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影视课我们看的是“un film chinois”(崔老师的原话),中文名字是《过年回家》,英文名字是《Seventeen Years》。中文名字通俗易懂,言简意赅;英文名字平中见奇,耐人寻味。
内容简介:
工厂技术员于正高和女工陶爱荣是各带一个女儿的再婚夫妇。在一次由于五元钱引发的误会中,陶兰失手将于小琴打死了。警察把陶兰带走了。十七年后,大年三十清晨,陶兰被宣布允许回家过年,监狱的年轻女警察陈洁今天也很高兴,因为这是她当监狱警察三年来,第一次和家人一起过年三十。她决定先送陶兰回家,再回自己家。陶兰的父母都明显地老了许多……最终,一家三口抱在了一起。
下面就开始讲我的感受
电影一开头就很沉闷,吵架。看到四个人坐在桌前吃饭时我才明白这是一个再婚家庭。不知道前一个家庭是因为什么原因不再完整,只是为这家人不珍惜眼前的生活而惋惜。于小琴偷了五块钱却栽赃了陶兰,这为她的“英年早逝”打下了伏笔。所以看到她倒在地上的一刹那,我没有丝毫的意外。
令我意外的是,在警察大走陶兰的时候,一切很平静,似乎很顺理成章。本以为陶爱荣会为女儿顶下罪名,或者在陶兰被抓走的时候她妈妈会大闹一场,但是都没有。这个有点出乎中国的传统。
在监狱里,陶兰听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允许回家过年的名单里,没有一丝的兴奋。以及后来,在回家的路上她对狱警说“我觉得你们挺好的,我想回监狱”,这一切都让人感觉很悲凉。家,在我们心里是港湾,然而,在陶兰心里那?是一个怕面对的场面~
中间有这样一个镜头,狱中的陶兰手中滑落了一支口红,女狱警(李冰冰饰)出现。如果说口红的第一次出现是为了引出李冰冰,那么在陶兰在汽车站等车时候的特写又是为了什么那?不明白~有什么特殊含义吗?无从得知。
崔老师说李冰冰演的不好,但是我觉得正是李冰冰引领了故事后半部分的发展。
屏幕上出现“十七年后”的字样,有人批判说导演张元这么一带而过不细腻。其实我个人感觉,后面陶兰在李冰冰的带领下走那么长的路就是一个十七年的折射。
陶兰在纷繁的马路旁不知所措,的确的,17年的变化太大。深层次的去考虑,电影描述的是1998年的故事,往前翻17年,也就是从80年代得到世界末的跨度,应该是中国近代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即使对于一个不在监狱的人来说在这个变化面前也有点迷茫的,但是后来陶兰找到了搬迁后的新家,又预示了中国美好的发展。
当李冰冰把陶兰送到家门口后,她没有进门,直接走了。我不明白为什么她没有亲手把陶兰交给她的父母就走了,这点很奇怪!然而,陶兰在家门口犹豫了几秒钟之后转身去追李冰冰,没有言语,仿佛是冥冥中暗示,李冰冰就回头看见了她。
下面的一幕就是“门口对峙”,一个保险门,里面是于正高和陶爱荣,外面是李冰冰和陶兰,其实只是一个保险门而已,但是隔着的却不只是一个门。可以想象,当于正高看见陶兰的时候是一种相当复杂的心情的。李冰冰问能不能打开门,接着就是开门的特写,门开了,这也暗示了在李冰冰的帮助下,一家人的心门也打开了。
最不能容忍的是李冰冰作为一个狱警的白痴,前面提到她到女子监狱3年了,难道她对陶兰的案情一点都不了解吗?她到了陶兰家的时候说了那么多的废话,更白痴的是,当她看到陶兰和于小琴的合影时,说“这个是陶兰小时侯吧,这个是”,意指于小琴是谁。这句话在陶爱荣和于正高心里无疑掀起巨浪,是在揭他们的伤疤。
还有一点接受不了的是,到了最后的时候,陶兰说“那五块钱是我偷的”,我不知道在这个时候再说这个事情有什么意义?
但是像很多的电影一样,它以一个还算和气的结局赚足了观众的眼泪,一贯的煽情。
我还是推荐大家去看看这个电影,据说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参加99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比赛,并获得最佳导演大奖、电影舞台艺术家协会最佳影片奖、意大利影评人最佳影片和国际天主教协会电影视听艺术组织最佳影片奖,影片还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和平文化电影特别奖”。
但是对于我这样一个对电影不感冒的人来说,也只能从剧情的发展上指手画脚了,以上拙见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