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社区论坛任务 迷你宠物
  • 1353阅读
  • 0回复

遵义民办学校因债台高筑停办 无师无生无人过问

级别: 经院本科
发帖
1798
铜板
2601
人品值
2239
贡献值
3
交易币
0
好评度
1798
信誉值
0
金币
0
所在楼道
  一所民办学校,投资近两亿,运营仅三年,资金链“意外”断裂。

  遵义中山中学因债停办

  “遵义中山中学停办了。那么好的学校,可惜了!”近期,关于遵义中山中学(下称“中山中学”)停止招生的消息在贵州省遵义市不胫而走。

  中山中学曾被誉为“黔北民办教育的璀璨明珠”,在贵州省声名显赫,但这所由政府扶持、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投资者具有法人资格的学校,2004年8月开始招生,2007年8月停止招生,只持续了三年。

  民革遵义市委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中山中学之所以停办,是由于过度扩大投资规模资金链断裂所致,“除银行贷款,政府借款外,还借了高利贷,导致债台高筑,建设中形成的债务问题无法得到解决。”

  中山中学能否起死复生,在当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中山中学起点高、规模大、教育设施齐全,这种优质的教育资源弥补了公办教育的不足,对于缓解遵义市教育资源短缺的状况是有益的补充。我们正积极协商解决措施,希望这个问题能尽早解决。”遵义市相关领导向《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表示。

  建一所好学校

  2002年春,遵义市政府决定由老城搬迁至九节滩,急需配套建设一所适应新区发展的学校。民革遵义市委征求民革企业家意见后,同年3月28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了中山中学的办学问题,成立了“遵义中山中学”筹备小组,明确了中山中学是一所党派办学、政府扶持、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投资者具有法人资格的学校。经过考察,决定中山中学由民革遵义市委主办,民革遵义市委委员刘永松承办。

  刘永松,头顶三个头衔,在当地小有名气:遵义市商会副会长、市政协常委、民革遵义市委委员。“因为家里穷,我读书很少,只有初中文化,我想在有生之年为社会做点事,就创办了中山中学,并不是为赚钱。”刘永松对记者说。

  在民革遵义市委的积极努力下,2002年6月18日,贵州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对遵义中山中学投入了300万元国债资金。

  后因遵义市新区的土地问题,原定建于遵义市区广州路的中山中学不得不搁浅。

  2003年,遵义县政府因在扩建遵义县一中项目上遇到资金困难,决定以招商引资的形式,在桂花桥遵义县一中扩建工程的已征土地上兴办民办中学。

  这个消息对因土地问题而停滞的中山中学来讲,无疑是场及时雨。于是,民革遵义市委报市政府同意,把中山中学移到遵义县桂花桥举办。2003年4月5日,遵义县政府与刘永松签定了《办学协议》。

  在遵义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山中学的建设全面启动,并相继完善了相关手续,2004年完成投资1.37亿元。建成后的中山中学拥有校舍11万平米,绿化面积11.5万平米,是一所全封闭、全寄宿的现代化中学,学校办学规模为84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4200人,建有教学楼、实验室、音美楼、图书馆、天文台等,建有400米跑道环绕的足球场,8个篮球场、4个排球场、50米游泳池等;学校还荣获遵义市2004年度小城镇建设工作精品工程建设奖。

  2004年8月,中山中学开始招生,初次招收学生1350人。2005年8月,在校生达到2380人。学校创办三年来,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2005年高三补习班165人参加高考,600分以上的12人,上重点线的43人,上本科线的99人;2006年268人参加高考,600分以上的15人,上本科线的101人。2006年9月,遵义县审计局对中山中学资产的评估价值为1.48亿元。

  然而在繁荣的背后,刘永松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由于创办学校投资太大,他自己竟会走到倾家荡产的地步。

  债台高筑 学校面临停办

  据刘永松介绍,为创办中山中学,他投入了自己的全部资产。1.37亿元资金中,一部分是他个人存款,一部分是他经营的房地产公司资金,还有一部分是银行贷款和政府借款,另外他还向社会高息借了一些钱。

  “一般来说,学校正常运行三年后才能实现良性循环。中山中学是新办学校,规模大,加上前三年连续招收新生,所以各类设施需要不断增加和完善。”刘永松说,他最初投资办学的打算是,如果学校创办起来,他可以将学校抵押贷款,将经营运作的资金再投入学校,这样可使学校持续发展下去。但没想到相关政策不允许将学校作为抵押物进行贷款。

  1995年10月1日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三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等财产不得抵押。与此同时,贵州省人大常委会2005年11月25日颁布的《贵州省民办教育促进条例》第十六条规定:“民办学校可以以教育设施以外的财产作抵押,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当时,我除了这所学校就没有其他财产。”刘永松告诉记者。

  因为没有后续资金再投入,学校生源日见萎缩。截至2006年8月,由于受债务问题影响,在校学生锐减至1300人。

  为解中山中学建设发展的燃眉之急,2005年4月20日,遵义市委书记傅传耀率遵义县委书记袁利民、遵义市委秘书长余遵义等官员,以及当地教育、金融等有关机构和单位负责人,到中山中学现场办公,为该校协调解决了3000万元贷款,并明确由遵义县财政对中山中学贷款提供5年的财政贴息,每年贴息100万元,由市财政、教育等部门5年内帮助贷款贴息200万元。

  但由于刘永松没有足够的个人资产做抵押以及其他各种原因,3000万贷款只到位1000万元,贴息没有到位,学校资金依然捉襟见肘。

  由于资金链断裂导致学校官司不断,债主经常到学校逼债,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得不到保证,遵义县教育局先后将中山中学的教师分流到了遵义县一、二、三、四中和其他学校任教。到2007年8月,曾提出“建一流环境,配一流设施,聚一流师资,施一流管理,育一流英才,创一流名校”为办学目标的中山中学面临停办。

  8月24日至26日,是遵义中山中学开学报名的日子。陆续来报名的学生,了解到学校要卖,纷纷离去。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学校于8月27日向遵义县教育局报送了暂缓开学的请示。

  “只是一个债务问题”

  “目前,学校处于四无的状态:一无教师,二无学生,三无人看管,四无人过问,水电被断,只有刘永松一家4口人惊恐无助地看守着学校,学校的财产安全无法得到保障,防偷、防盗、防抢以及他们的人身安全令我们寝食难安。”民革遵义市委相关人士认为,中山中学作为民办教育的成果,曾在省内产生广泛影响;作为遵义县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该校对遵义县乃至遵义市经济社会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拉动作用。“中山中学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债务问题,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中山中学用3-5年的时间就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据悉,从今年8月初开始,遵义县政府、县教育局三次找中山中学及其承办人刘永松座谈,提出了县政府的收购意向,但由于双方在收购价格上分歧较大,座谈没有结果。

  据记者了解,民革遵义市委也提出了几个方案以便解决学校债务问题:一、政府整体接管,由政府组织对中山中学的资产进行评估,与学校协商提出接管方案,可以一次性收购,分期付款;二、实行股份制,政府注入解困资金;三、名校办分校,由接管的名校注入解困资金;四、在资金不流失、学校不破坏的前提下,出售给大中专院校办学等。(记者董志龙王红茹 雯轲) 今日教育热点 | | | | | | 今日教育热点 ·
·
·
· · · ·
· ·
·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认证码:
验证问题:
10+5=?,请输入中文答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