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社区论坛任务 迷你宠物
  • 1479阅读
  • 0回复

平面设计中的立体魔术

级别: 经院硕士
发帖
2826
铜板
7234
人品值
3286
贡献值
1
交易币
0
好评度
2826
信誉值
0
金币
0
所在楼道
 在这个专题中我将从设计目的出发,讲述关于平面设计中立体表现的一些普通的技法,再介绍如何变化出一系列的效果。以后有机会我还会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光与影、纹理、动感与色彩等方面的东西。每部分中的每种效果一般都会有多种做法,本文要强调的是思维能力,从需要的结果出发反推步骤。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本教程属于抛砖引玉,能引起各位交流足矣,谢谢大家。我还会在每一节留下一些小作业。如果大家有兴趣,不妨一试。


   剖析一:平面图像的立体感从何而来

  视觉魔术当中,我们普遍运用的手法,就是通过视觉错误来产生各种各样的“立体感”。本来画面是平面的,但添加了各种效果后,你就觉得这是立体的,有空间感的。一个简单的按钮,也不再是平面的板块,你会觉得它是有体积感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逼真”。   
  这里举的例子都很简单,只用很少几个步骤就能上手并且能演变出其他效果。因为我觉得对于初学者而言,画一个方块和画一个人像在操作上没有很大的区别。如果你参加了美术班的学习,你就会知道,对于阴影、高光的把握,画一个鸡蛋与画一个人像没什么不同,不同的是画人像需要结构上的理解与更多的练习。擅长用Photoshop描绘逼真的超写实人像的小非对自己的操作是这样说的:“我无非就是用了路径、加亮与变暗工具多一些而已,剩下的就是美术功底了。”因此,对于初学者,我不推荐马上去画什么人脸,而是先理解、运用好手头的这几样工具,再深入研究结构,这样才是学习Photoshop之道。  
   我们现在马上开始从结果倒推到步骤的思考之旅。主角还是大家熟悉的水晶按钮,它基本上把样式的技巧都用上了。   

  文章导读:
  一、特效结构剖析  二、实现方法剖析   三、效果步骤反思   四、突出透明,添加网格背景

  剖析二:在平面中塑造立体光影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从观察水晶按钮到制作水晶按钮的过程。想必大家现在对立体感有了一些认识。
  今天我们继续探讨立体感的表现最主要的一点——塑造光影
  文章中举出了一些非常简单的按钮,还有刻线效果。缩小看很逼真,但放大后看都不过如此:还是阴影与光线的组合。举这些简单的例子的目的主要是想说,很多复杂、逼真的立体效果都是这些简单技巧的效果组合表现的。黑白明暗一做合理组合,马上就能给人立体的感觉,阴影与亮部的感觉实在是太深入人心了。
   下面我们再次从观察效果出发。这次举一个给易拉罐增加裂缝的例子。乍一看这个效果还是能欺骗眼睛的,因为这个裂缝符合了我们所要的立体要素:高光与阴影。

  文章导读:
  一、裂纹效果剖析   二、表现裂纹效果   三、将裂缝叠加在罐子上


  剖析三:立体感与质感

  上两节我们介绍了从观察水晶按钮到制作水晶按钮、以及从给易拉罐开裂口学习塑造光影的过程。今天我们这里继续讲立体感与质感的关系,选取了玻璃器皿开洞的例子详细剖析,介绍一些可能被忽略的小技巧和细节的把握。

  文章导读: 一、效果细节结构剖析   二、效果实现方法分析


  剖析四:用明暗渐变表现立体

  前面三篇文章中我们粗略地研究了一下立体感的构成。可以得出一个大概的结论:亮部与阴影构成了立体感。这个感觉是感性的,我们还要把这个“黑白配”的印象继续深化。
   单纯的黑白配(或者说明暗配)就能塑造出让人信服的立体感吗?——是,但还不够。黑白能让人有光线的感觉,但从白到黑所产生的变化又是非常微妙的。这节对大家而言可能会感觉到有点闷。诚然,对于很多可能想在我这里找到一些效果捷径的读者而言,这部分的确很枯燥。但我还是要不厌其烦地提醒,只有懂得立体感原理的,做出来的东西才不会是呆板的、死气沉沉的。

  剖析五:球体的镜面反射

  本节我们研究的金属表面的立体效果,和我们前面介绍的用明暗渐变表现立体大不一样。金属光滑的表面导致它会发生镜面反射,这是一种很独特的反射,我们能同时看到表面很亮,周围很黑,还有环境的倒影等。
 
  文章导读:

  一、效果细节结构剖析   二、模拟环境的球面反射图   三、将合理变形的环境图贴到球面上

  有价值的思考

  许多人都对Photoshop做出的各种特效很感兴趣,常常在论坛中发帖子问:这个是什么效果?怎么做?其实,当大家看到相应的回答前后,应该仔细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一、这种方法和效果能有其他变化吗?

   效果千变万化,均为设计而服务,无论是让人愉悦或者是让人获取信息,设计都是有目的性的,所以设计中,不能以效果做主导。我要这样的效果,是因为它能达到这样一种目的。举个例子,水晶按钮这种效果主要用来做什么?一般是为了让人机界面有一种清爽、干净的感觉,水晶按钮就可以满足这种需要。学好这个效果后,除了人机界面,还可以在哪里使用呢?这是应该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如果想成长得更快,在学习了一种效果之后应该多思考,改动其中某些参数与步骤,能否得到其他效果?这些效果有何实用性?而不是学了之后,看看似乎懂了,其实只是死记硬背。
  
   还是举水晶按钮的例子,有一天你学会了用图层样式来制作水晶按钮。第二天老板觉得水晶按钮太秀气,想换成金属按钮。怎么办?准备马上去找书?问人?或者直接回答你老板:对不起,我只是学会了水晶按钮,不会做金属按钮。这样显然是非常懒惰的行为。
  
   你应该马上思考:水晶这类透明物体因为表面特别光滑而产生的镜面反射,金属同样也有镜面反射,只不过因为表面粗糙些而导致反光弱些。你在水晶按钮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学到哪些设置能让你的按钮产生立体效果,同样金属按钮必然也需要立体效果,这些步骤都能照搬,或者仅仅需要调节一些小参数。如果不知道这些参数怎么办?自己多动手练习。
  
   二、为什么这样的方法会做出这种效果?

  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没有认真想过。再举水晶按钮的例子。以前苹果机没有开发出这种水晶按钮的时候,大家没有想到这样一种晶莹剔透的样式会风行世界。最后当你看到它的时候,惊讶于它的精美,于是想学习并用于自己的作品中。且慢……你学习之前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别人会想出这种样式呢?是通过其他例子推出的,或者是观察现实生活而来呢?
  
   三、为什么用这种方法实现这样的效果?

  这个问题同样很多人相信也没认真想过。比如你看到有人画了一幅画,为了表现阳光,加了眩光效果上去,于是让人觉得整个画面马上亮了起来。又比如,有人设计了一幅海报,表现足球赛中球星射门的爆发力,他加了一些火的效果,让球星似乎是在火中冲出来的一样。为什么他会想到用这个效果来增加动感?如果是你,用别的效果,比如缩放渐变来产生镜头的速度感行不行?不用红色的火,用蓝色的魔光又如何?
  
   如果能不断思考这三个问题,学习Photoshop或者运用Photoshop就不会迷失方向。有些网友可能把书中的例子做了又做,步骤背得滚瓜烂熟,但要自己独立做出一件作品的话,总是力不从心,不知从哪下手?不知道如何安排已经学到的效果?是全部堆积上去呢,还是仅挑一种,或者是究竟挑哪种?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就是因为不能举一反三,不能“自己创造效果”,不能去推测别人用了什么技法去实现某种效果。这样下去,只能成为一个工匠,而无法得心应手,成为一个真正的设计者。
  
   在这个专题结束之前,请大家牢牢记住一句话(可能是老调重弹了):Photoshop,永远只是一个工具而已。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认证码:
验证问题:
3+5=?,请输入中文答案:八 正确答案: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