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2007年1月12日下午2点,北京大学2007年春季博士硕士学位授予仪式在百年纪念讲堂举行,北大1087名学子喜获春季硕博学位。图为北大校长许智宏为应届博士毕业生授予学位。中新社发王春华 摄 在昨(26)日举行的“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研讨会”上,北大校长许智宏为博士生待遇太低鸣不平,“中国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待遇太低了!”这一说法得到了不少高校研究生院负责人的认可。
昨日,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在纪念北大研究生教育90周年纪念活动中,举行了“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研讨会”。许智宏说,现在研究生的待遇太低了,迫使有些研究生不能将精力放在研究上。有的要在外面做家教,这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北大现在将理科博士生每月的待遇提高到1000元左右,文科更低些。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顾云深则用“非常可怜”来形容目前博士生的待遇。他说,欧洲的博士生都有一份类似工资水平的收入。
另外,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许钧批评说,中国的研究生教育追求整齐划一,“统一标准,统一模式,没有一个多样化的发展。”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陈花玲称,教育部应该在专业设置上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权和弹性,“给学校一定的设置专业的权力”。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印杰说,目前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行。他认为,现在的研究生普遍没有把自己当成创造知识的主体,他们对导师依赖特别多。“学生叫导师为老板,这样一来,学生就把自己定位成了打工者。”(记者郭少峰)
学位办主任杨玉良:中国博士生待遇过低 国务院学位办主任、中科院院士杨玉良在会上提出,当前我国博士生的生活过得“不体面”,他提倡提高博士生的生活待遇。据杨玉良院士介绍,中国博士生的月收入大约在1000元至1200元左右,与法国的每人每月800欧元、德国的每人每月1200欧元差距很远,这样的局面直接导致众多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优秀学生不得不在硕士毕业后及早就业,或申请奖学金出国留学。
“许多优秀人才无法留在中国的科研第一线,由于经济条件等原因影响了博士生的生源,这是一种隐性的教育不公平。”杨玉良院士建议,上海可以率先考虑提高博士生的生活待遇,吸引更多人才从事科研工作。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教授、中科院院士王志新对杨玉良院士的观点表示赞同,他希望上海能在全国做出榜样,探索出一条高等教育改革之路。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