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社区论坛任务 迷你宠物
  • 2504阅读
  • 8回复

读《一个王朝的背影》有感

级别: 终身会员
发帖
224
铜板
674
人品值
157
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227
信誉值
0
金币
0
所在楼道
随 机 事 件哈哈,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天上掉下 35 个金币砸在你头上!


前记 :一个朋友介绍我看找篇文章,我想她是了解我的,她知道我看了这个文章一定会不吐不快,一定会有话想说。还真的是这样,这个文章我在今天上午工作的间隙里看完,期间被领导招呼几次都没理会。第一遍的时候我一直诚惶诚恐:我真的是好久没看书了。第二遍的时候我的脑海便充斥了:硝烟 刀枪 诗赋 ……慢慢的一股历史的凝重感堆积在我的心里!…… (o518fmR  
                      a3c43!J?M  
                        历史是文人的苦旅 fR#W#n#m  
Wiere0 2*  
  余先生的东西我是没资格妄加评论的,从他的《文化苦旅》到《千年庭院》到《苏东坡突围》、《文明的碎片》再到《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借我一生》每一本细细读来都是在和一位老者、一位智者在对话。朱向前说: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几乎是篇篇浸透了中国文化的凄风苦雨和中国文人的集体痛苦感,再以个人生命的真体验和真性情浇铸成文字,举重若轻,力能扛鼎,不仅上承新文学散文之条绪而且开启了一代风气,将整个当代散文的创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准。对这一点我是极为认同的。所以他的文章都是拜读。这篇《一个王朝的背影》我读下来,感觉文章以崭新的文化视角提示了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让我在慢慢的回味里一点点的触到自己的灵魂,这样的触动是痛苦的,是让我真正的去审视这个年代和过去的这个年代的背影,在这个背影里,我追随余先生依稀寻摸着自己的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历史带给我们的积压太多了,提到历史总是感觉厚重,而这不应该是文化和历史沉淀的主要。 ZDbzH=[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隐藏
areway 威望 +5 2006-02-05 -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欢迎到访http://damenggaogao.blog.sohu.com/ 高高的博客
级别: 终身会员
发帖
224
铜板
674
人品值
157
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227
信誉值
0
金币
0
所在楼道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6-02-05
在文章的开篇余先生说“我们这些人,对清代总有一种复杂的情感阻隔……从小种下的怨恨,很难化解得开……老人的眼泪和孩子们的眼泪拌和在一起,使这种历史情绪有了一种最世俗的力量……年长以后,我开始对这种情绪产生警惕。因为无数事实证明,在我文字们中国,许多情绪化的社会评判规范,虽然堂而皇之地传之久远,却包含着极大的不公正。我们缺少人类普遍意义上的价值启蒙,因此这些情绪化的社会评判规范大多是从封建正统观念逐渐引伸出来的,带有很多盲目性…… ” 他在告诉我们什么。我们对待文化对待事物是不是经常一厢情愿经常有失偏颇,认同两个字在文化上做起来是不是真的很难!我不是历史大家,不敢妄评历史,那我们就看现实中我们是怎么做的,在看这段的时候我脑海里突然冒出三个字:河南人!对,就是这三个字带给我们的感受。我们对河南人是不是也存在着类似的看法,众口铄金的力量总是让人恐惧,一个人对河南人有看法,一传十再传百,河南人在很多地方都受到了歧视:“防火防盗防河南人”“录取条件……河南人不考虑”……逐渐的也出现了很多以歧视河南人为乐的短信息,小段子,不少人在经意不经意间就这样取笑着承载黄河文明的土地上的人民,偶尔我河南的朋友也发来类似的信息,在信息的最后、甚至会打上哈哈两个字,每次看完我都感到深深的悲凉。在他们自嘲的信息中我感觉到了无奈。而余先生也在寻求着给清朝一个正名:清朝并不只是屈辱的代名词,它也是华夏文明的一部分,历史的车轮滚到清朝的时候坑多了点,颠簸的多了点,文人的抵触多了点,因为历史造就的“大汉族”的思想在遇到挑战和威胁时,我们的文人是感觉最触及痛处的,所以说“……甚至在纠纠武夫们纷纷掉头转向之后,一群柔弱的文人还宁死不折……”所以文人在历史的变革中总是遭受着精神和身体的痛苦
[ 此贴被大梦高高在2006-02-06 14:47重新编辑 ]
欢迎到访http://damenggaogao.blog.sohu.com/ 高高的博客
级别: 终身会员
发帖
224
铜板
674
人品值
157
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227
信誉值
0
金币
0
所在楼道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6-02-05
大清朝是帝制朝代离我们最近的一个,这个朝代的影响力非同一般,它留给我们的资料也最翔实,现在根据清朝来的影视作品,戏说这个戏说那个,这个王朝那个王朝,可是我们的历史不能戏说,在一次次的变革中,文人总是在寻找着认同和被认同,而这个过程中的历史,文人的历史在整个长河中不可或缺的组成。“……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大辫子可以称的上清文化的代表,而长期以来汉人受的教育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有丝毫损伤……”这一条辫子引起的是文化的冲突“……一切军事争逐都是浮面的,而事情到了要摇憾某个文化生态系统的时候才会真正变得严重起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种,其最终意义不是军事的、地域的、政治的,而是文化的……”。这一次的“留头不留发, 留发不留头”让更多的文人感到了气节的损害,这比要他们的命还重要。所以很多文人谋求“反清复明”。 cp2a @  
  然而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几个文人的热血和头颅而停下前进的步伐,在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后,文人也在清政府的政策下观察着,适应着,最终也在经历完阵痛后开始和清文化融合在一起,这也是历史的选择,这样的最终结果是出现了象王国维先生那样的清文化的追随者“……知识分子总是不同寻常,他们总要在政治军事的折腾之后表现出长久的文化韧性,文化变成了生命,只有靠生命来拥抱文化了……”而这一次余先生把他的高度提升为“……祭奠的该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清代只是他的落脚点。” X/FRe[R  
一部历史,实是文化的纠葛,所以我称之:历史是文人的苦旅! <4P.B?-/t  
X3HJ3F;==  
wowWq\euY  
后记:惶惶间,把自己的思绪述诸笔端,但打完最后一个字还是意犹未尽,大学期间读到几本关于清末的典籍,内容是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人的传记,很多东西是历史书上未能见的,也许只有看到这些东西才能感觉到血肉。现在电视上很多电视的不客观和戏说等等让我们失去了对历史的尊重,有一个电视剧《杨门虎将》片头上杨家将出兵的时候竟然是从天安门里走出来~~~汗``` 或者我们应该多反思一下:;历史不是娱乐,我们该从中学些什么``` V\=%u<f  
PS我写的有点沉重了 呵呵 不知我写的东西是不是退步了,多批评```不过我这一刻坐在这里忘记一切去神游去写作真的是很快乐 ,谢谢!这样的快乐久违了:)
欢迎到访http://damenggaogao.blog.sohu.com/ 高高的博客
级别: 终身会员
发帖
224
铜板
674
人品值
157
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227
信誉值
0
金币
0
所在楼道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6-02-05
这是前段时间写的 呵呵 但却是一气呵成之作 大家见笑了 ··
欢迎到访http://damenggaogao.blog.sohu.com/ 高高的博客
级别: 总督察
发帖
536
铜板
2493
人品值
302
贡献值
1
交易币
10
好评度
461
信誉值
0
金币
0
所在楼道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6-02-05
HOHO~先坐个沙发慢慢看
级别: 大掌柜
发帖
7343
铜板
6618
人品值
1388
贡献值
28
交易币
100
好评度
7488
信誉值
10
金币
0
所在楼道
学一楼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6-02-05
板凳 地毯 我包啦
级别: 经院大学
发帖
706
铜板
2245
人品值
449
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712
信誉值
1
金币
0
所在楼道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6-02-05
跟上
路过,看过,不回不道德!!!
级别: 经院本科
发帖
1714
铜板
6301
人品值
268
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462
信誉值
0
金币
0
所在楼道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6-02-05
我再来顶

终于看穿了爱情,就象点一根烟,层层喋喋的眼圈,漂浮在眼前,最多熏红了眼~
级别: 终身会员
发帖
224
铜板
674
人品值
157
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227
信誉值
0
金币
0
所在楼道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6-02-06
都是仗义的好兄弟 ····
欢迎到访http://damenggaogao.blog.sohu.com/ 高高的博客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欢迎提供真实交流,考虑发帖者的感受
认证码:
验证问题:
3+5=?,请输入中文答案:八 正确答案: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