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社区论坛任务 迷你宠物
  • 839阅读
  • 0回复

大学生信用卡透支12万 家长还款泪汪汪

级别: 经院本科
发帖
1519
铜板
4369
人品值
1854
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517
信誉值
0
金币
0
所在楼道

  【本文摘要】 告诫那些刚毕业的大学生 ,在办信用卡透支消费时,先设身处地想一想,自己有没有还款能力,家庭经济条件是否宽裕,别刷卡消费的时候“喜刷刷”,等账单一来,换来的是父母“两行泪”。

  儿女透支消费“喜刷刷”  代替还款“泪汪汪”

  三位家长的心声:

  子女办理信用卡透支,银行能否先问问家长

  三个故事希望有孩子的家长和银行都来读一读

  “爸:钱!儿。”这是早些年某大学一位在校生寄回家中的一封信,信的内容,仅有3个字,3个标点符号。

  三字短信向父亲要钱,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的亲情观念,以及父母背后的心酸。

  如今,一批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因为月薪不高,干脆办卡提前消费———不考虑后期的还款压力,不思量花了很多钱,轻松消费后,很快“债台高筑”。怎么办,将账单甩给父母,演变成了“爸:账单!儿。”新四字短信。

  以下三个真实故事,告诫那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办信用卡透支消费时,先设身处地想一想,自己有没有还款能力,家庭经济条件是否宽裕,别刷卡消费的时候“喜刷刷”,等账单一来,换来的是父母“两行泪”。

  故事1

  刘女士东拼西凑为儿子买单

  刘女士的儿子小陈,前年从学校毕业。因为一时找不到工作,他就在家呆了大半年。去年年初,刘女士通过关系给儿子找了份工作。原本以为,儿子成为上班一族后,能自食其力了,但小陈每个月还得问母亲拿点零花钱贴补,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个月1000元多一点的工资,根本不够用。”

  小陈问母亲要钱的日子,从去年10月份开始终止。他的这一“转变”,惹得母亲一阵欣喜,“儿子终于能自己养活自己了。”

  元旦前夕,刘女士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说是银行的,找小陈。“我以为是儿子银行里的朋友,问对方什么事。结果被告知,儿子信用卡透支,还款期已过,来找担保人了。”

  银行账单寄到家中,刘女士打开一看,顿时傻眼———两张信用卡,一共透支1万多元钱,几乎是夫妻俩年收入的一半。

  当晚,小陈回到家,刘女士立即责问,儿子只好老实交代———自己偷偷办了两张信用卡,担保人是父母;平时挣的工资,都用来上网,而信用卡则用来泡酒吧时“喜刷刷”。

  一听这话,刘女士欲哭无泪:“我和我老公结婚二十多年,还从来没去过酒吧。儿子一去就花了1万多。”

  儿子无钱还贷,刘女士只好拿出家中仅有的5000元积蓄,为儿子还了一半贷款。剩余的一半,让小陈自己还。“只有这样,他才会有愧疚感、责任感。”刘女士喃喃地说。

  故事2

  10张信用卡共透支10多万

  2月6日,除夕夜,刘女士与她姐姐吃年夜饭,聊天的时候,她发现姐姐有些闷闷不乐。“你有心事?”刘女士问道。

  “小陈办的信用卡透支了吗?”一听这话,刘女士神经绷紧,“有,透支了1万多,怎么,凯凯(姐姐儿子)也在用信用卡透支消费?花了多少?”

  “你猜猜看。”姐姐实在不忍心开口。

  “两三万?”刘女士问。

  “两三万就好了,12万不到。”姐姐答。

  姐姐如实道出:去年3月份,儿子凯凯陆续办了10多张信用卡。三四个月后,在给儿子洗衣服时,她发现一堆信用卡。问清情况后,她把儿子的信用卡全部没收。没想到,之后他又去补办,继续刷。到了年底,所有的卡都透支完了,只能向父母求助。

  “我姐姐替儿子还了10万多一点,还剩一万多没还,拖欠着,等着银行产生不良信誉记录,将外甥拉入黑名单,这样他就永远不能办理信用卡了。”刘女士说。

   故事3

  老李年前收到一份“大礼”

  家住的老李,有看报的习惯。每天下班回家,他都会打开信箱,取出报纸。但今年2月份,老李的信箱,多了一份“礼物”———女儿的4张信用卡账单。

  “4张信用卡,每张都已到最大透支额,一共1万6。”老李说,打开账单后,他还以为是银行寄错地方了,因为女儿小李从来没透露过自己办过信用卡。但是仔细核对用户,老李确认,的确是自己女儿。

  “我问女儿怎么回事,她说去年七八月份陆续办了4张信用卡,全部用在买衣服、化妆品上。”和刘家姐妹相比,老李对女儿的行为,内心还能接受,“至少这些钱花出去了,买回来的东西还看得见。如果全用来泡酒吧,心都要碎了。”

  对女儿教育了一番后,老李向亲朋好友借钱,替女儿偿还了所有欠款,并让银行将女儿账户冻结。

  三位家长的心声

  子女办理信用卡透支

  银行能否先问问家长

  办卡的时候很方便,刷卡的时候很潇洒,等账单寄来,发现自己债务累累,无力偿还。怎么办,只好将“包袱”甩给老爸老妈。

  本文里的小陈、凯凯、小李三人,年龄相仿、经历相同———出生于80年代后期,都是毕业不久才步入工作岗位;月薪不多,感觉老是向父母要钱又不好意思,于是干脆办信用卡透支消费。

  为此,三位家长向银行提出自己的意见:银行在为客户办理信用卡时,如果发现客户的年龄在20岁出头,属于刚工作不久的那种,月薪也不是很高,填写联系人是自己的父母,银行在办卡前,能否先打个电话,询问一下家长是否同意子女办卡。

  “这样也好让我们心里有个底,别到时账单一到,吓出心脏病。”这是三位家长共同的心声。

  银行说法

  银行不与联系人联系,不可能

  在采访时,刘女士的姐姐表示,听说儿子在某家银行(用A银行简称)办信用卡时,填写资料里,有联系人一栏。当时儿子写的是自己的姓名以及手机号码。而依照A银行方面的说法,他们会与联系人取得联系,并核实情况,但刘女士的姐姐表示,儿子办卡后的几个月内,她没接到过A银行的询问电话。

  为此,记者昨天询问了A银行卡务部的负责人。针对这种现象,负责人表示,银行是严格要求办卡人员与联系人取得联系的,“除非办卡人在填联系人时,名字是真的,联系方式是别人的。”A银行办卡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随后,记者又拨打了三家银行卡务部的电话,对方均表示,银行事先不与联系人联系,这种情况不可能。(作者:周一)

今日教育热点 | | | | | | 今日教育热点 ·
·
·
· · · ·
· ·
·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认证码:
验证问题:
3+5=?,请输入中文答案:八 正确答案: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