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l 金属 M%kO7>h8
?TKRjgW`@_
1、Heavy Metal 重金属:重金属,金属风格的始祖,一切金属风格音乐形式的根本,吉他的失真音色,solo-主歌-solo-副歌类的结构,力量感、煽动力,由此很早就奠定了金属音乐主流的地位;代表乐队:Led Zeppelin DS[#|
[6XF=L,!
2、Black Metal 黑金属:黑金属,格调阴暗,乐队大多有宗教信仰,不乏邪教教徒,音乐内涵和死亡金属,但相比之下还算有文化;从形式上分析,音乐频率较高,吉他很少使用切音音色,嗓音也可以用刺耳来形容。 1jF`5k
7G>dTO
3、Dark Ambient/Noise 黑暗氛围:黑暗氛围,音乐没有什么旋律,用音效来制造令人压抑的气氛 4、Death Metal 死亡金属:死亡金属,一种格调更加阴暗,大量使用吉他切音音色和咆哮式的低沉嗓音,音乐主题以死亡为主。 Nu?-0>
f__cn^1
5、Doom/Stoner Metal:早期死亡金属的一支,音乐节奏较慢,吉他音色中切音较多,主要为营造一种阴暗的情调,现在已经比较少见了 *5^Q7``
D5*q7A6
6、Gothic Metal 哥特金属:哥特金属,节奏同样较慢,是哥特风格和金属风格的融合,场面宏大,比Doom Metal风格更加细致,气氛也更阴暗 N<-gI9_
1BpiV-]=
7、Grindcore Hardcore:向金属风格的进化,死亡金属前身,粗糙,无旋律 Us0EG\Y
/Id%_,}Kb
8、Power Metal:一种比较追求力量感的金属风格,对宏大的气氛并无太多要求,但一定要有煽动力,往往运用 rap 音乐的唱法,但唱词往往并不合辙,代表人物:Rage Against the Machine n74V|b6W
io{@^1ab
9、Rapcore:金属音乐的伴奏加上 rap 的演唱,当然演唱起来更狂野更粗暴,是一种融合的风格;代表人物:Limp Bizikit In<n&ib
[c|]f_ZdK
10、Thrash/Speed Metal 速度金属:速度金属,金属风格中得最主流,善于以高速的吉他技巧和高频失真的吉他音色煽动听众,音乐气氛火爆,当然还少不了那高亢的嗓音;代表人物:Metallica,Mega Death 5MtLT#C3r
wlqpn(XR
11、Spiritual Metal:这种音乐比较强调一种古典的气质,场面宏伟,音乐华丽,这种风格的多数作品还是旨在营造神秘、 zIu
E9l
SX#
e:_
我喜欢歌特金属,她给我的震撼无法比拟的,她的艺术气质永远在金属的神髓中散发着,不知道大家怎么想呢? Lja>8m
ne_TIwf w-
下面是对她的介绍: n4R(.N00
O%5
r[
英汉字典中Gothic G'ei/Me6{
(a)1歌特人的;歌特语的2(建)歌特式的3中世纪的;野蛮的,粗野的4(印)歌特体的;(英) \(^nSy&N
P>NF.BCq
黑体的5歌特式小说体的(以恐怖,凄凉,衰败为特征)(n)1歌特语2歌特式建筑,尖拱式建筑。 r[b(I@T+
c_'OPJ
那么,若是歌特与音乐的联姻,则任意地写作了GothicRock。歌特音乐在字典中又做出了另一种解 F.=2u"[*&
G2Qlt@.T
释:热烈的混合了各种乐器,秉持着悲观绝望的终极价值观,透露出启示录般神秘虚空的歌词。在 6MT1$7|P&x
y+c|vdW%
1800年左右的浪漫主义运动中(ROMANTICMOVEMENT),中世纪文化逐渐极其相关事物在某些人 )\J+Kiy)
V`XNDNJ:
眼中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浪漫主义成为这场文化运动的中心。浪漫主义者希望跳出历史的限定,有些人 HoRg^Ai?\
uP~@U" !
希望回到中世纪时代,有些人从宗教或神秘主义中寻求理想,还有些人试图从自然中得到答案。他们用 /7|V+6jV
;kS&A(
自己不同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标。在整个浪漫主义运动中歌特开始被认为和黑暗,奇异,鬼魅等相关 XH}\15X
B1>/5hV}
连,浪漫主义和歌特作家象Byron,Shelley,Baudelaire还有Verlaine沉迷于对人类阴暗面的表现。 6i.-6></
(nlvl?\d
歌特情绪在视觉艺术上也有明显的体现,画家象CasparDavidFriedrich对黑暗和荒凉的展现。而在 e
:%ieH<
3TY5 ;6
建筑上新歌特式逐渐成为时尚。 117EZg]O
JNt^ (z
什么是歌特风格? Z\ja
@,cowar*
音乐上:darkwave、gotht-echno、dark-alternative、ambiente之类的名词都是“歌特风 V@cM |(
v*SEb~[
格”。 再具体形容:黑暗的恐惧、死亡的悲伤、禁忌的爱、彻底的痛苦带来的美感,简而言之,人类 KLitg6&P
W;'!gpa
精神世界中的黑暗面。 吸血鬼文化? ->g*</
+zaA,e?\
如何识别一个歌特族? V C24sU
Rv$[)`&T
性格:害羞且不爱交际。 艺术倾向:艺术,特别是音乐、摄影和绘画。人文,特别是文学、历史和哲 C/vIEYG4
O4cr*MCb5
学。 着装:永远的黑色或暗色衣服。显眼的宗教饰物,但却几乎天天改变信仰,永远不戴金首饰。 <UV1!2nv*
:y%/u%L
哥特音乐内涵 <SgM@0m
)4<__|52"1
如果说早期的PostPunkCool对生命的诠释是沮丧与绝望(比如IanCurtis——JoyDivision的主唱— R`DKu=
YaKeq5%y
—的自杀),那么“仁慈姐妹”以及同道的乐队比如“教会(TheMission)”、“全部的夏娃 x7:s]<kE
QS` PpyBkd
(AllaboutEve)”、“涅浮林之域(FieldsoftheNephilem)”、“祭仪(TheCult)”等乐团所 TarIPp
4E]l{"k<
秉持的,可能是睥睨于现实中的种种烦俗,企图推翻假惺惺的教条,抽取反对与不满的精神,化为音乐 aI6$? wus
snf~}:&
的“反面传教(negativepreach)”。在“教会”的专辑《上帝自己的药物》 7=TF.TW)
AX;8^6.F3
(God'sOwnMedicine)中,开宗明义的第一首歌〈荒原〉(Wasteland)就嘲讽地唱出“我还是 h_:C+)13`x
Gb#Cm]
相信上帝,但是上帝已经不信仰我了。”这等堪称冒渎的宣言,呈现出骇人的事实:原来长久以来,神 nrxo&9[@n
kI
4MiK
与人的权力结构恰如性爱结构的主体与客体。在这张专集中,反复推敲着在推翻信仰的同时,死亡不再 s.N7qO^:E
`e}bdj
是父神用以胁迫的道具,反而是叛徒的情色乌托邦。如同在《爱我爱到死亡》(LoveMetoDeath) H:t$'kb`
2Ga7$q
一曲,美妙地铺陈情欲的高峰不被僵硬的“主控-屈从”(Dominance-submission)关系所固置; uyF|O/FC
QQpP#F|w
也就是说,在死亡(旷缺)的领域,致命的阴性激情并不受到掌管与压制,发展出自己的美学。 不可 m"9XT)N
4TwQO$C
否认,“死亡”在哥特摇滚乐的文化层面中,几乎是个关键字。当某些保守的声音或反挫势力,企图以 RuG-{NF{F
=U.
b% uC
这一点来抨击哥特摇滚乐与其次文化,我们可以看到两种回应:如“基督徒之死 Ji;mHFZ*FU
&|<xqt
(ChristianDeath)”这个经营黑暗、痛苦情愫的乐队,对他们而言,死亡所演绎/延异出来的腐 A`u$A9[
|Cdvfk
败、末世、毁灭等等情境,都足以让我们逼近“终极高潮”(ultimateorgasm)。在一些专辑如 PjIeZ&p
oy<J6
《痛苦剧场》(OnlyTheaterofPain)、《天使的狂怒》(TheRageofAngels)、《铁面具》 IAOcKQ3
#2:a[
~Lf
(TheIronMask)中,“基督徒之死”悉心探索的重心就是这种近乎临界点的痉挛之美。在其中一首 )=Q)BN[
F#{gfh
歌曲“死欲(DeathWish)”,结尾的歌词近乎狂喜地陈述“撒旦魔王是最仁慈的野兽”,配合凄厉 0q9>6?=i
?Mp1~{8
的音乐,不啻狠狠地嘲弄了宗教/父权体系粗暴地规范在各种事物之上的二元对立价值观。 另一种反 - /c7nF
c[ht`!P
应,也许可以引述布莱特(PoppyZ.Brite)在吸血鬼情色小说选集《血脉深处的爱》 <fdPLw;@e4
IOK}+C0e
(LoveinVein)前言中所说的话:“哥特次文化(Gothicsubculture)并不是礼赞或者爱慕死亡, V5D`eX9
SLhEc
只是纯粹地拒绝畏惧它。在探索死亡的过程,慢慢地和它体肤与共,逐渐与它亲近。”这段话正好解释 Q!M)xNl/
_iEj
为什麽像“涅浮林之域”、“还有这些树(AndAlsotheTrees)”、“意志(Will)”、“利姬雅 F8+e,x
(H?ZSeWx
(Lycia)”、“TheMorendoes”等乐队,会不可自拔地沉浸于“与死去的君王交欢”的髑髅式意 WjMS5^ _
M)cGz$Q|
象(macabreimage),同时又在这般异端的情欲里浮生出细致的张力。此外,死亡不必然是生命的 c0 WFlj9b
CT d|`
匮乏,顺着这些创作者的脉络、以及在许多异教神话或恶魔学发现的象徵与寓言,死亡可能是贴近超自 j|e[s ?d
@rb l^
然、非人类领域的出口。 在此际90年代的中后期,哥特次文化不但在文学与音乐创作层面绽放,更影 <1&Ke
MF[z-7
响了这个“混杂族群”(包括女性、酷儿、情欲的边陲份子)的文化生态与身分认同。在情欲与性别的 l>v{
?G?gy2
革命,哥特次文化追求所谓的理想典范“阴阳同体”(hermaphrodite)虽然还值得更进一步检验, ~k'V*ERNSj
(RXS~8
但也是有助于冲迫禁制的美丽武器让过往被视为妖魔的异类(它者)摆脱单一的天堂,品味自身的欲望 Napf"Av
r-w2\ 2
与天使的尸体。 Q; /!oA_
|&pz,"(
哥特文学及其文化现象 UDi3dH=
]j#$. $q
哥特(gothic)这个特定的字汇原先的意思是西欧的日耳曼部族。在18世纪到19世纪的建筑文化与书 YQ`#C#Wb
~q%9zO'
写层面,所谓「哥特复兴」(GothicRevival)将中古世纪的阴暗情调从历史脉络的墓穴中挖掘出来。 =$z$VbBv
X}QmeY[0I
同时,从18世纪末以来的一些文学作品,因为具有共同的基调与文体而被归类于「哥特小说」。例 vi.AzO
u~T$F/]k>
如:华尔普(Walpole)的《奥蓝托城堡》(TheCastleofOtranto)、安.拉得克里夫 [/,6O
|JQP7z6j]
(AnnRadcliff)的《奥多芙的神秘》(TheMysteriesofUdolpho)、路易斯(Lewis)的《僧侣》 c\rbLr}l)
i&G`ah>
(TheMonk),当然还有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这些作品戮力于处理残酷的激情与超自然的恐怖 <`p'6n79
$0C/S5b
主题,而小说的背景通常建构于荒凉的古堡或者幽深的修道院,主角(通常是稚嫩的少男少女)身陷于 '\mZ7.Jj
#CP, \G
无以摆脱的魔性爱欲,和(通常是阳性的)施虐者展开一段以死亡为终结的际遇......在这些小说中包含 ok_{8z\#
|g^W @.P
的情欲/性别(sexual/gender)的关系,古怪地纠缠于神圣与魔鬼的角力;极度的情色高潮来自于破 t-'GRme
12DdUPOi
灭(也就是仪式的“完成”)的那一刻。象征父权的宗教系统与企图超越的的黑暗(阴性)力量,在某 >!p K94
|.8=gS5
种不可明说的层面,其实隐讳而酷异地分享著“爱欲交配死亡”的快感模式。在当代的恐怖小说阵营 m@2xC,@
-6 Si
中,象AnneRice的作品《吸血鬼纪事》(TheVampireChronicles)就流露出男同性恋情欲与父性 cMk%]qfVo8
@I.OT
机制的复杂互动。 有趣的是,哥特文化这样的现象除了在小说的纸页上展开,也在20世纪的后半期侵 c,%>7U(w_
JNg5?V;.U
入非主流音乐的大花园,成为另类音乐中极为殊异的一个支脉。如果你熟悉新音乐历史脉络的话,就会 )H,<i{80c
)g<qEyJR
知道大约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一些乐队分别顶著“后酷朋克(PostPunkCool)”、“新古典 Kqu7DZ+W
Y6DiISl
(Neo-Classical)”或者是“新嬉皮(Neo-Hippies)”的招牌,并逐渐混融成日后的哥特摇滚乐 RtM.}wv;
&-Y:4.BX Z
派。 早期的代表乐队包括“苏西与冥妖(SiouxsieandtheBanshees)”、“苞浩丝 fy4JW,c
I}A#*iD
(Bauhaus)”、“喜悦割离(JoyDivision)”等等乐队。它们的特色是沉郁厌世的情调、冰冷刺 K'/x9.'%
a~EEow;A
骨的音符既带有精细的美感,但又同时在音域层面上大量使用偏离旋律线的不协调音,穿插着对于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