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兑风险在加剧 商业银行面临200亿元汇兑损失 4月2日,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访问中国,讨论包括人民币汇率在内的一系列经济话题。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已经升值接近4%,即使最保守的预测者认为全年人民币将升值超过7.5%。简单地说,在年初持有美元资产,在年末将有7.5%以上随风而去。 敞口超400亿美元 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称,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如果存在计值货币不一样的资产和负债,就存在货币错配问题,如果有净额外汇资产,外汇兑本币贬值就会对以本币计值的资产造成损失。 在银行年报上,汇率风险主要在外汇净敞口和汇兑及汇率产品净损失(收益)两个数据上体现。"外汇净敞口是银行暴露的风险,而汇兑损失则是已经形成的损失。"曾刚认为,自人民币加速升值以来,国内银行预期较为一致,正常情况下,今年汇兑损失和外汇净敞口都应比往年有所减少。 但从已披露的2007年银行年报来看,各大银行损失依然惨重。 其中工商银行外汇敞口净额合计1376.86亿元,等值美元188.49亿元,已经确认的汇兑损失达到68.81亿元。此前2006年工行的外汇敞口为147.1亿美元,汇兑损失13.29亿。中国银行的净敞口相对小了很多,2007年末持有41亿美元。四大行之一的建设银行仍没有公布经审计的年报,但在三季报上,建设银行披露其汇兑损失达到54.9亿元,估计持有外汇净敞口规模应该与工行相当。 尽管工行年报未对净敞口增大、汇兑损失增加做过多解释,不过从该行美元资产负债来看,以美元计价的资产合计5755亿元(折合人民币价,后同),而负债为2321亿元,相差近一倍,远不如人民币和其他币种的匹配程度。 持有大量以美元计价的资产,显然是这些银行在人民币汇率高速升值背景下出现大规模汇兑损失的关键原因。 必须对冲风险 对银行来说,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最好的保值方法就是将外汇变成人民币,在现阶段最大程度地结汇。从公布年报看来,交行、工行、中行等在海外上市的银行去年都将IPO融资结汇。 但是结汇意味着将压力转嫁央行。知情人士表示,央行也采取了各种方法去阻止商业银行结汇。比如去年开始尝试用外汇上缴存款准备金。 "以前银行先结汇再交存款准备金,汇率风险就转嫁给了央行,而外汇交存款准备金则意味着外汇风险仍然由商业银行承担。" 一家大型金融机构的外汇业务主任表示,在结汇受限制的情况下,金融机构能做的就是将外币投资高收益的品种。在美国次级按揭危机导致损失情况下,G7国的债券较受银行欢迎。 交行资金部一位人士表示,结汇之外辅助性地运用金融衍生工具等方法管理和控制汇率风险规避风险。从各行年报看来,银行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无一例外出现10倍以上的增长。 而中国银行在减少损失上的做法得到分析师的认可。在降低外汇敞口方面,中国银行于2005年与汇金公司签署了一份外币期权合同,名义本金为180亿美元,对因注资引起的外汇敞口进行了套期保值。该期权已从2007年1月至12月分12期执行完毕。2007年,本行通过续做173亿美元的外汇交易,进一步降低外汇敞口。 中国银行表示,通过上述措施,该行外汇净敞口由2006年末157亿美元下降到2007年末41亿美元,有效降低了本行面临的汇率风险。 在货币市场上向外拆借,以及加大外汇贷款的规模也可以通过增加收益抵消部分汇兑损失。一家货币经纪公司的人士表示,目前国内银行间市场美元拆借利率比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高出700个基点。而境内的一年期贷款利率也比伦敦同业拆借市场高出500-600个基点。 目前人民币对各国货币汇率弹性增加,"随着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银行外汇资产负债规模越来越大,银行面对的汇率风险必然会持续增加。"曾刚认为,对银行来说规避风险的最好办法就是使资金来源和使用币种保持匹配。 否则,随着越来越强烈的国际化,银行外汇资产负债不断变大,形成货币敞口也会变大。汇率变动大时,这部分价值就会发生剧烈变化,影响很大的话甚至可能导致破产。亚洲金融危机时,泰国、马来西亚就曾发生这样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