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社区论坛任务 迷你宠物
  • 3858阅读
  • 0回复

车行滇藏线之——心尘(图)

级别: 经院本科
发帖
1137
铜板
3604
人品值
1360
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996
信誉值
0
金币
0
所在楼道


    作者:Anne


  从云南德钦县城升平镇到西藏的盐井大约90公里,平均海拔在3400米以上,是滇藏线214国道上路况较差的一段。公路沿澜沧江峡谷修筑,两边山体风化严重而且植被稀少,泥石流肆虐过后,不仅在山脊上留下一道道巨大的伤疤,还把一堆堆嶙峋的怪石砌在了路的两旁。

  峡谷中,润沧江蜿蜒而下冲刷出一两块台地,有几户藏家逐水聚居,白色的藏房掩在树下,透出的盈盈绿意,在那荒芜的大地上真是弥足珍贵。可惜那泛黄的江水以及不太宽的江面,让我无论如何都无法将它与心目中那条著名的,跨越六个国家的亚洲第一大国际河流作联想。或许是去冬今春的旱情所致吧,总之,面对日渐匮乏的水资源难免令人忧心忡忡啊。

  车队在沙石路上行驶,尘土扬起一条条烟龙。一路上鲜见村寨与行人,偶有一队马帮与我们擦肩而过。初涉这片心仪已久的土地,新鲜与好奇让我左顾右盼。于是,路边一些白色的塑料袋引起了我的注意;它们被风吹得胀鼓鼓的,像一个个汽球挂在草稞上。仔细观察后,我发现这些袋子并不是偶尔被风吹到草丛里,而是被人一个个捆绑在草上的。据我所知,云南政府部门十分重视环保,景区及偏远的地区都不准使用塑料包装袋。如丽江古城的商家,就用一种类似牛皮纸的袋子,而偏远地区的小店就索性不提供外包装袋子了。那天车队翻越白茫雪山后,停靠在奔子澜小镇休息。一位车友晕车得历害,为了给她找个'交公粮'的袋子,我与小店老板一番周折后才讨到。毫无疑问,这些塑料袋是过路的车队或游人遗留下来的,那么是谁把它们捡拾起来,并将其中白色的系在草丛中的呢?其用意又何在呢?

  汽车转过一道山梁,来到一面正对着梅里雪山的缓坡旁。放眼望去,坡地上成片的白色与红色的塑料袋在风中向着神山上下舞动,它们虽不及先前我所见过的那些经幡来的那么壮严与隆重,但是所传达的意念绝对是一模一样的。瞬间,心中的N种猜测化解了大半;原来是当地的和远道而来朝山的藏民所为。他们由于生活物质的极度匮乏而身无长物,因此就地取材,收集起这些白色(藏民多数崇拜白色)和红色的袋子,将它们一个一个仔细地系在朝向梅里雪山的路边、山坡的荒草上,以此来表达心中对神灵的那份虔诚的敬意。

  我想,藏民们或许并不知道,这些聚乙烯化合物做成的袋子很难降解,会长时间的对环境、生态以及人类造成危害。由于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中,他们对大自然有着高度的依赖,生活中所需一些都取之于斯用之于斯,因此,借用路边拾来的塑料袋表达心声完全在情理之中。我觉得他们就象那生长在高原上的沙棘和其它叫不上名的草一样,带着一身四季不褪的衰黄,将根深植在干涸的黄土乱石间,在凛冽的山风中忍受着孤寂,却顽强的固守着根下的那份阵地,生生不息。

  我还想,像我们这些来自现代工业文明的都市人,除了诸如塑料袋之类的城市垃圾外,还给那片古老原始的土地带去了什么?在发现、惊喜、激动之余,是否还应该静下心来想一想:自从我们把足迹留在那块土地上以后,我们从此就应对那里肩负起一种责任以及关注。虽然我不是什么思想家科学家,但是我明白,现代文明与古老的文明,绝不能象野草与塑料袋子那样在雪山下结合!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认证码:
验证问题:
3+5=?,请输入中文答案:八 正确答案: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