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社区论坛任务 迷你宠物

由英特尔发动的CPU细分运动

作者:t_y 2007-11-06 21:07 阅读:693

     英特尔(www.intel.cn)公司近日联合国内一家咨询机构发布了一项报告,其内容大致是PC已经进入多核时代,CPU型号日益繁多,商业用户在购买PC产品时面临很多困惑,诸如是否该选择多核CPU、基于不同类型CPU的PC如何选择等,为了解决这些疑问,这份研究报告从高效、功能、安全、易维护程度、节能环保等方面对一系列CPU进行了分类归纳。简而言之,就是对英特尔现有的双核CPU进行了细分,以对应不同的目标客户。

  这一举动显然是为了强化英特尔在商用市场的固有优势。英特尔负责人称,这样做有利于最终消费者在选购商用PC的过程中,更快地找到适用的产品机型,从而提升工作效率。从营销学的角度看,对通用型的产品再进行细分,这也符合从大众营销向微观营销的转变趋势。在英特尔同中国本地的OEM厂商初步沟通的过程中,有不少厂商表示对这项计划“兴趣很浓厚”。

  但英特尔发动的这场CPU细分运动究竟能在市场上收到多大成效?这可能需要打上问号。按照英特尔的说法,这份研究报告的最终读者将是PC厂商和最终消费者,然而要想在这两类群体中树立CPU细分的观念,需要跨越不小的障碍。

  首先,PC厂商对于英特尔眼花缭乱的创新举动心态比较复杂。一方面,他们希望英特尔能够加快推出新产品,刺激消费者升级换代电脑,另一方面,英特尔的CPU产品性能越来越强大,功能应用也越来越丰富,这在客观上也压缩了PC厂商施展拳脚的空间—诸如安全、管理等环节,一直是PC厂商着力打造的差异化增值部分,如今,产业老大的介入使得他们感到创新压力进一步加大。

  尽管身处产业链下游,但PC厂商并不情愿总是站在英特尔身后,他们希望能够壮大自身品牌来吸引消费者。以联想(www.lenovo.cn)为例,这家公司依靠1996年同英特尔共同发动“万元奔腾”大战而发迹,并最终成为中国PC市场的领头羊,最近几年,尽管依然在广告中采用英特尔的标识,但这家立志成为世界级品牌的PC企业一直在设法强化自身的品牌,淡化对于上游厂商的依赖,比如在宣传策略中,联想的销售人员通常不会对具体配置谈论太多,而是向客户详细解释联想独立开发的功能优势。

  这种PC厂商的品牌意识同上游厂商意志力的博弈,将给CPU细分计划带来一定的难度。PC厂商往往会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和进货价格来进行产品的CPU配置,这就会导致实际产品五花八门。理想的状态是:PC厂商遵循英特尔的建议,在实际的产品设计时中进行CPU优化选型,这需要英特尔和PC厂商在CPU细分原则上达成高度一致。

  其次,对于最终客户来说,接受CPU细分的概念尚需时日。大多数消费者在选购电脑时,面对的都是PC厂商,他们很难对那些英文和数字构成的CPU编号产生深刻印象,即便是商业客户也是如此。换句话说,用户很少会为了某款型号的CPU而去专门采购相关的品牌电脑。因此,最终消费者并非CPU细分计划的理想传播对象。

  情形已经很明朗,英特尔对CPU进行细分的想法不失为妙招,但要想让这个计划落到实处,真正的关键点在于OEM伙伴,英特尔需要下功夫同这些下游伙伴进行深入沟通,让他们接受自己的产品细分观念,并甘心做幕后英雄。剩下的事情,比如告诉消费者如何选购,就全交给PC厂商去做吧。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最新评论

我要投稿 我要评论
认证码:
验证问题:3+5=?,请输入中文答案:八 正确答案:八
限 50000 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