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是决定考研成败的关键,尤其是现在,随着考生应试水平和专家辅导水平的提高,公共课考个八九十分已不是什么奇迹了。就好比江湖上,防身的功夫大家都有了,你要想活得更好些、更安全些,就必须修炼些独门功夫。 5O;oo@A:[
l\l]9Z6%
很多人认为,经济类考研的专业课很容易,不过考些死记硬背的知识而已。而事实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这一点,一些经济类专业,专业课考的最好的,往往并不是经济类的学生,而是一些理科类的学生,诸如生物、物理、化学之类的。当然我并不是说理科学生考经济类全都是靠死记硬背,只是说理科学生的经济学基础没有经济类本科出身的强。 L08;z
RgzSaP;;
本文主要是从应试的角度,来谈一谈专业课的准备方法。可能有急功近利的嫌疑,但我相信可以帮助你提高分数。建议:在你真正明白什么是经济学的时候、或者还有一个月就要考研而你还不知道什么是经济学的时候再来读这篇文章。 好了,如果您接受上面的许可协议,就可以继续了。 2|H'j~
8X~vJ^X9@y
一、明确专业课考察的范围 5r}(|86O/
VlXy&oZ
这一点想必大家都清楚,也不用我多说。我想提醒大家的就是,一定要把一些基础知识掌握牢,千万不能抱侥幸心理。在这方面,我是有教训的:因为我考的是本系的研究生,所以对本系的命题老师比较了解。当然,了解老师并不能了解他要出些什么题。对于公司理财课,我一直相信命题老师的一句话,那就是公司理财考的是理财,不是会计。所以,复习的时候,我对于一些会计处理就大篇大篇地忽略。等到考试的时候,才发现,这其实是一些基本功,没了它,理财题做起来很吃力;更要命的是,国际金融题考的竟然是一道国际投资的题目,更需要会计处理了。所以在综合课上,我吃了很大的苦头。 ~$&r(9P
VH1c)FI
对于报考经济类的考生朋友来说,我的建议是:对于明确的专业课考察范围,仅仅掌握书本上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要把一些相关知识搞通、弄懂。对于基础知识,更是不能疏忽大意,因为即使再偏再难的题目,最终也是要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来解决的。 对专业课指定课本的读法,可以以书前的目录作为一个提纲,在把课本精读两遍之后,抛开课本,自己要能把这个提纲扩充形成体系,必要的时候,参阅其他的专业书籍以加深理解。 s/'h LkxI
aRb:.\ \zc
二、往年专业试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B(T4nH_k
vBQ?S2f
从往年的专业试卷来分析,你可以了解该专业命题的基本情况、老师的出题风格、已考点和未考点等等。可以说,专业试卷可以提供海量的信息,就看你会不会看了。对于我们专业的试卷,我做过深入的分析。因为在这里谈没有普遍性,所以准备另外撰文。我想从普遍的意义上来说说如何分析往年的专业试卷: yDBgSO{d
u2Z^iY
1. 难易程度、题型、分值等等一望而知的信息。 :s5<AT Q
/P:WQ*
2. 各章节的出题比重。 Ku,A}5-6
9%'HB\A
3. 重要的已考点。 }[R@HmN
&=t(NI$
4. 考题中涉及的当年时事,它们是如何联系起来命题的。经济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考试就必然涉及每年的时事热点。对于这方面的准备,我在下面还会专门讲。 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