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社区论坛任务 迷你宠物
  • 1655阅读
  • 1回复

[分享]应试教育引发学生服用兴奋剂新浪潮

级别: 终身会员
发帖
6042
铜板
3334
人品值
563
贡献值
4
交易币
-10
好评度
5883
信誉值
0
金币
0
所在楼道

据8月6号《民主与法制时报》报道,为了让孩子能够考上重点学校,重庆一对父母竟然让自己的女儿服用兴奋剂长达8年之久。
尽管在父母的“好心”呵护下,女儿考上了重点高中,但是由于这个学生长期服用了兴奋剂,已经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性,导致兴奋剂依赖症随时袭击着这个无辜的孩子。

作为这个学生的父母,因为对女儿采取了特殊的兴奋剂“呵护”,女儿虽然考上了重点高中,但是也不能让这对夫妻高兴起来,相反后悔莫及,他们的“好意”不仅毁掉了女儿的健康,也摧毁了和女儿之间的和谐亲情关系。

看到这里笔者心情格外沉重起来,不可思议的是,兴奋剂原本在体育项目中某些运动员为了出成绩,而采取的一种违背体育精神的,一种有害身心健康的违纪行为。可是为什么兴奋剂惊人地进入了教育领域,来到孩子的身边?这不得不让人质疑,我们的教育体制是否出了问题呢?

所谓兴奋剂无非是一些能够人为地加速人体代谢,促进人体红细胞生长数量的荷尔蒙,可以提高运动成绩的一些类固醇类药物。兴奋剂在医学中原指能刺激人体神经系统,使人产生兴奋从而提高机能状态的药物。后在体育界泛指可作用于人体机能,有助于运动员提高成绩的药物,亦称禁用药物。

兴奋剂与毒品不同,但是兴奋剂对人体的危害也不亚于毒品对人体的危害。兴奋剂的作用是慢性的,是一种超人体生理机能及正常发育阶段的一种拔苗助长性质的药理作用。严格来讲,很多不容易产生兴奋的药物,同样也是兴奋剂范畴的一种,比如性激素、利尿剂、还具有抑制性b-阻断剂等。

谈到上面这名学生为了考上重点高中,长期服用兴奋剂并不是个案,在以往的媒体中多有发现,学生服用兴奋剂的问题,已经是成为我们的教育学者及全社会引起高度关注的问题。如果不从教育的源头抓起,我想学生服用兴奋剂现象,将会更加泛滥。
其实学生服用兴奋剂有多种渠道,有像上面这位学生属于家长强制性服用。还有是属于误服,更有甚者,某些学生家长偏信某些商家对学生保健品的夸大宣传,服用了大量含有兴奋剂或激素的所谓增高药,及鼓吹能健脑强身,能提高学习成绩的各类青少年滋补品。这类含有兴奋剂或激素的滋补,对青少年的危害性更大,因为除了学生身体受到伤害,学生家长也为此付出了昂贵的经济代价,这是广大学生和学生家长始料不及的。

因为青少年无意或有意地服用各种激素或兴奋剂导致青少年性早熟的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我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现在在校学生中,有的男孩刚刚十二三四岁,就有着浓重的胡须,声音也变得低沉,成年化特征大大超前。据数据统计,现在的女孩平均月经初潮要比过去向前提了2—3岁,这除了营养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与摄取额外激素有关。

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一考定终身,而商家恰恰就瞄准了广大学生父母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才生产出有害儿童健康的所谓儿童健身醒脑保健品。应试教育的另一大弊端就是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性。在很多的地区,为了提高当地的大学升学率,迎合学生家长的需求心理,人为地划分出重点和普通两种级别的高中,这种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性,都殃及到我们的小学和初中。因为在大部分学生家长心理,孩子能考上重点等于是迈进大学一个脚了,如此大的诱惑力,如何不让我们的学生家长动心呢?再加上对儿童服用兴奋剂的危害性认识上的不足,因此给孩子服用兴奋剂也就在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这起家长给孩子服用兴奋剂的事件,我想并不是单发的,只能算是冰山一角,它是所有服用兴奋剂青少年的代表,还有大量的正在服用或在不知不觉中服用着兴奋剂的青少年,在受到兴奋剂的毒害,这才是令人感到忧虑的事情了。

所以,要想让学生戒掉服用兴奋剂的瘾,首先要断掉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性,这里包括择校热、教育乱收费等。这些教育体制上的弊端不铲除,学生服用兴奋剂现象还会泛滥着 看此现象,有何感想?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Say goodbye!
级别: 经院硕士
发帖
2237
铜板
4347
人品值
459
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997
信誉值
0
金币
0
所在楼道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6-08-10
學生也來玩這個``
現在都興這個````???
描述
快速回复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注册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认证码:
验证问题:
10+5=?,请输入中文答案:十五