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社区论坛任务 迷你宠物
  • 1447阅读
  • 0回复

惰性有害健康

级别: 经院本科
发帖
1798
铜板
2601
人品值
2239
贡献值
3
交易币
0
好评度
1798
信誉值
0
金币
0
所在楼道
惰性系指懒散,意志消沉,不求上进的一种消极心理表现。简单说来,就是不愿动脑、不愿动手。医学心理学认为,惰性对身心健康有以下危害:

?(1)使思维迟钝:人的大脑也遵循用进废退的法则,勤于用脑的人,能使大脑增加释放脑啡肽等特殊生化物质,脑内的核糖核酸含量比一般人平均水平要高10%~20%。核糖核酸能促进脑垂体分泌神经激素——多肽组成的新的蛋白质分子——“记忆分子”。它对促进记忆和智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懒惰的人由于大脑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脑啡肽及核糖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和水平降低。长期下去,大脑功能就会呈渐进性退化,思维逐渐迟钝,分析和判断能力亦下降。

?(2)机体素质下降:懒散者四肢不勤活动甚少,长此以往,机体得不到锻炼,体力消耗减少,热能的“收入”大于“支出”,身体就会逐渐发胖,以至罹患多种疾病。体力活动少,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会“适应性”下降。另外,机体的免疫功能也是按用进废退规律变化的。因此,懒散必然会使机体素质下降。

?(3)殃及人际关系:懒惰之人甘居平庸,不求上进,自然会引起周围人的不满,以致使自己产生消极情绪,如忧郁、沮丧、怨恨、烦躁、愤懑等。这种情绪的表露。会加剧人际间的矛盾,使关系恶化,甚至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4)导致未老先衰:研究表明,中、老年人的健康有赖于心理上的平衡。有赖于神经系统保持一定的紧张性。惰性可降低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而出现未老先衰。有资料表明,情绪经常处于较差状态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比一般人高3.5倍,心脏过早出现衰退现象。

?(5)易患心身性疾病:惰性产生的消极情绪,可引起体内一系列恶性生理、生化改变,影响内分泌功能,使机体罹患心身性疾病,如心悸、十二指肠溃疡、冠心病、高血压等,这是一个大范围的综合征。心身病的出现又可加重紧张心理,对心身病的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惰性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为了健康需要摒弃惰性,惰性之危害甚多,确实应该摒弃。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认证码:
验证问题:
3+5=?,请输入中文答案:八 正确答案: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