自我实现的需求更强烈,但国内目前高端的岗位需求相对较少。因而建议他们调整好心态,通过猎头、人脉、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从个人职业生涯的提升角度,多做比较。此外,许多出国读MBA的会考虑转行,建议转行时对行业的选择要与以前从事的行业有一定关联性。因为这类海归成功的欲望比较强,也会有部分会想回国创业,虽然国内目前有不少支持政策,但创业对个人能力、抗高压的素质、体力、脑力等有很高的要求,一般以前从事销售工作的会比较适合创业。

———李宏飞

【职路建议】 多与国内行业接触

这类海归要注意管理技巧的提升,虚心、包容。要多跟国内的行业接触,了解大的国内形势,多参加行业内部协会,多了解行业特点。中国人相对比较喜欢“扎堆”,这些海归也通常会跟与自己背景相似的海归接触,而事实上本土的职业经理人现在也很优秀,要多跟本土的接触。如果在外企的话,应该发挥自己的桥梁作用,让中外员工能工作得更融合。如果在国企的话,注意收敛,学会根据本土形势对在国外学习的运营方式加以调整,同时又有自己的特色。

———董一鸣

【“骨灰级”海归】 学历+经验=跨文化生存能力

即资深海归,一般指留学时间较早,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兼具、归国发展成就较高的群体。多集中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第一批、第二批留学热群体。出国前或为高校科研机构的专业领域研究精英、或已具备国内职场资深经验。

王辉耀 20世纪80年代广州外语学院本科毕业生,曾任中国外经贸部翻译,1984年留学北美,获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是加拿大温莎大学有史以来攻读MBA的中国大陆第一人。后继续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毅伟(Ivey)商学院攻读国际商务管理博士研究生,并在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进修国际企业领导战略。

现身兼欧美同学会商会会长、中国侨联华商会副会长、北京市华商会理事长、政协北京市顾问委员等诸多职位,也是美欧亚国际商务咨询公司、亚加国际公司和中国项目网的董事长,同时兼任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商学院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客座教授。

【求职观】

“海外留过学,会讲外语的人并不一定就是国际化人才。留学不应该是一个短期的行为,没有工作经验成为海归的致命伤,学历+经验=跨文化的生存能力。”

王辉耀曾任国家经贸部(现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项目官员,出任过加拿大政府驻香港领事团的首席商务经济参赞,担任过全球最大的工程咨询公司之一SNC-Lavalin国际公司董事经理和世界第三大的项目管理公司AMEC-Agra国际公司副总裁,并先后任GE、西门子、北电网络、ABB、三菱、爱普生、精工、阿尔斯通等世界著名公司的顾问。

他在北美的第一份工作不是体力劳动,而是连当地学生都不敢问津的加拿大最大银行帝国商业银行。他认为应该从大学第一天,就考虑为自己积累工作经验,积累那些写得上简历的工作经验。哪怕是收入很少,只要能够维持你的最低生存,你就应该去做那些能够写得上简历的事。

即便是个人经历如此瞩目,王辉耀在回国创业初期,也曾遇到挫折。他曾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干,什么都想去试,面铺得太广。也曾因为经验不足在贸易过程中被骗。于是,他想提醒海归求职者,要为自己量身定制职业生涯发展之路之后,再迈出双腿。

【过来人说】 克服归国后“水土不服”现象

●王辉耀,美欧亚国际商务咨询公司、亚加国际公司和中国项目网董事长

海归既要吸收外来文化,也要回归融入本土。当一个人在异国不同文化环境里生活了一段时间,适应了异国文化后,再回到祖国,往往会出现对自己本国文化不适应的症状,这叫“重返本文化休克(Reverse Culture Shock)”。重返本文化休克表现在行为上常常是不容易沟通,自大,没耐心,眼高手低等。也就是所谓的海归“水土不服”现象。尤其是一些低龄化留学群体,将留学年龄提前并非坏事,这可以培养双文化biculture。但尽量避免只读文凭的想法,这样会导致留学不仅没有成桥梁,反而成为边缘化的夹缝。尽量获取在国外的有价值的实习甚至工作经历,利用好留学国对国际学生延长求职签证期等留学政策。 y }R2ZO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认证码:
验证问题:
10+5=?,请输入中文答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