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社区论坛任务 迷你宠物
  • 1200阅读
  • 0回复

[分享]诺贝尔文学奖就不该给中国人

级别: 经院本科
发帖
1480
铜板
4586
人品值
1883
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480
信誉值
0
金币
0
所在楼道
<!-- 以下内容由sohu社区为您保存 -->
一早打开电脑,各大门户网站首页不约而同登载“诺贝尔文学奖揭晓”,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获得该奖。看后,几多悲喜几多释然,悲的得中国文学又一次与被拒之在代表文学最高奖项的诺贝尔门外,喜的是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眼光不错,终究没有颁给对之极度向往而又实力明显不及的中国作家,2007诺贝尔文学奖终于尘埃落定,十几亿中国人再也无须苦苦猜测以致失眠、神经衰弱,这下可好,全体中国人民可以安以睡人好觉了。为什么诺贝尔文学奖不给中国作家,我想这是有理由的。
一、中国没有能真正体现文学价值和功能的作品。文学最基本的功能是审美作用,其次为教育作用和认识作用。在古人著作中,已对文学的功用作了丰富的注解,孔子提出了“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观点(见兴、观、群、怨),。《毛诗序》说:“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乘;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其后,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白居易在《读张籍古乐府》中说:诗“上可裨教化,舒之济万民;下可理情性,卷之善一身”。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中说:“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都认为文学的社会作用是十分重大的。可见人们对文学的攻用早已有认识并期待它能为社会发展起到助推作用。纵观当今中国文学,有哪个作家的作品做到了文学功能的点滴?将文学艺术市场化、大众化、娱乐化,文学再也不是阳春白雪般的高贵,再也不能给予阅读者丝豪的启迪作用,有的只是低俗、从众、千篇一律。如果我们的作品有比彻·斯托夫人《汤姆叔叔小屋》那样负有社会责任感、正义感、使命感,有《老人与海》那样坚忍、执著、永不言败的奋斗精神,有《《吉檀枷利.饥饿石头》美感和理想主义或许还能上了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可惜我们的作品一味宣扬情色、战争、暴力离真正的文学还相差太远。因此,与诺贝尔文学奖无缘也在情理之中。

二、中国的文人太相轻,不具备文学家的基本素质。文人相轻是朝代久远的话题,它出现的历史可以与文学的兴趣相比肩。文学家作为文学四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担负着文学兴亡的重要责任,只有文学家拥有正确和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艺术观才能创造出富有文学价值的作品。当作家无心去研究创造手法、写作风格、文学流派,却对金钱、地位、名誉津津乐道时,试想,这样的作家还能写出被世界人民、被文学批评家所看好的作品吗?殊不知,中国文坛乱得真像个坛,京派与海派之争、老作家与青年作家相互倾轧、写作风格相互诋毁、恶意炒作泛滥成灾。作家之间不是相互切磋与学习,相互交流与渗透,而是相互谩骂、中伤。试问,诺贝尔文学奖能颁给这样的作家吗?

三、中国文学的创作理论与创作观点与西方国家迥异。
众所周知,中国的文艺创作理论意在“言情”,通过意境的构筑抒发感情,而西方创作理论则在“叙事、说理”。创作方法的不同必然导致审美差异,并且这种差异又直接导致中西方对文学评价标准的差异。再加上语言文字的不同,被翻译过的作品与原作总会存在一定的差距,缺少原文字的鲜活和美感。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们当然感受不到中国文学的美和内蕴了。而且要让他们接受完全不同的人文思想、生活态度、创作观点需要漫长的时间。

  综上所述,诺贝尔文学奖不给中国人是对的。哪个作家不服就挣脱藩篱写出几部真正体现既能反映民族特色又能具有世界共通性的大作来,认认真真写作去,仅凭怨声载道、怨天尤人、妄意猜测只能离诺贝尔越来越远。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欢迎提供真实交流,考虑发帖者的感受
认证码:
验证问题:
3+5=?,请输入中文答案:八 正确答案: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