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1991年冬天,中国语言学会第六届年会在厦门大学召开,身为会长的朱德熙先生正在美国,其实他已在重病中,却还惦记着学会的发展,特地寄来书面发言。一开头朱先生就说:“写几句应景的空话不如说一点真实的感想。”他把自己30年来在研究“的”字的过程中已经觉察到的问题告诉与会者,那就是“长期以来对方言语法研究、历史语法研究和标准语语法研究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缺乏清醒的认识”。他希望今后的语法研究工作能注意这方面的问题。没想到1992年7月朱先生就永远地走了。而他留给我们的研究方法常常在我们这些后学者的脑中萦回,且受用不尽。 ,/w*sE
+]%S}<R
8 ??-H0P
a&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