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有媒体刊登消息说,大学生非正规就业增多。在就业形势日趋紧张的情况下,一些大学生打破传统观念、自谋出路,原本是应该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事情,但在报道中却被称为“非正规”,令人感到了贬义和轻蔑。
起因在于复旦大学首发的一个《中国非正规就业发展报告》。在复旦专家的眼里,在非正规部门就业和正规单位就业的非正规用工,统统为非正规就业。这使人很容易产生这类就业人员是另类的联想。被专家打入另册的有:小商贩、家庭工厂、个体户、街头流动摊贩、企业临时工等。据说,在这类就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到了8.5%,并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就连研究者都认为,这类就业形式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拓宽了就业渠道,是一种主动性的选择。既然如此,为什么专家们不能创造一个具有激励、褒扬的词来命名呢?
可以肯定地说,在就业形式上划分正规、不正规是传统观念在作祟。按照这种划分方法,在计划经济时代都是正规就业了,大家都在那里傻等着国家分配工作呢。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的渠道和形式日趋多样化,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与时俱进。但为什么专家的理念不能随之发生必要的变化呢?从专家的本意来说,并没有打击、诋毁这类就业人员的故意,但由于分类时所用词汇不当,客观上起到了这种效果,传播开来,后患无穷。
或许有朋友说,除了挑毛病你能有个什么好词呢?说实话,我也没有想好。我以为用“非常规就业”来替代,或许都比“非正规”要好得多。“常规”是指普遍遵循的规矩,而“非常规”则是打破了原来的规矩而已。
每个词汇的出现和发展在传播学上都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社会的意识形态和风气时尚等都会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对于那些研究者来说,不但研究的课题本身要有积极的意义,而且其研究的结果及其结果的表现形式也应该是积极的、向上的。在一个新词汇提出之初,多琢磨琢磨、多权衡权衡,别仅仅为了表述方便或省事儿就随便用一个。对于那些沿袭下来的词汇,也应该多分析分析、多思考思考,那些已经不合时宜的,该换就换,别来这种“老瓶装新酒”的把戏。(铁铮)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