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社区论坛任务 迷你宠物
  • 2998阅读
  • 2回复

中国茶文化

级别: 店掌柜
发帖
5692
铜板
103378
人品值
1520
贡献值
26
交易币
0
好评度
5373
信誉值
0
金币
0
所在楼道

<6Y|vEo!N  
`dw">z,  
#+QJ5VI :  
o}DR p4;Ka  
4> uNH5  
T+^Sa J  
  茶叶的故乡在我国云南省与越南、泰国、老挝、缅甸等国的接壤地带。那儿至今仍有几棵千年茶树,其中树龄最长的有1700年,堪称茶树之王。 最初人们喝的是绿茶,(公元1世纪)中国发明了蒸制茶叶的方法。公元8世纪,也就是奈良时代(天平文化)绿茶传入了日本。根据日本《茶经详说》,729年,圣武天皇在宫中召集僧侣百人念《般若经》,第2天赠茶犒劳众僧。在《茶道入门》中记载道,749年,孝谦天皇在奈良东大寺召集五千僧侣在佛前诵经,事毕以茶犒赏,当时的茶是由遣隋使、遣唐使带回来的,非常珍贵。因此,能得到天皇以茶犒赏的仪式也就非同一般了。当时的茶主要作药用。平安时代,日本高僧永忠、最澄、空海先后将中国茶种带回日本播种,并传授中国的茶礼和茶俗。到了镰仓时代,日本兴起品茶风,带头人是曾经留学中国的禅师荣西。1191年,他亲自种茶,还把茶种送给京都高僧明惠上人,明惠把茶种种在栂尾山上,后来这成为日本闻名遐迩的“栂尾茶”。荣西研究中国唐代陆羽的《茶经》,写出了日本第一部饮茶专著《吃茶养生记》。他认为“饮茶可以清心,脱俗,明目,长寿,使人高尚”。他把此书献给镰仓幕府,上层阶级开始爱好饮茶,随后,日本举国上下都盛行饮茶之风。 [>N#61CV 5  
^&D5J\][  
g$ HL::  
i=L 86Ks  
0C;Js\>3]  
WMHYOJR  
  茶道的目的不是为了饮茶止渴,也不是为了鉴别茶质的优劣。而是通过复杂的程序和仪式,达到追求幽静,陶冶情操,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正如桑田中亲所说:“茶道已从单纯的趣味、娱乐,前进成为表现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规范和理想。”日本的茶室一直到今天依然保持小巧玲珑的设计风格,茶室壁上挂着古朴的书画,室内插有鲜花,显得高雅幽静。几张干净的“榻榻米”上除了放上茶道中必需的几件茶具以外,不会放入任何一件多余的东西。这一切都为了显出朴素、清寂之美。在整个茶会操作过程中,茶人与茶客,茶客与茶客之间很少交流,只用眼睛和心去体会茶道的真正精神----清静典雅、朴素简洁、优雅无华。 >?1GJ5]\s  
9N `WT=  
(/2rj[F&  
gg.]\#3g  
悬壶高冲意在扬香 0$ON`Vsu|  
 
6fo\ z2  
pV(k6h  
#1%ahPhR+  
Ypl;jkHP  
春风拂面实为刮沫温茶 Td,d9M  
 
-<g[P_#  
/Yb8= eM  
rrR"2WuGO  
`v@Z|rv,  
若琛出浴也叫洗茶 洗茶的水也可以洗杯 若琛是清初发明小瓯杯的江西人,以其名代指小茶杯。 k,$/l1D  
 
Fm=jgt3wv8  
3b\s;!  
etT9}RbQ  
(V&8 WN  
 71@kIJI  
如果是茶壶泡茶, 还有: $ K+| bb  
  孟臣沐霖:即烫洗茶壶。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家,后人把名茶壶喻为孟臣。
2<9K}Of  
  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放入紫砂壶内。 L){V(*K '  
  重洗仙颜:用开水浇淋茶壶,既洗净壶外表面,又提高壶温。 =xDxX#3  
  在盖杯泡茶里面就省了这些手续 :) Z'`\N@c#  
z:Tj0< A'  
  第一泡茶迅速洗茶,用滚烫的茶水洗涤茶具,意在消毒,所用器件要求不能沾手,以免手上汗水玷污茶具。 Y# I8gzv  
[<5/s$,i  
? A;RTM  
鉴赏色香强调茶品 在茶艺表演里还有: .rG~\Ws  
  游山玩水:将茶壶底沿茶盘边缘旋转一圈, 以括去壶底之水,防其滴入杯中。 C+P.7]?&  
  关公巡城:依次来回往各杯斟茶水。 YhNrg?nS  
  韩信点兵:壶中茶水剩少许后,则往各杯点斟茶水。 'zav%}b]L  
  三龙护鼎:即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顶杯,此法既稳当又雅观。 :!l.ze{F  
1) K<x  
  这些是茶壶和闻香杯才有的。 qLN\>Z,3;  
&OZx!G^Z  
Go1xyd:k  
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两道省略合并为观音显灵, 意为铁观音茶汤已经泡好,可以通过过滤网倒入公道杯,进入喝茶程序。 "=n%L +6%  
c7{s'ifG  
茶艺表演中还有 初品奇茗:观色、闻香后, 开始品茶味。 再斟兰芷:即斟第二道茶。 cWyf04-?  
  品啜甘露:细致地品尝。 三斟石乳:即斟三道茶。 令略音韵:即慢慢地领悟铁观音茶的韵味。 `q\F C[W  
  敬献茶点:奉上品茶之点心。 自斟慢饮:任客人自斟自饮,尝用茶点,进一步领略情趣。 dl[%C6  
  听曲赏舞:三五朋友品茶则呤诗唱和、谈古论今。 尽杯谢茶:起身喝尽杯中之茶,以谢山人栽制佳茗的恩典。 有些纯属艺术夸张,于茶本身的滋味无关,但随着生活好过了,欣赏表演也属于业余消遣。 "!(@MfjT  
  听潺潺水声, 50|nQ:u,  
  闻嘤嘤鸟语, zRmVV}b  
  品悠悠香茗, IJKdVb~   
  抒淡淡情思. m' S{P:TK  
S"@6,  
茶道与佛教 :R=7dH~r  
  心即佛,而茶是心,则茶即佛。清灯古寺,佛法无边。茶清如露,心洁如佛,佛者,茶也。禅茶一味,共参禅机、茶理。静为佛之首,空为佛之本,苦为佛之身,隐为佛之理,欲守佛道,必参苦禅,欲破苦念,必习苦茶,茶者,真佛也! B_iaty   
Z2@e~&L  
  佛是茶的升华,茶是佛的禅心。佛与茶的同共诉求和凭藉是心,是感悟,是顿想,是自我修行,是生命协调。佛要清除人类心灵的杂尘,茶则是洗净上面的污垢,不留一丝细痕。茶是人、神、佛共同的饮品,是天堂、人间、地狱一致的灵魂净化精、身体洗礼水。 JL!^R_b&c  
g]JRAM  
rXz q :  
X^dasU{*  
_.R]K$U  
 AV|:v3  
!<=(/4o&P  
]@cI_n  
cAGM|%  
  茶人欣赏茶叶,重在从茶叶中去发掘文化美、艺术美、工艺美和自然美。
H"A@Q.'  
uPbdzUk$  
  茶人们在欣赏茶叶时,除了联想之外,还有具体的方法,可归纳为“五品”及“三看三闻三品三回味”。 '5*&  
  “五品”即指调动人体的所有感觉器官用心地去品叶、欣赏茶。 Vt \g9-[  
  “耳品”——注意听主人(或茶表演者)的介绍;“目品”——用眼睛观察茶的外观形状,茶的汤色等。“鼻品”——用鼻子闻茶香。“口品”——用口舌品鉴茶汤的滋味韵味。“心品”——对茶的欣赏从物质高度的感性欣赏升华到文化的高度。例如,仅仅是茶叶的名称如“碧螺春”就足以让人忆古思今,联想到烟波浩淼的百里洞庭,联想到“吓杀人香”的俗称,以及康熙皇帝御笔赐名的情景,如果再加上对茶的色香味的联想,必定会达到神游洞庭、心驰茶乡,领悟到“洞庭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的意境。 -hfkF+=U'  
  三看三闻三品三回味都是欣赏茶叶的具体方法,这些方法应综合应用、相互补充,才能欣赏到茶的全貌。 U[Sh){4j  
mXhC-8P  
W`u @{Vb]  
(e~9T MY  
& ^1 b]f  
三看
}eA ) m  
-IVWkA)7  
  头一看是看干茶的外观形状,即看是芽茶,还是叶茶;是珠茶,还是条索茶,以及看干茶的色泽、质地、匀齐度,紧结度、有无显毫等等。二看是看茶汤的色泽,即看茶汤是否清澈鲜艳明亮并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彩。三看叶底,即看冲泡后充分展开的叶片或叶芽是否细嫩、均齐、完整、有无花朵、焦斑、红筋、红梗等现象,乌龙茶还要看是否“绿叶红镶边”。 t'J 4zV  
qhG2j;  
(pM& eow}  
O(-6Zqk8Q  
} ,}g](!m  
三闻
>EA\KrjW  
etX(~"gG_  
  即干闻、热闻、冷闻。干闻主要闻干茶的香型,以及有无陈味、霉味和吸附了其他的异味。热闻是指开泡后乘热闻茶的香味,茶香有甜香、火香、清香、花香、栗香、果香等不同的香型,每种香型又分为馥郁、清高、鲜灵、幽雅、辛锐、纯正、清淡、平和等表现形式。冷闻是指温度降低后再闻茶盖或杯底留香,这时可闻到在高温时,因茶叶芳香物大量挥发而掩盖了的其他气味。 I(kEvfxc"  
三品 Il>o60u1  
  茶要细细品啜。头一品主要是品火功,看茶的加工工艺是老火、足火、生青或有日晒味。第二品是品滋味,这时应让茶汤在口腔内流动,与舌根、舌面、舌侧、舌端的味蕾充分接触,看茶味是浓烈、鲜爽、甜爽、醇厚、醇和还是苦涩、淡薄或生涩。第三品是品茶的韵味。 y xT}hMa  
a%a0/!U[  
Z8/.I  
kREFh4QO,  
Gg GjBt  
三回味
5+Tx01 )  
*kZH~]  
  三回味是茶人在品茶之后的感受,品了真正的好茶后,一是舌根回味甘甜,满口生津。二是齿颊回味甘醇,留香尽日。三是喉底回味甘爽,气脉畅通,五腑六脏如得滋润,使人心旷神怡,飘然欲仙。 |"KdW#.x  
  YM NLn9  
~*\ *8U@7  
v8'XchJ  
T*Ge67  
[~cz| C#  
fWWB]h  
中国茶道有“四谛”:和、静、怡、真。
3LJ\y  
x $[_Hix  
  “和”是中国茶道的灵魂,是中国茶道的哲学思想核心。和而阴阳相调,和而五行共生,和是中庸之道,和乃“天人合一”。 茶道的“和”其实就是中国大佛大道大儒三家思想杂糅的具体体现。 SYQP7oG9oQ  
  “静”是中国茶道灵魂能以奠立和实现的凭藉,“和”是因“静”而“和”的,没有“静”的氛围和境界,“和”是一份残缺的心灵。 lb*;Z7fx<'  
  “怡”是“静”的怡,“和”的怡,因为“怡”是灵魂的跳动,是脉搏,是瞬间的人生顿悟和心境感受,是淡雅生命中的一丝丝感动和一次次颤抖。 qf ]le]J  
90Sras>F  
  “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是品茶人的心灵宗教,是白开水中的人生况味,是无字书里的千言万语,是情侣眼眸的默默对视。“真”是“和”的真,“静”的真,“怡”的真。“真”不全是真假的真,而是人生真善美的真。“真”是参悟,是透彻,是从容,是圆寂,是宇宙,是八封…… 3}3b@:<  
sUR5Q/Q  
ZQir?1=  
9m_~Zs}Z  
[g: cG  
[euR<i*I#  
Y=_*Ai  
l O*  
鉴水之道
%qE"A6j  
vg@5`U`^h  
  烹茶鉴水,是中国茶道的量大特色。宜茶用水有一系列标准。概括起来说即:清、轻、甘、活、冽。   < /5  
  其一:水质要清。水之清的表现是“朗也、静也、澄水貌也。”水质清洁、无色、透明、无沉淀物才能显出茶的本色。故清明不淆之水,称为“宜茶灵水”。 n"}*C|(k  
  其二:水体要轻。现代科学证明,比重较轻的水中所溶解的钙、镁、钠、铁等矿物质较少。矿物质溶解得越多,特别是镁、铁等离子越多,泡出的茶汤越苦涩,所以水轻为佳。 2?:OsA}  
  其三:水味要甘。田艺蘅在《煮泉小品》中写道:“甘,美也;香,芬也。”“味美者曰甘泉,气芬者曰香泉”。“泉惟甘香,故能养人。”“凡水泉不甘,能损茶味。”  huyfo1(  
  其四:水源要活。现代科学证明在活水中细菌不易大量繁殖,同时活水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较高,泡出的茶汤滋味鲜爽。 ^ r(]S%  
  其五;水温要冽。因为寒冽之水多出于地层深处的矿脉之中,所受污染少,泡出的茶汤滋味纯正。 _akjgwu  
|%#NA!e4wA  
Pk(%=P ,  
  茶道是一种文化、一门艺术、一份美学。 pV\> ?  
  茶的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上古神农氏时代,中国茶文化自此绵延而下,沿着历史的河床,流淌了数千年,最终形成东方文化中积淀沉重、天下独绝的中国茶道。中国茶道就是中国万年横亘、千秋奔涌的黄河,属于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的重要部分,极大地影响着华夏民族和华夏文明。因了厚重悠久的历史,因了整个的民族意志对茶的坚定呵爱和认同,茶道,自此深深地凝铸于中国文化、中国人性。 IZ^:wIKo{  
  中国茶道不仅是深沉的,而且是隽永的、艺术的、美学的。 PBEi"`i  
  如果说起自于中国的日本茶道是一种严格尊崇、极其讲究的终极宗教的话,那么,中国茶道应是一种包罗万象、顺乎自然的美丽哲学。因为中国茶道是和一脉相承的中国历史一起走来的,因此,从哲学美学上,中国茶道不同于世界上任何其它茶道。自炎黄联盟至春秋战国,自百家争鸣至秦皇汉武,自魏晋南北至宋元明清,一以贯之的民族历史,极其重要的儒、释、道等教派思想,深深地融汇在茶文化中。
u#y)+A2&!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简单生活
执著追求
别笑我浅溥,天真的以为用一腔真诚就能感动这个冷漠的世界。
也别说我幼稚,竟想用不长的人生去诠释繁杂的红尘。
然而除了真诚,我还能给你什么,的确我真的一无所有!

级别: 终身会员
发帖
5939
铜板
91
人品值
931
贡献值
22
交易币
0
好评度
6155
信誉值
0
金币
0
所在楼道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6-04-17
我喜欢喝茶 :"K9(XKKU  
| `?J2WGe  

谁可以给我永远的幸福?
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指疼......
                                                                  ——————钱多多
级别: 终身会员
发帖
9094
铜板
436
人品值
455
贡献值
192
交易币
0
好评度
4349
信誉值
1
金币
0
所在楼道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6-04-18
我爸喜欢喝茶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纯表情、纯引用!
认证码:
验证问题:
3+5=?,请输入中文答案:八 正确答案: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