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社区论坛任务 迷你宠物
  • 1479阅读
  • 0回复

[分享]2008年考研教育学大纲详解之中外教育史

级别: 经院本科
发帖
1709
铜板
4177
人品值
2034
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703
信誉值
0
金币
0
所在楼道

    一、中外教育史在教育学统考中的地位和比例

    对每一个从事教育研究的人来说,对中外教育历史的掌握是最基本的要求。因此,中外教育史作为教育专业的基础课在教育学考研中一直占有很大的比重。2007年的教育学考试改革也丝毫没有改变此门课程的学科地位。在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中,中外教育史的比重是三分之一。应该说,这样的安排是十分合理的,因为无论将来从事有关教育的任何一项研究,都必须对中外教育历史有系统、准确的把握。鉴于此门学科在教育学考研中的地位,考生们非常有必要对它高度重视,认真准备。08年的考试大纲已经公布,为了更有效地应对此门考试,对考试大纲进行解读,做到知己知彼是十分必要的。

  按照08年考试大纲的规定,中外教育史部分在考试中所占比例为三分之一,也就是100分。这一点与07年相比没有变化,估计今后这一比例也将维持不变。07年统考中,简答题中外教育史各一题,共30分。中外结合比较的论述题一个30分。其余的40分分布在单选题中,知识点分布极广,但重点考核的是各个部分的基础知识。总体而言,中国和外国教育史比重相当。估计08年试题还将继续按照这样的比例分布。08年的教育学大纲沿袭了07年的形式,考查目标、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几乎没有什么变动。但在内容上,对考查范围进行了调整。因此在考察的具体知识点上,与07年相比,将会有不少变动。本文在详细分析中外教育史08年考纲考查范围变化并对此变化趋势做整体概述的基础上,系统地对考纲知识点进行了重难点分析并提出了复习策略,进而对如何应对此门考试提出一些建议,并提供几本比较权威的参考书目。相信对即将参加08年教育学专业考研的考生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08年考纲对内容的增删

  以下是08年大纲相对于07年大纲的详细的增删内容。考生首先应关注这些内容,调整自己的复习重点。删减的内容可以略看, 增加的知识点考生是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的。

  (一)增加的内容

  1. 孔子的教育实践和历史影响

  2. 郡国学与鸿都门学

  3. 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包括西晋的国子学;南朝宋的“四馆”与总名观。

  4. 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5. 颜之推的教育思想,包括颜之推与《颜氏家训》、论士大夫教育和论家庭教育

  6.积分法、“五等黜法”、“监生历事”、社学。(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官学的变革一章)

  7. 对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

  8. 黄宗羲的“公其非是于学校”

  9. 颜元与漳南书院

  10. “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11. 清末的留学教育,包括留日教育、“庚款兴学”与留美教育

  12、新文化运动时期教会教育的扩张

  13、训育制度和中学毕业会考制度(南京国民政府教育对学校教育管理措施一节)

  14、赫尔巴特的教育实践活动和教育思想的传播。

  15. 杜威的教育实践活动和教育思想影响

  16.《费里教育法》

  (二)删减的内容

  1、教育起源(放进教育学原理部分)

  2、老庄对社会文明的批判;

  3、法家教育思想关于倡导“耕战”的学派

  4、封建国家教育体制完善一章关于中外教育交流的开展

  5、韩愈教育思想一节关于振兴儒学的卫道者

  6、颜元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7、近代教育关于封建教育的衰败与改革派的教育主张

  8、近代教育早期改良派的教育主张

  9、近代教育体制变革一章关于资产阶级改革派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10、关于新文化运动与教育变革,其中包括新文化运动与教育观念变革,新文化运动与教育改革

  11、杨贤江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一节关于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教育思想

  12、英国赫胥黎的教育思想

  13、法国涂尔干的教育思想

  14. 德国康德、费希特的教育思想

  15、关于卢梭论人的天性

  16、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批判,有关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的教育思想

  17、英国 “开放大学”

  18、法国教育发展中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

  19、纳粹德国时期的教育方针与教育的倒退

  20、俄罗斯的教育改革

  三、08大纲较之07年的整体变化趋势

  08年大纲的变化除了表现为以上所列出的增删知识点外,还有许多的细节调整。通过对这些变化的综合分析,可以总结出08年的大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趋势

  1、更加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07年的大纲在提到某些教育家时往往只提思想。08年在多处增加了教育实践,比如孔子、陶行知、裴斯泰落齐、杜威等。看来对一些重要教育家的一些重要教育实践也是今年需要掌握的。

  2、更加注重教育课程间的相互联系,比如教育史和教育原理。这也是考查教育基础知识综合能力的要求。比如提到孔丘的教育思想,07年仅仅是提他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等教育思想。08年则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与教育的作用和地位;“有教无类”与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标。估计这个趋势还将继续。而且这种问题是最容易出分析论述题的。考生应当具有这种综合把握的能力。

  3、对某些内容进行了扩展和细化。比如孔丘的教学方法就列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这三项。因此,有关孔丘教学方法的重点就突出了出来。同样的,1922年的“新学制”也重点提到了七项标准和学制体系与特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实践也一一详细列出。还有有关耶稣会学校的内容也详细点出。这应当是对考生有利的变化,因为每一个要点的详细列出会使得准备更有针对性。

  4、对教育史段的表述尤其是中国教育史,更加准确。这是考生应当注意到的。有关中国的近代教育准确划分为近代教育的起步、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和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与07年每一段以特定的史实做标志更简洁、准确。“新民主主义教育”改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民主教育家”改为“现代教育家”则需要我们对历史进行重新的更深刻的认识。考生在答题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的用语。

  5、新大纲语言表述更加明确,修订的新大纲用语表述更加明确,这一点体现在大纲的每一条。例如中国古代史对于儒学独尊一章,07年表述为“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教育模式的初步形成”,在08年表述为“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初步形成”; 把“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学校教育的变革”改为“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官学的变革”等等。这样的修订随处可见,却很容易被忽视。对考生而言,这种类型的变化对于把握复习内容可以说没有太大影响,但也从一个侧面提醒考生对知识点的把握准确到位,具体而言体现在考试中,要做到语言简明准确。

  6、新大纲对考生的要求加深,从08与07年的考查目标对比来看,07年大纲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有关中国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和教育实施的基本文献,”;在08年的大纲中这一要求变为“准确理解有关中外教育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 。从认真阅读到准确理解,这是对考生能力的一个更高的要求。此外,07年大纲中要求考生“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中外教育史实,”08年的新大纲将“能够运用”改成“正确运用”,可见对考生分析能力的要求提高了。

  四、08年考纲重难点综合分析、考试题型预测及复习对策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中外教育史的考查内容有了相当大的变动。我们在关注这些变化的同时,对于无变动的知识点更要引起重视。因此,这就需要考生必须对考查范围所规定的内容能够全面、系统地加以复习掌握,切忌顾此失彼,厚此薄彼。下面便系统地对考纲每个知识点的具体情况作一分析。考生一定要在把握重难点的前提下做统盘的准备。

  子目一:中国古代教育。这一章共分为六大部分系统阐述了清末为止的我国古代教育史。这一部分要分可分分官学和私学两条脉络来关注。官学的重点是科举制度的形成过程,注意它不同阶段的特点。其中要关注并能够理解宋明理学,包括它的宗旨以及对它的批判与反思。私学着重掌握的一个重点是诸子百家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特别是孔子,几乎是每年必考。另一个重点是中国的书院。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一些教育家中孔子和颜元是复习的重点。其中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可能与教育原理结合出论述题。

  子目二:中国近代教育。首先前文已经说明了此部分的表述变化。因此考生要注意用语的准确。这部分划分为早期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清政府自身的教育改革。不同的教育家也分属其中。这部分的理解一定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这部分的重点是维新派的教育改革,清末留学教育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运动。注意“癸卯学制”和1922年学制。张之洞、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和蔡元培中以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为最重点。

  子目三:中国现代教育。这部分是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对比的教育。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中注意今年新增的训谕制度和中学毕业会考。共产党的根据地教育要深刻理解新民主主义教育。现代教育家中重点要把握的是杨贤江、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实践。需要注意的是对现代教育家的教育实践一定要有比较准确的了解。如前分析,教育实践是今年比较突出的一个新增点。

  子目四:外国古代教育。这部分的历史从古巴比伦开始到文艺复兴之前。主要集中在几个文明古国。对西欧的教育只是概述。本章的重点是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教育。希腊罗马时期尤其要关注的是他们的教育家,包括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等。对他们的教育思想一定要准确把握。西欧中世纪教育中要特别关注中世纪的大学。

  子目五:外国近代教育。这部分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欧美近代国家和日本的教育及西欧近代教育思想这三节来展开复习。对第一节重点要对比理解,尤其是宗教改革时期各个教派的教育。这一节今年新增的有关耶稣会的教育要重视。第二节和第三节重点要掌握的是一些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第二节要注意他们的教育思想对本国教育发展的影响,比如斯宾塞、贺拉斯曼等。第三节中的教育家则是对整个世界的教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比如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他们几乎是里程碑式的人物,是考试当中必然要考的。因此,第三节中的六个教育大家尤其是前四个是一定要认真复习的,包括他们的教育实践。

  子目六:外国现代教育。这部分分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三节来展开。第一节新教育运动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要简单了解他们的背景和始末,理解他们的意义。重点要准确记忆其中的典型人物和实践,比如梅伊曼、拉伊、蒙台梭利、葛雷制、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这些都是比较容易出简答题的。第二节主要介绍的是各个国家的教育改革。这里需要掌握一些有重要影响的改革运动和教育法案,包括英国的《1944 年教育法》、《雷沃休姆报告》、《1988 年教育改革法》;法国的《费里教育法》、《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美国的“八年研究”计划、初级学院运动、《史密斯一休斯法案》、《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日本的《教育救语》、《大学令》;苏联的《统一劳动学校规程》;1958 年的教育改革、1966 年的教育改革等。这些都是复习的重点,容易出简答题。复习的时候要注意和如今该国的教育现状联系。第三节重点是杜威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现代欧美的众多教育思潮的理解要结合多学科的知识。

  五、复习建议

  中外教育史是一门相对来说比较零碎,庞杂,偏重于记忆的学科。对这门学科的复习一定要细心,肯花时间、下功夫。以下是几点具体的建议,相信广大考生如果能够按照这样的原则和方法复习,一定会有很好的效果。

  1、复习时要注重理解,不要死记硬背。虽然作为历史的一个分支,对一些基本的历史事实的记忆是绝对必要的。但是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而不能死记硬背。要理解性地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概念,要吃透他们的内涵,这样回答起问题来才能够举一反三,并且容易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发挥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从而获得高分。教育问题,往往看似很简单而内涵是很深。要知道研究生考试是要选拔具备科研能力的人才的。哪些只会鹦鹉学舌,僵硬的照搬书上知识点原话的学生是很难得到导师的青睐的。

  2、在复习时要注意联系。首先,一个历史事实不是孤立地存在的。一定要和它之前之后的历史相联系。考生心中应当有的不能只是一个个的历史片段,而应当是一条线,一直到今天。其次,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不会是偶然的结果,必然有其内在的逻辑。因此,因此在复习教育史时,要联系着教育学原理的知识进行理解记忆,因为教育史学科的诸多历史事实实际上是含着教育学理论逻辑的,如果能联系教育学原理的知识进行理解性的记忆,肯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不但会增强记忆的效果,而且会培养自己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辨析能力。在前面的分析中我已经提到了大纲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要求。

  3、平时就要培养自己严谨的作风。在第二部分已经提到,08比07年对考生的要求更加高了。严谨的作风也是将来做学术研究的基础。因此,在复习时一定要准确、严密。只有平时训练,才不至于在考试的时候出现纰漏。

  六、推荐书目

  实行统考以来,考生没有了指定的参考书目。中外教育史因其知识结构多年以来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因此可供选择的参考书目范围很大。考生可针对考点参阅不同的书籍,包括期刊杂志。在此,向考生们推荐几本教育史方面比较权威的书目供大家参考。中国教育史部分主要推荐王炳兆等编写的《简明中国教育史》和孙培青编著的《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部分主要推荐吴世颖编写的《外国教育史教程》。

  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王炳兆等编写的《简明中国教育史》。这一本书按照时间的顺序介绍了从原始公社到新中国成立前的教育,不厚,仅三百多页。虽然介绍的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对重难点的把握非常到位。是每一位要了解中国教育史的人必须要读的。

  2、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孙培青编著的《中国教育史》。这本介绍中国教育史的书相对于上面的来说要详细很多。而且此书吸收了最近的研究成果,较为新颖。本书比较注重对教育思想的研究。本书每章后都有一个本章总结,课后还有习题。08年的考试主要由华东师范大学出题 ,因此此书更是必须要认真通读的。

  3、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吴世颖编写的《外国教育史教程》。本书有缩编本和合订本两种。前者更为精炼,因此可多人合伙以缩编本为主,参照合订本。此书的编排体例几乎和大纲吻合,知识点涵盖非常全面。课后也有习题可以参照。

  除了以上三本是比较权威的书考生必读之外,另推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王天一等编著的《外国教育史》上下册和袁振国主编的《中外教育史》。有精力的考生可以同时阅读这几个版本以加深理解。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认证码:
验证问题:
3+5=?,请输入中文答案:八 正确答案: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